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学军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1)
母乳性黄疸是美国Arias于1960年首先报道,其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60年代初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发生率为1%~2%,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和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报道现母乳性黄疸占同期新生儿黄疸住院人数的的5%~11.6%,严重母乳性黄疸可以导致小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一旦引起胆红素脑病,会给小儿带来致死、致残的代价。因此儿科医师应加强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以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较倾向于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其中β-葡萄糖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他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酸苷酯键,使结合胆红素转化成未结合胆红素,后者从小肠进入肠-肝循环,使血清中未结合的胆红素增加,引起黄疸。而新生儿的β-GD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含量多,他来自3个方面:a.母乳中β-GD含量高,可通过喂奶而供给新生儿。b.新生儿自身产生,妊娠8~12个周的胎儿即能产生β-GD。c.新生儿正常肠道细菌群建立后即产生β-GD。当然,新生儿期β-GD主要来自母乳,后两者含量较少。②β-GD的活性高,新生儿小肠中β-GD不仅含量丰富,且活性很高。③β-GD分解结合胆红素增加,新生儿当摄入热量不足或喂奶延迟,肠蠕动减少,使经肠道排泄的结合胆红素减少,在β-GD作用下,分解成未结合接胆红素,后者属脂溶性物质,易被小肠重吸收入血循环,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
随着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的提高,目前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其特点见表1。
表1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型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来确诊母乳性黄疸,临床上注意依靠以下标准进行诊断:①纯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偶尔加少量牛奶或配方奶者;②排除所有病理因素、感染因素、卫生因素、乳儿肝炎以及少见的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退、遗传性葡萄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均需一一排除;③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期,血清胆红素>220.6mmol/L; ④已超过生理性黄疸消退期、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⑤可行试治性诊断,对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黄疸,检测其血清胆红素,若超过220.6~256.5μmol/L者,可试停母乳改喂牛奶或其他人工喂养3~5天,胆红素降低到原水平的30%~50%,则可考虑母乳性黄疸。
4.1 Gamer认为生后应频繁喂奶,最好每日十次以上,可减轻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并对后期出现的严重胆红素起到预防作用;当血清胆红素大于342μmol时停母乳1~3天,代之以正常母乳或配方奶,胆红素可降低到原来的30%~50%,复喂母乳后胆红素可轻度反跳,随后逐渐消退;也可将异常母乳56℃加热15分钟后减活各种酶类,再重新喂婴儿。
4.2 目前国外报道的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标准是Maisels和Newman所制定:血清胆红素275~425μmol/L时停母乳;300~375 μmol/L时进行光疗;425~500μmol/L,同时患儿出现嗜睡、拒奶的征象时予以换血治疗。
4.3 我国多数学者现主张的做法是:a.当血清胆红素小于256.5μmo.5~l/L时,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同时密切关注婴儿黄疸及一般情况,吃奶与体重增长情况;b.当血清胆黄素在256.5~342μ mol/L时,停母乳3~5天,同时给予肝酶诱导剂,鲁米那和尼可刹米等,基本不主张使用激素。C.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时,则采用蓝光治疗,8~12小时,或者24小时,一般不需要用蛋白或血浆治疗;同时我国许多学者采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或茵栀黄口服液配合肝疳酶诱导剂治疗母乳性黄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值得借鉴。当然,临床工作中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除注意血清胆红素浓度外,还应注意新生儿日龄,日龄越小,治疗越应积极,尤其时早产儿。
母乳性黄疸大多预后良好,严重黄疸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即使继续喂以母乳,如果能早期认识和及时治疗护理,黄疸最终也可消退。反之,如果没有及时认识和有效干预,母乳性黄疸一旦引起胆红素脑病,会给小儿带来致死、致残的代价。尽管母乳性黄疸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至今尚未见到,但对母乳性黄疸所致的神经毒性目前仍有争议。综上所述,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医师应对此病有充足的认识,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期诊断,适当干预治疗,保证小儿健康、聪明的成长。
[1]赵静、陈丽、陈辉,302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疗效观察及分析,中国妇幼杂志,2003年4期.
[2]杨玉俊,口服茵栀黄与暂停母乳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中国妇幼杂志,2008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