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家长的学问

2015-12-16 03:11策划王一鸣组稿徐永晨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老师家长学校

策划:王一鸣组稿:徐永晨

浙江省桐庐中学 张国平

泰来县六三学校 胡淑荣

泰来县六三学校 李明浩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 张家海

富裕县技工学校 姚晓明

泰来县胜利蒙古族乡中心学校 李 力

请家长的学问

策划:王一鸣组稿:徐永晨

请家长是教师经常面临的事。什么时候请,怎么请,请了之后怎么沟通,关系到请的效果。如何让“请家长”促进家校共赢,使效果最优呢?

“请家长”并非万能“武器”

浙江省桐庐中学 张国平

家长被“请”到学校多半没有好事情。一些教师动辄搬出“请家长”的武器,殊不知,若处理不当,砸的是自己的脚,伤的是学生的情,累的是家长的心,其负面效应比较明显,具体如下:

易导致师生关系“不亲”

“亲其师,信其道”诠释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传道、授业的积极作用。《学记》里的这句话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然而“亲”往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如果教师不“亲”学生,很难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灵共契。当班级管理遇到困难时,不少教师会把“请家长”当成“杀手锏”。殊不知,这“杀手锏”可是一把双刃剑,容易割裂师生间的关系,导致师生间互不理解、互不信任、互不亲近。在学生看来,教师“请家长”的做法往往是一种威胁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缺乏自信和处理能力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拒绝、抵抗甚至厌恶的情绪。

易导致亲子关系“不和”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在校表现或多或少都会有家庭教育的影子。我遇到过一个让我印象较深的事情:小何(单亲)转学到我的班上,来了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打架、吸烟、半夜翻墙出校园上网等重大违纪事件。当我把小何的父亲请到学校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对父子可谓“针尖对麦芒”,父亲说一句,孩子顶一句,直至父亲对孩子大打出手。“请家长”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火上浇油”,触发了父子之间紧绷的神经。

易导致家校关系“不洽”

请家长配合处理学生问题时,若处理不慎,会引发家校关系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家长偏袒、放纵自己的孩子,认为教师是在故意找茬,甚至会恶语伤人;有的家长护短心切,甚至怀疑教师打着“请家长”的名义谋求私利;还有的家长不讲道理,将学生的问题全部推给教师。

总之,“请家长”并非万能“武器”,一旦用得不当,则伤人伤己。

请家长,须慎重

泰来县六三学校 胡淑荣

请家长必须请在当请之时,不能轻易打出这张教育“王牌”。

首先,不应只请那些经常犯错误、频繁出问题的学生的家长。

我们都知道,教师通常只请有“问题”的学生家长,请家长来也只谈学生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请家长联手帮助学生改过自新,心情可以理解,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是,“请家长”和“问题学生”一旦联系在一起,家长难免会闻“请”色变,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而且,这张“王牌”一旦打出去,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自然会转移到家长身上,那么,教师再想独立有效地教育学生,恐怕又会增加一定难度。

所以,在请家长这个问题上,不应区别对待。“问题学生”的家长可以请,“好学生”的家长同样可以请。前者的闪光点和进步不能一带而过,后者的缺点和不足更不能避而不谈。让家长和学生都产生又盼又怕的感觉,“请家长”的神奇魅力就会展现出来了。

其次,不要学生一犯错误,一出问题,就不分轻重地频繁请家长。

我们应把学生犯错误看成一种正常现象。作为教师,我们负有教育的专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教师责无旁贷。例如,在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时,就可以考虑请家长了。

一是学生突犯严重错误或出现特别问题时;二是发现学生近期有异常表现时;三是自己在学生某类错误和问题的教育上,持久无效或收效甚微时。这时向家长通报情况,若能得到家长密切配合,可以期待教育的成功。

总之,就教育的效果而言,教师越是能独立处理学生的问题,就越有利于树立自己的教育威信。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秘招用在关键时。请家长,须慎重。

开“门”、入“心”

泰来县六三学校 李明浩

家长请来了,我们该如何与他们沟通呢?

第一步:先开“门”,再入“心”。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前,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性格、爱好、文化程度、对孩子的期望值。还要预测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急预案”。只有掌握了这些,教师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放空炮”。在与家长正式交流之前,班主任一定先把“门”打开,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以便达成共识。否则,连“门”都进不去,谈什么话题也都没有意义了。因此,在交流之前,我们应从家长的立场出发,肯定他们的一些做法,而后再适时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拿出来,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从而达成教育共识。

第二步:恰当地选择说服的方法。理性说服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说话;感性说服就是运用情感煽情,让人激动起来、兴奋起来,达到用情感感人的目的。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运用起来要因人而异。文化程度低的人容易受情感所影响,最好采用感性说服法;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受情感的影响较小,应该侧重于理性说服。但最好的说服方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理性说服和感性说服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步:先声夺人。谈话的开头是整个交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班主任的话语能不能一开始就抓住家长的心是谈话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开场白能有效地缩短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家长能够快速地安静下来,理性地沿着班主任的思路进行思考。

第四步:做好“善后”工作。教师在和家长谈话之后,最好马上与学生谈心,耐心细致地向学生说明找家长谈话的用意以及达成的共识,并指出努力方向。学生一旦理解教师的做法,就会配合教师,教育效果自然会更好。

总体来说,主动的家访可能比请家长的效果更好。如果是因为学生有了进步而去找家长报喜,岂不是更好?

该出口时就出口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 张家海

说起请家长,老班主任郑老师有独到见解。他说:“该请的时候决不马虎,不该请的时候绝不要请!”他告诫年轻的班主任:“请家长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是下下策!”他讲了发生在他班里的两件事。

上学期的体育课上,小静正低头在跑道上系鞋带,突然被正在跑百米的小亮冲过来撞倒,当即头部倒地,肘部撞伤,左手食指骨折。郑老师听说情况后,立即跑过去问明了情况。

要不要请家长来学校呢?

郑老师认为这决不是小事,不能私自做主。郑老师与体育老师商量,一边送小静去医院,一边给小静和小亮的家长分别通电话,让双方家长到学校来。经双方协商,小亮家长承担了小静的全部医疗费。小静很快恢复了健康,回到了课堂。

在一个几十人的班级里,好事坏事,每天都有发生!

那天早自习,下课铃已经响过很久了。同学们急不可耐地想去餐厅吃早餐,可英语老师还不宣布下课。一向很讨厌老师拖堂的小孙忍不住在课堂上敲起碗来。英语老师见状,对他一番呵斥,不服气的小孙对英语老师出言不逊,英语老师则用手中的雨伞打了小孙。

吃过早餐的郑老师正要去办公室,迎面碰上了英语老师。一脸怒气的英语老师向郑老师说明原委后,一再要求把小孙的家长请来,并撂下一句话:“不把问题给我搞清楚,我绝不让小孙上课!”

要不要请家长来学校,配合解决问题呢?

考虑到事情发生的特殊背景,郑老师没有同意英语老师的要求,而是一边给小孙做工作,帮他理解英语老师的“苦心”;一边安慰英语老师,一再强调“小孙还是个孩子”。“两头哄”的办法很快平息了师生冲突。最终,小孙给英语老师认了错,英语老师也承认了自己的“一时心急”,师生双方和好如初。

两起事件都涉及到“该不该请家长”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该请家长,什么时候不宜请家长呢?郑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出口时就出口!”

总体说来,该不该请家长,可以概括为“六请”和“六不请”。

“六请”是:学生经常性迟到、不做家庭作业,请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学校召开家长会,请家长参会;学生因病因伤住院,请家长陪护就医;学生毕业分流及志愿填写,请家长到场和孩子商量决定;家长学校开班,请家长到校培训;学校在重大节日举办庆祝活动,请家长分享孩子们的成果。

“六不请”是:学生不认真学习、多次不交课堂作业,不请;学生最近成绩下滑,不请;学生有恋爱倾向,不请;学生在课堂上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不请;学生与同学发生矛盾,不请;学生有小偷小摸行为,不请。

当然,“六请”“六不请”也是相对而言,具体操作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请家长”这件事,该出口时就出口!

请家长,不如培训家长

富裕县技工学校 姚晓明

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又请家长了。我进办公室的第一反应是想听听她们说些什么。结果同样的对话循环播放了四五次,学生无动于衷、家长气急败坏,教师无可奈何……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趁着班主任有事出去,我转过身问那位家长:“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的气愤是源于孩子逃课,还是自己被叫到学校丢面子?”

家长无语,无奈地看着我。

“孩子走到今天,家长是有责任的。你了解过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吗?你知道孩子有什么样的烦恼吗?抚养孩子是我们家长的责任,也是义务!”

刚才还一脸愤懑的学生此时开始哽咽,对家长说:“这是我们的心理老师。”

家长放低了声音:“我也不会教育啊!”

“不会没关系,你可以少说,多听听孩子怎么说。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只要家长足够宽容,孩子还是愿意说心里话的。”

“是啊,孩子,妈也有不对的地方,对你关心不够!”

“是我不对,不该逃课,让您操心了。”学生抽泣得肩膀一耸一耸的。

“这就对了,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换位思考多好啊!”

这时班主任回来了,阴沉着脸,说:“咋样了,是领回家反省啊?还是主动承认错误?”

“老师,我错了,我改,再也不逃课了。”

“老师,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吧,我以后多和孩子沟通,好好教育他。”

一通保证过后,家长与孩子离开了。

“其实,家长也解决不了孩子堆积的问题,频繁找家长不是好办法。”我跟同事说。

“我也是实在没招了,这些学生没一个让我省心的。”

“到职教来的学生哪有没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激励他们,帮学生自我完善。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姚老师,你说的对。你帮我分析分析,我的问题出在哪?”

“我觉得,你应该直接告知家长需要做什么,我们的家长非常须要指导,而我们的学生则需要赞美、鼓励、陪伴与等待,心平气和做老师!”

“我都快忘了心平气和是什么意思了,开学快一个月了,我都快累死了、气死了。”

“两死而后生!”我打趣道。

找家长,不如培训家长。家长的素质上去了,思想与学校同步了,教育学生不就“省心”了吗?

让家长乐于被“请”

泰来县胜利蒙古族乡中心学校 李 力

开学初,我让全班每一名学生都制订学习目标,目标要求是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努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和自己的目标比,学习好的学生,除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外还要追赶前一名。我设置了目标达成奖和目标追赶奖。对于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我用爱心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劳动之星”“环保小卫士”“爱心勇士”这些称号吸引他们将闪光点发扬光大。

我班的家长会,家长来得最全。因为每个家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的作用,每个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家长与我们没有距离感,不会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不愿意来,还会主动找我谈孩子的情况。即使孩子成绩不够好,他们也能看到希望,不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我班曾经有一个“淘气大王”小强,刚开学时总是不完成作业、上课接话、不做值日、欺负同学,学生都很讨厌他。后来我知道他父母离异,跟爸爸住一起,爸爸也不怎么管他。在一次捐款中我发现小强捐了50元钱,是班级里捐的比较多的,我问他是自愿的吗?钱是从哪来的?他说:“我是自愿的,都是我自己的零花钱。”我针对这件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在家长会时给他颁发了“爱心贡献”奖。我看到了小强爸爸在小强领奖时眼睛里闪着的光芒。家长会后,小强爸爸来到我的办公室,诚恳地说:“老师,你知道吗?以前我最不愿意见老师了,因为一见老师准是因为我儿子惹祸。说实话,我都觉得这孩子没什么出息了。可今天我看到他领奖的时候,我真的挺激动,心想这孩子也不错啊!你们帮我好好管管,这回我也得好好管教他了。”听了家长的话,我微笑着说:“是呀,这孩子的确有一些问题,可他身上也有闪光点,只要我们不放弃,他就会越来越好的,你也要多用心。”家长满意地点着头走了。后来小强真的变了很多,作业也按时交了,上课接话的次数逐渐减少了,和同学们也能融到一起了。

在现实工作中,孩子出现问题找家长来商量解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你想过没有,当孩子进步了或得到奖励时再找家长,哪位家长会不愿意来呢?

向家长报“忧”,更要报喜。奖励学生其实就是在变相奖励、肯定家长,让家长“容光焕发”,觉得自己很有面子。家长高兴了便会对孩子施以积极的教育,而孩子便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同时家长和孩子也会对教师产生“亲其师”的心理效应。如此良性循环,定会激发孩子潜能,也让家长乐于被“请”。

下期话题:

初为人师,我们体验过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来到任职学校、第一次见到新校长、第一次结识新同事、第一次带学生、第一次登上讲台……我们的起步、成长、发展都源于太多太多的“第一次”,而从教的“第一课”尤其值得我们回味……兴奋、欣喜、害怕、忐忑、尴尬,甚至是前几个夜晚的失眠,你还记得吗?是否仍然无法忘却?这难忘的“第一课”对后来的你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很想知道!敬请关注下期话题——我的“第一课”。

E-mail:51213148@qq.com

❖编辑/王一鸣

猜你喜欢
英语老师家长学校
英语老师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没意思
第一次见英语老师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