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园园
摘要:铜鼓是红水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中国民族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东兰县作为当今仍保留着使用铜鼓习俗的地区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的铜鼓分布最为密集、出土量最多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本篇文章主要阐述,笔者深入河池东兰县,对铜鼓的历史渊源、“铜鼓之乡”、铜鼓的作用、铜鼓的音乐、铜鼓的价值五个方面进行浅谈。
关键词:东兰县;铜鼓;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81-02
铜鼓,是红水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中国民族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据统计,全世界现存古铜鼓共2400多面,其中馆藏古铜鼓1600多面,在中国出土的有1400多面,而广西各级文物、博物馆单位收藏的铜鼓就有610余件。东兰县作为当今世界上已知的民间传世铜鼓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和“中国铜鼓之乡”。铜鼓与当地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不仅基本上家家都有铜鼓,而且人人都会敲打铜鼓。
一、历史渊源
1975年,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万家坝古墓群,出土了中国最原始的铜鼓。“鼓身似釜,而且大部分表面有烟痕”。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测定,基本确认这是在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之初,中国西南古代濮族人民铸造和使用的世界上最早的圆墩形单面铜鼓。当时的铜鼓还处于乐器与炊器混用的阶段,直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才作为乐器,供给贵族享用。几个世纪后,经过不断改进,滇人将其发展为形制稳定、图饰丰富,有着自己民族图腾的铜鼓,最后才传到百越族中骆越人生活的红河三角洲地区,又东传两广南部地区,再传到黔、湘西等。
壮族先民也是铜鼓铸造者和使用者之一。在花山壁画中,壁画中人物举手向上敲打铜鼓的图案出现了很多个地方,这说明铜鼓与壮族先民的生活早已十分密切。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广西铜鼓也有着相关的描述:“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若烘篮,又类宜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周围款识,其圆纹如织,或为人形,或如琰璧,或尖如浮图,如玉林,或斜如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纹,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他讲述了流传已久的广西铜鼓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为广西的铜鼓文化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二、“铜鼓之乡”
红水河沿岸的村落几乎村村有铜鼓,家家有铜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要打铜鼓,沿红水河两岸村寨是东兰壮族铜鼓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区。目前全世界馆藏传世铜鼓2400多面,其中我国馆藏量1400面,广西馆藏量900多面,而东兰县现存量就达612余面。目前东兰县还有着自己民营生产的铜鼓制造厂,政府每年为铜鼓的生产出大量的资金,可见铜鼓在东兰人民心中的重要位置。
铜鼓是东兰民族文化中的奇珍异宝,是壮族、瑶族的珍贵乐器。而铜鼓大多数是用来做歌舞伴奏的,民间流传的传统铜鼓舞蹈有铜鼓舞、蚂拐舞、舂榔舞、瑶族猴鼓舞。近年来,东兰铜鼓也走出山门,曾多次在县、市、自治区舞台表演。古老的东兰铜鼓,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国内外。2004年5月东兰县被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命名为“广西铜鼓艺术之乡”。2006年4月,东兰铜鼓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铜鼓习俗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兰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
根据铜鼓流行时代、造型风格、纹饰和工艺特点的差异,分为8种基本类型,分别为北流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遵义型、麻江型、西盟型,这些铜鼓划分的类型名称也是基本按照该铜鼓出土的地名来命名的。而按照河池地区历来流传和出土的铜鼓来看,河池的铜鼓按照作用来划分可分为迎神乐鼓、祭祀许愿鼓、驱邪除恶战鼓。如今,东兰铜鼓已成为当地民众的吉祥之物,成为东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的根基及精神家园。
三、铜鼓的作用
(一)乐器使用
河池地区的铜鼓大多数用来做歌舞伴奏,而舞乐又与祈年、赛神等宗教活动紧密相联,因此至今还流传着铜鼓舞。演奏方法有一棰单击鼓面和两棰并打鼓面与鼓侧两种,敲打铜鼓鼓面的棰子一般用木或竹制成,打击鼓侧的棰子一般用金属材料制成,双手协调发声,发出铿锵深沉的音响,这时候众人就可以踏着鼓点,跳起热情的舞蹈来欢庆丰收。
在東兰县的三弄瑶乡,用四面音高不同的铜鼓排列演奏,人们围成圆圈随鼓乐起舞,至今仍保留着在重要的日子里打铜鼓的习俗。在村寨,布努瑶姑娘早早就在村头唱着迎客歌,迎接远方而来的客人,接着阵阵鼓声响起,便跳起猴鼓舞。表演者还各司其职,演绎着各种农耕时的场景。
(二)祭祀使用
除为歌舞伴奏外,铜鼓还经常用于祭神、求神等活动。作为祭神活动的时候,铜鼓就是一个神圣的法器,有专门的鼓手和鼓点,按照祭神的规矩情况而变化敲打。在东兰县巴筹乡,一直流传着蚂拐节。每年的正月初一,将铜鼓埋在山上,鼓面放着一只青蛙的尸体,一年后挖出来看,如铜鼓和青蛙骨头呈金黄色,就有着吉利的预兆;如青蛙骨头为黑色,则有不吉利之兆。后来,此习俗简化为只葬青蛙不葬鼓,但铜鼓作为敲打的乐器,仍然还是蚂拐节祭祀和占卜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终此习俗流传了下来。
(三)抵御使用
在以往的村落中,不免有野兽进村偷食庄家和蔬菜。村民们通常会利用铜鼓响亮且刺耳的声音惊跑偷食的野兽。此外,每当村落间发生斗争,铜鼓也可作为号令群众的工具,鼓舞村民斗争的士气。
四、铜鼓音乐
铜鼓是用青铜为材料制成的乐器,其中一面为鼓面,腰身内收,中空无底,侧有四耳,属体鸣乐器。如今,广西多个少数民族均视铜鼓为鸣奏的器乐,凡是红白喜事或重大庆典,都用铜鼓来奏乐。
壮族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流传至今的铜鼓文化十分丰富。流传至今,广西壮族铜鼓主要分布在河池的东兰、南丹、天鹅等县,用于河池各个民族的节日庆典中。如在“蚂拐节”祭祀活动中,铜鼓作为祭祀的圣品,目的是祈求来年的丰收。在“蚂拐节”祭祀活动中,主要以四面铜鼓为一组合或五面铜鼓为一组来进行演奏。铜鼓一齐挂在一根圆木上一字排开,铜鼓面朝统一的方向,若是四面铜鼓为一组,音色就按照“do、mi、re、sol、la”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若是五面铜鼓为一组,音色则是按照“do、mi、re、sol、la”的顺序排列。每面铜鼓后站一名演奏者,左手拿着金属片,在铜鼓腰身上敲打,右手拿着鼓槌在铜鼓面心敲打,其四个声部相隔半拍进入,最后以统一的节奏合成鼓点,形成节奏鲜明、色彩绚丽、韵味独特的一种音乐,令人惊叹。
五、铜鼓的价值
(一)学术价值
铜鼓在广西少数民族中被当作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并且流传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神器、祭器、乐器等多种功能,涉及社会学、音乐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是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宗教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铜鼓鼓体庞大,造型古朴,声音洪亮,纹样丰富,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在广西南宁市也曾经召开过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古代研究会。广西博物馆成立了铜鼓调查组,进行了全国铜鼓大普查。对广西出土的1360多面铜鼓做了实体观察、测量、摄影、记录资料,现挖掘收藏于东兰县民间铜鼓博物馆的铜鼓,为现代铸造业、考古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学科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二)经济价值
传统的民俗礼仪是艺术的源泉,最初起源于巫,最后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娱乐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底蕴丰富多彩,它能够带动经济力量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河池地区的民俗活动,如壮族的“蚂拐节”、瑶族的“祝著节”、铜鼓节、三月三歌圩,这些地方无处不存在铜鼓,因此铜鼓在河池老百姓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娱乐用品,并且铜鼓还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经济效益,打响了地方的知名度,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巴马县布努瑶的节庆日还能够带动地方农产品和旅游的经济链,并且提升了地方产品的知名度;百色市兴建的世纪铜鼓广场、铜鼓楼,也已成为革命老区的一个旅游景点。众多的文化都能带动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从中得到提高。这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与展示我们民族文化的窗口。
六、结语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是中國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礼仪表演诸如传统节日礼俗表演、婚姻嫁娶礼俗表演、诞生寿庆礼俗表演、盖房择吉礼俗表演、丧葬礼俗表演等至今依然存在并且盛行,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深远的文化传承价值。广西的铜鼓文化就与民俗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它的消亡也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而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要想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必须开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铜鼓文化也是一样,保护、继承和发展铜鼓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意明.广西铜鼓音乐探析[J].中国音乐,2013,(03).
[2]沈海滨.壮族人的铜鼓文化[J].寻根,201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