近日,上海市食药监局联合市消保委共同披露了一份网络订餐平台监管通报,包括“饿了么”、大众点评(外卖)、美团、零号线等热门外卖APP平台,均有未公示《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含餐饮项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市消保委调查100家网络外卖餐厅发现,超过八成外卖餐厅的证照信息与实体不符。
点评: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实现订餐到家的服务,网络订餐市场近年来高速发展。但与大多数互联网行业类似,市场主体良莠不齐的问题相当严重。根据此次市消保委的通报,在调查的100个商户中,真正亮照的只占39%;而在这39%当中,亮照和实际现场一致的只有19家,其中,知名外卖平台“饿了么”的证照符合率竟为0%。更令人担忧的是,网络外卖餐厅的卫生状况堪忧,消保委志愿者实地察看后发现,部分餐厅根本都还在装修过程中。
事实上,这已不是网络订餐第一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去年,央视就曾曝光相关问题;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亦约谈饿了么、美团等6家驻杭网络订餐交易平台,要求驻杭各网络订餐交易平台严把餐饮信息发布关,严格审核供餐单位的证照,对无证无照、证照不全的餐饮单位立即进行下架处理。不过,从目前情况看,网络订餐市场乱象仍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要遏制网络订餐乱象,一方面需要立法护航,监管先行。目前,从法律层面看,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虽然首次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负责”,并要求交易平台应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如果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但从监管部门的权责归属看,特别是对订餐平台的监管归属,仍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这无疑使得相关规定的效果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上位法,主要规定了框架性内容,要落地还需相应的配套细则和法规,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食品安全法》虽然明确交易平台应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但并未明确网络外卖餐饮是否应具有实体店,这可能导致传统的现场监管方式无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当前,网络订餐乱象产生的一大原因,正是网络订餐平台本身管理混乱。但作为市场主体,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在净化行业环境方面理应负起责任。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网络订餐行业必须将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而对于相关企业来说,随着消费者对饮食和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实现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