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

2015-12-16 02:25陈军梅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操控性稳健性盈余

陈军梅

(1.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2.宁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750001)

股权激励、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

陈军梅

(1.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2.宁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750001)

本文利用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1—2012年度相关财务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内部控制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进而研究这种稳健性的影响是来自于操控性应计项目还是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由于高管在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必然包含对个人利益得失的权衡,高管股权激励可能会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会计稳健性。因此,本文针对高管股权激励是否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高管;股权激励;内部控制;会计稳健性

一、引言

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发布了相关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是解决公司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代理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合理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目标[1,2]。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检验内部控制是否能发挥对损失比收益更能及时得到反应的监督作用。另外,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简称“高管”)扮演着“中心人”的角色[3],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实施会影响高管人员的行为,产生调节效应。那么作为薪酬激励机制之一的股权激励是否会对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股权激励会使高管更好地履行其内部监督职责,推动内部控制建设,进而有助于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还是使管理人员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操控会计信息,从而降低会计稳健性?这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研究。

二、文献综述

目前,研究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关系的文献较丰富。Goh和Li(2011)[4]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较低的会计稳健性,内部控制缺陷后续整改的公司比后续未整改的公司稳健性更强。于忠泊和田高良(2009)[5]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并没有显著提高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齐保垒等(2010)[6]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比,其会计盈余稳健性更低。方红星和张志平(2012)[7]以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时,会计稳健性增强。王宗润等(2014)[8]验证我国金融行业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结果证实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会计稳健性越强。

尽管国内外研究内部控制与稳健性关系的文献较为丰富,但以下两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一,现有文献只是单纯验证了内部控制与稳健性的相关性,并没有对稳健性的来源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在权责发生制下,公司的净利润由应计项目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构成,公司的会计盈余是否稳健主要反映在应计项目上,而应计项目根据是否容易受企业管理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进一步分为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和操控性应计项目[9,10]。因此,如果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相关,那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稳健性的来源项目。第二,没有从股权激励角度再深入探讨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企业高管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中心人”的角色,高管人员的行为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之一的股权激励又会对高管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可能会影响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是否会因高管持股比例高低而发生变化。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内部控制要求会计人员要遵循相关财务法规,防止造假,并作为内部治理机制对管理层进行约束和监督,避免虚假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已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了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Doyle等(2007)[11]认为内部控制较差的公司可能敌意或无意地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应计项目,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Chan等(2008)[12]、Goh和Li(2011)[13]也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越多,会计信息的质量越差。方春生等(2008)[14]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唐予华(2008)[15]研究认为完善的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刘启亮等(2013)[1]研究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刘彬(2013)[17]研究发现,存在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将呈现出较低的会计信息质量,而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将呈现出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对会计所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所作的反映,已成为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损失的及时确认会逐渐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稳健性的实施也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其他方面,包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一致性,进而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18]。因此,如果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那么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质之一的稳健性必然会正向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本文提出假设1。

H1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会计稳健性。

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高管持股的影响。首先,虽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但其设计和运行都是由公司高管负责和推动的。吴秋生认为管理层理念主要包括风险观念、正规化观念、会计观念、法制观念和内部控制观念,它是一个独立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主导着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调”,影响着全体员工的控制意识,决定着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程度[19]。其次,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企业契约中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关系,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契约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达到机制所设定的目标。因此,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的运行,进而影响会计稳健性,而作为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之一的股权激励也会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关于高管激励产生的调节效应,目前有两种说法。“利益趋同效应”认为,采用管理层持股作为激励可以解决代理问题。高管持股比例越高,有助于促进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管理者的怠惰、特权消费等行为所产生的损失中较大的部分将由管理者自行承担,代理成本也随之降低,从而提高内部 控制的有 效性[20,21]。另外,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意味着较弱的治理结构。经理人市场的存在是对管理者的基本惩戒力量,如果高管人员无效经营,则会迫使其离开公司[22,23]。而对高 管实 施股 权激 励,使 管 理 者 控制权和风险相对应,高管人员则尽可能地调配公司的各种资源确保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更加及时有效,从而能更好地履行其监督职责,控制公司发展的风险,进而有助于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稳健性。

但有些研究者认为“利益趋同效应”并不能解释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提出了“管理者防御效应”理论。管理层持股是否能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在对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弱的国家,当管理者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时,管理者可以免受其他控制机制的监督和约束,对公司价值产生不利影响[24,25]。在企业组织内部,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受到内部控制的制约越小,越有可能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追求非公司最大价值。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这两个会计指标,管理者能否行权及行权后获取的收益都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在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中,出于自利目的,公司高管可能会超越内部控制系统选择提升或平滑利润的会计政策,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进而影响会计稳健性。基于上述理由,本文提出如下两个竞争性的假设。

H2a高管持股会提高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

H2b高管持股会降低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目前,度量稳健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盈余—股票 报酬关系度量法、应计—现金流关系度量法、盈余持续性度量法、净资产账面与市场价值比例法等。邱月华和曲晓辉[26]、张兆国等[27]经过研究认为,盈余—股票报酬关系度量法是度量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较可靠的方法之一。因此,本文采用Basu(1997)的盈余—股票报酬关系模型来度量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即模型(1)。在模型(1)中,B2度量了会计盈余确认“好消息”的及时程度,B2+B3度量了会计盈余确认“坏消息”的及时程度,B3度量了会计盈余确认“坏消息”较之确认“好消息”的增量。如果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对“好消息”的反应更及时,即会计信息具有稳健性,则系数B3应是显著大于零。

为了检验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借鉴于忠泊、田高良[5]的做法,建立模型(2)。模型(2)中,增加了内部控制质量变量(IC)及其与其他变量的交叉项,其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大于其中位数时,IC取1,否则为0。方程(2)中系数B7表示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相对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的增量。根据假设1,内部控制会增加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因此B7的预计符号应当为正。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是来源于非操控性应计项目还是操控性应计项目,借鉴邱月华、曲晓辉[10]的做法,将会计盈余分解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和操控性应计项目三部分,得到如下扩展模型,分别检验三个组成部分的稳健性。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1—201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进行以下筛选。(1)剔除金融类公司样本,其财务数据具有特殊的行业特征;(2)剔除新上市公司样本,其财务数据不同于其他年度;(3)剔除ST、PT特别处理的公司样本,其财务状况不稳定;(4)剔除财务数据以及内部控制指数缺失的公司样本,最终获得研究样本1 805个,其中2011年样本数为924个,2012年样本数为881个。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内部控制指数数据来源于深圳迪博风险管理公司。

五、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看,ESPi,t/Pi,t—1、NDAPSi,t/Pi,t—1均值小于中位数,呈偏左分布,CFOPSi,t/Pi,t—1和DAPSi,t/Pi,t—1均值大于中位数,RET呈偏右分布。的均值大于中位数,呈偏右分布,这说明2011—2012年我国样本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具有稳健性,且会计稳健性可能来自于非操控应计利润。DR的均值为0.648,意味着64.8%(1 805)的观测值其年度回报低于市场回报,即为坏消息;内部控制质量指标变量的最小值分别为0.000,最大值为1.000,标准差为0.499,说明上市公司在内控质量方面存在差异。

表1 描述统计

(二)多元回归结果

1.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

表2是模型(1)和模型(2)的多元回归结果。本文先通过模型(1)考察样本的会计信息整体是否存在稳健性,再通过估计模型(2)考察内部控制是否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由回归结果来看,模型(1)的系数B3为负值,说明总体来看样本公司会计信息不具有明显的稳健性。模型(2)中IC×DR×RET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0.057),表明内部控制增加了会计稳健性,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H1①杜兴强等(2009)认为会计稳健性是一个程度问题,因此,尽管模型(1)结果显示样本整体没有明显的会计稳健性,但与结论“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会计稳健性”的结论并不矛盾。。

为了进一步检验样本公司的会计盈余稳健性主要源自会计盈余的哪个组成部分,进一步对模型(3)、(4)和(5)进行多元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对假设1的实证检验结果

表3 对假设1的进一步实证检验结果

表3分别列示了经期初股价平减后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CFOPS/P)、每股非操控性应计项目(NDAPS/P)和每股操控性应计项目(DAPS/P)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三个模型中DR×RET的系数分别为—0.043、—0.051和—0.046,且都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整体样本每股盈余的三个组成部分都不具有明显的稳健性。在加入内部控制变量以后,以经期初股价平减后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作为因变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稳健性系数B7为0.006,虽与预期符号一致,但稳健系数小且在统计上不显著(t值为0.088),表明内部控制没有显著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项目的会计稳健性;经期初股价平减后的每股非操控性应计项的稳健性系数B7为0.117,t 值(1.852)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非操控性应计项对“坏消息”的反应系数增量为正增量,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使非操控性应计项确认“坏消息”(负公司股票累计月回报率)比确认“好消息”(正公司股票累计月回报率)及时,会计稳健性提高了;经期初股价平减后的每股操控性应计项目的稳健性系数B7为0.038,虽与预期符号一致,但在统计上不显著(t值为0.325),表明内部控制没有提升操控性应计项的稳健性。因此,表3的研究结果说明,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并能够显著区分非操控性应计项和操控性应计项,但不能区别经营性现金流和应计项目,这也验证了邱月华、曲晓辉的说法[25],即会计盈余是否稳健主要反映在应计项目上。

我们采用修正的模型计算应计项目,修正的Jones模型隐含着一个前提假设,即非操控性应计项目是由一些没有被操纵的会计要素决定的,而操控性应计项目涉及到更为主观、易被管理人员操控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因此,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的盈余质量比操控性应计项目更高。内部控制对应计项目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意味着严谨的会计流程和合理的会计方法,可以减少应计项目确认和计量方面的漏计、错计或较大的估计误差等错误,从而提高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在控制环境和监督活动等方面制度的设计,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管理人员的舞弊或欺诈行为,减少管理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应计项目的操纵,从而提高操控性应计项目的质量。应计项目质量的提高亦意味着其稳健性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内部控制可以更有效提高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的稳健性。对于上述结论,笔者赞同夏冬林、汪猛等的理论解释。他们认为,由于应计项具有及时确认损益的作用,且主要是出于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而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大多数是对公司未来可能出现的损益的预测,更能体现及时确认损益的作用[31,32]。

2.高管持股、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

为了检验假设2,按照高管持股变量将全样本划分为高管持股比例高组和高管持股比例低组分别使用模型(2)和(4)进行回归,观察内部控制对稳健性的影响在高管持股比例高低两组间的差异。

表4 对假设2的实证检验结果

由表4的回归结果可知,在高管持股比例高的样本组,两个模型内部控制的交叉变量(IC× DR×RET)的系数均为负数,与预期符号相反,说明内部控制没有提升会计稳健性。而在高管持股比例低的样本组,以每股盈余作为因变量,内部控制的交叉变量(IC×DR×RET)的系数为0.09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以经期初股价平减后的每股非操控性应计项目作为因变量,内部控制的交叉变量(IC×DR×RET)的系数为0.156,虽然不显著,但考虑到会计稳健性是个程度问题,较之高管持股比例高组(IC×DR× RET)的负系数,高管持股比例低组的内部控制仍然提升了会计稳健性。显然,高管持股比例低组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影响大于高管持股比例高组,表明高管持股比例越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对非操控性应计项的“坏消息”反应更为及时,即说明会计稳健性更强,支持了本文假设H2b。

本文对于上述结论的解释是,首先,前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可以更有效提高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的稳健性,而非操控性应计项目是由一些没有被操纵的会计要素决定,不易受管理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其次,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的进程虽然有所发展,但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程度仍较严重,我国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仍有待加强。因此,虽然股权激励会产生两种调节效应,本文样本公司的结论却更多支持股权激励的“管理者防御效应”,但这种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稳健性测试

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稳健性分析:(1)借鉴Hamdan等、Goh和Li、方红星和张志平的做法[33,34,5],选择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风险、年度和行业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对模型重新进行回归;(2)用未经市场均值调整后的股票累积年度报酬率取代前文中RET值,重新进行回归。

1.增加控制变量

表5 假设1的稳健性分析结果

表6 假设2的稳健性分析结果

2.未经市场均值调整的盈余—股票报酬关系 模型

表7 假设1的稳健性分析结果

表8 假设2的稳健性分析结果

如上述稳健性检验结果所示,内部控制仍会对会计稳健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稳健性来源于非操控性应计项目。高管持股比例会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稳健性的相关性,且持股比例越低,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越正相关①表6中采用经期初股价平减后的每股非操控性应计项目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ICi,t×DRi,t×RETi,t系数在高管持股比例高低两组均正向,且不显著,但高管持股比例高组中ICi,t×DRi,t×RETi,t的系数(0.005)低于高管持股比例低组中ICi,t×DRi,t× RETi,t的系数(0.156),由于会计稳健性是一个程度问题(杜兴强等,2009),也能说明高管持股比例低组内部控制对稳健性的影响要高于高管持股比例高组。因此,本文认为表6中的结果并不影响本文的结论。。基于以上检验结果,本文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六、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的相关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内部控制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会计的稳健性,进而研究稳健性是来自于操控性应计项目还是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由于高管在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必然包含对个人利益得失的权衡,高管股权激励可能会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会计稳健性,最后本文针对高管股权激励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提升样本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且其稳健性来源于非操控性应计项目,这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价值之一。另外,股权激励作为股东与管理者利益的协调机制,可以对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产生影响,且在不同持股比例下表现不同。具体表现为,高管持股比例低组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影响大于高管持股比例高组,说明高管持股比例越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其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好消息”更为及时,即会计稳健性更强。本文得出的结论表明,由于股权激励的“管理者防御效应”在本文样本公司中较突出,因此,不能简单采用提高持股比例的方法达到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而提高会计稳健性的目的,这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价值之二。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围,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刘启亮等.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15—23.

[2]李明辉.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当代财经,2002(3):72—77.

[3]赵息,张西栓.高管权力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14—121.

[4]Goh B W,Li D.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86(3):975—1005.

[5]于忠泊,田高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真的有用吗——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资源配置效率视角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0):110—118.

[6]齐保垒,田高良,李留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J].管理科学,2010(4):38—47.

[7]方红星,张志平.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来自深市A股公司2007—2010年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5):3—10.

[8]王宗润等.基于熵模型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研究——来自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1):55—63.

[9]Healy P M.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3):85—107.

[10]邱月 华,曲 晓辉.操控 性 应 计 项 目 与盈 余 稳 健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营证据[J].当代财经,2009(9):105—109.

[11]Doyle J T,Ge W,Mc Vay S.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E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5):1141—1170.

[12]Chan K C,Earrell B,Lee P.Earnings Management of Eirms Reporting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under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2008,27(2):161—179.

[13]Goh B W,Li D.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86(3):975—1005.

[14]方春生.SOX法案、内控制度与财务信息可靠性——基于中国石化第一手数据的调查研究[J].审计研究,2008(1):45—52.

[15]唐予华.我国上海斯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1):109—109.

[16]刘彬.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来自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101—108.

[17]朱松,夏冬林.制度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会计稳健性[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6):57—63.

[18]吴秋生,徐蕾.管理层观念与内部控制[J].商业研究,2011(5):78—82.

[19]Jensen M C,Meckling W H.Theory of the E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Einancial Economics,1976,3(4):111—132.

[20]DeEond M L,Hung M.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vidence from Worldwide CEO Turnover[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4,42(2):153—168.

[21]Eama E E,Jensen M C.Agency Problems and Residual Claim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2):327—349.

[22]Terry D W,John J W,Kenneth L W.Managerial Ownership,Accounting Choices,and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1):61—91.

[23]Eama E E,Jensen M C.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2):301—325.

[24]毕晓方,韩传模.股权激励报酬契约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75—82.

[25]邱月华,曲晓辉.国外稳健性计量方法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1):39—44.

[26]张兆国等.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会计研究,2012(2):37—96.

[27]Dechow P M,Sloan R G,Sweeney A P.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Review,1995,70(2):193—225.

[28]刘大志.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的效力检验——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1):85—91.

[29]朱茶芬,李志文.国家控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08(5):38—45.

[30]杜兴强,雷宇,郭剑花.政治联系、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9(7):87—96.

[31]夏冬林,朱松.基于应计项与现金流关系的会计稳健性研究[J].当代财经,2009(5):98—102.

[32]汪猛.货币政策、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性研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2):55—61.

[33]Hamdan A M,Abzakh M H,AL—Ataibi M H.E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vel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on in the Einancial Statements[J].Interna-

tional Business Research,2011,4(3):145—155.[34]Goh B W,Li D.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86(3):975—1005.

Stock-based Incentive,Internal Control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CHEN Jun-mei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ern University,Xi'an 710000,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0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internal control affects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from the discretionary accruals items or non-discretionary accruals items by using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11-2012 as a sample.I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process,the executives must juggle competing interests.At las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stock-based incentive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senior executive,stock-based incentive,internal control,accounting conservatism

234.4

A

1005—1007(2015)04—0081—12

责任编辑 杨萍

2014-11-2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1461025);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4KRM72);宁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2012ZYZ320)。

陈军梅,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主要从事内部控制与公司理财研究。

猜你喜欢
操控性稳健性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浅析当代轻卡设计的新特征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汽车主流悬架系统解析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弹性系数可调节式汽车悬挂系统的创新设计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Effect of Ammon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Methylnaphthal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