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2015-12-16 13:21吴纪梅罗红流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普通话广西民族

□吴纪梅,罗红流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民族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吴纪梅,罗红流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选取广西民族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民族院校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结合学校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民族院校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民族院校;普通话测试;问题;原因;对策

一、前言

民族院校是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目前,全国共有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在内的22所民族院校。广西民族大学作为16所地方民族院校之一,是国家民委和广西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建设高校,也是“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设有23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除汉族学生外,广西民族大学还有壮、瑶、苗、侗等35个少数民族。根据2014年的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学校普通本科生共1476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为695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7.1%.

广西民族大学普通话测试站成立于1998年,从2010年开始成功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下文简称机测)。几年来,测试站的机测规模逐年稳步上升,2013年全年普测站共组织机测13次,对6000余名考生进行了培训测试,机测规模达到历年最高。作为高校测试站,在校大学生是广西民族大学测试站测试的主要对象。自2010年开展机测以来,截止到2014年5月,广西民族大学测试站共为22197人提供了测试服务,其中21886人为广西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占被测人数的98.6%.因为测试站的主要测试人群均为在校大学生,所以对测试站日常测试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基本能全面反映作为典型民族院校的广西民族大学目前普通话测试工作的现状。

二、民族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广西民族大学在实行机测的4年多时间当中,陆续呈现出一些问题,经过综合分析,发现以下几个问题表现得尤为典型:

(一)学生参加测试整体比例偏低

在一次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有关于普通话测试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对广西民族大学的975名来自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当被问到“你知道普通话水平测试吗?你是否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问题时,只有591名(60.6%)的学生表示“参加过普通话测试”,有252名(25.8%)的学生表示“了解,但还没去参加”,有69名(7.1%)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种考试,也不知道去哪里考”,甚至还有63名(6.5%)的学生表示“知道有这种考试,但没打算去参加”。

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整体认同度较低,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态度上相对消极,只有6成左右的学生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剩余的4成学生都未参加测试。

(二)考生整体普通话水平不高

我们对机测4年多来参加普测的21886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各等级情况如下表所示。

一乙二甲二乙三甲三乙不入级总计人数349 5389 9290 6564 135 159 21886比例1.6% 24.6% 42.5% 30% 0.6% 0.7% 100%

从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在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中,人数最多的两个分数段是二乙和三甲,共占被测总人数的72.5%. 而二甲以上(含二甲)的考生比例只有26.2%,一乙的学生比例更是低,只有不到2%.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民族院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整体偏低。

同时,我们也对参与问卷调查的591名已参加过测试的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普通话水平达到一乙的学生有17名(2.9%),二甲的学生137名(23.2%),二乙的学生233名(39.5%),三甲的学生184名(31.1%),三乙的学生15名(2.5%),不入级的学生5名(0.8%)。这个调查结果在某些数值上和上面表格中的稍有出入,但总的来说,呈现出的特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乙考生比例低,二乙和三甲考生比例最高。将两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总结为,无论是从所有被测人数,还是从随机调查人数的情况入手分析,民族院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状况都基本一致,都反映为高分段考生不多,整体水平偏低。

(三)考生水平分布不平均

在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被调查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呈现出不平均、不平衡的状态。

在被调查的591名学生中,一乙的17名学生中有7名是播音主持专业、4名汉语言文学专业、3名编导专业、2名英语专业以及1名民族学专业。二甲的学生中,前三名的专业分别为艺术类专业(含播音主持、编导、声乐、舞蹈等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总的来说,这些专业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好,大部分考生的分数集中在二甲和二乙两个分数段,整体普通话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四)考生重复测试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曾多次参加测试。在被调查的二乙以上等级(含二乙)的359名学生中,有两次以上测试经历的有295名(82.2%),有三次以上测试经历的243名(67.7%),有四次以上测试经历的有109名(30.4%),甚至有44名(12.3%)学生参加过五次以上的测试。这种反复测试的现象在二甲(含二甲)以上等级的考生更为突出。

三、民族院校普通话测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面我们讨论了在民族院校的普通话测试中存在的四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1.没有对所有学生在普通话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上文提到民族院校的学生对于普通话测试的知晓程度和参与度都偏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与学校在普通话学习方面的很多决策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在校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2003年,教育部《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 16 号)曾规定: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得低于二级乙等。虽然有相关文件对在校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及获得对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做出了规定,但因为是民族院校,学校对于在校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不及师范类院校高。学校只对汉语言文学等15个师范专业的学生提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其他53个专业只是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提到了建议开设相关课程,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正因为民族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的特色,使得普通话相关课程和普通话测试对于大部分在校学生来说,既不与日常学习紧密联系,又不与最后的学历学位挂钩,因此很多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交流工具的层面上,没有主动、自觉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愿望,使得参加测试的学生整体比例偏低。

2.没有在所有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设置普通话课程

和上面的原因具有相关性的是,正因为是民族院校,学校也没有对所有学生设置普通话相关课程。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只有下面的规定:“凡列入教育部核定的属于师范类性质的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应修读《普通话口语》课。我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中国共产党历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应用心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等 15个专业应开设该课程(一般为专业必修课,32学时,2学分)。其他专业可将《普通话口语》作为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20学时,1学分。”通过这样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能开设《普通话口语》课程的专业数量是不多的,这就意味着在所有的本科生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接受较为系统的普通话理论,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而其他大部分学生想要提高普通话成绩,只能依靠自己平时的练习,而这种练习往往有一定的盲目性,就是学生只知道自己普通话不标准,却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于是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仍然收效甚微。于是多次考试仍达不到自己追求的分数和等级,直接造成了多次反复测试现象的出现。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民族成分复杂

作为民族院校,学校的一大特点就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比重非常大。上文数据显示,广西民族大学在读本科生中有近50%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一般情况下都有较复杂的语言背景,不仅会少数民族语言,还会汉语方言,所以他们使用普通话时受到了多种语言的干扰,于是会呈现出普通话水平总体不高的特点。

2.学生专业背景有差异

上文提到参加测试的学生成绩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差别。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普通话测试水平较高的学生所学的专业大多都与与语言运用密切挂钩。无论是艺术类专业,还是汉语言文学或英语专业,学生都是对语言较为敏感的群体,加上这些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的需求,本身也更关注自己的普通话表达,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在这些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与语言学理论相关的课程,这些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理论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成绩。几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出现了普通话水平的专业差异。

(三)测试站方面的原因

1.缺少必要的宣传

目前测试站的功能过于单一,只承担培训与测试服务。没有在学生中开展必要的宣传,让学生们知晓普通话测试的意义和普通话测试的流程。前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随机调查的975名学生中,有69名(7.1%)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种考试,也不知道去哪里考”,这说明学生对于普通话测试的知晓度还有一定的盲区,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没有关注这些信息,另一方面也反映,测试站和学校的其他机构相比,功能太过单一,没有用多元的方式来传递与普通话相关的信息。

2.缺乏高效的培训

目前的普通话测试站在考前都会对考生进行考前培训。一般来说,这种培训基本上都是10个课时,分为语音理论和发音训练两个版块。在语音理论课上,由专业的语音老师从发音方法等角度来讲述发音理论,然后将考生分为若干小班,由语音老师进行现场的发音指导。从实际培训效果来说,两个阶段的培训效率都不高。语音理论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学员最多的时候有近200人。这些学员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于语言学理论的了解程度差距很大,因此同样的授课内容,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说似乎是老生常谈,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另一部分考生来说,又如同天书,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因此,这种理论课尽管老师讲得辛苦,但效果并不一定很好。相比之下,发音指导课似乎可以就每个考生的发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是由于培训的时间非常有限,老师只能对学生的一小部分问题进行实时指导,不能对学生的所有语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纠正。因此,发音指导课的指导只具有实时性,不具有普遍性,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全面解决,所以效率也不高。正因为考前的培训总体缺乏针对性,所以不能帮助学生考前快速提高成绩,也对学生总体测试成绩不理想有一定的影响。

四、针对普通话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在民族院校的普通话测试中存在着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也和民族院校的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制定一些适合学校特点的对策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民族院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一)建立制度保证,促进学生参与

针对学校过去对学生学习普通话相关课程和参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不明确的问题,建议学校从制度层面入手,制定新的规定,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得学生有学习目标,能主动参与到普通话测试中去。据了解,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即从2014级新生开始,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开设“普通话口语”课程,同时也要求全面在本科生中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相信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推动民族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也将促使学生的普通话成绩得到大幅提高。

(二)抓住活动契机,营造学习氛围

针对在校学生乐于提升自身素质的诉求,普通话测试站要善于抓住和利用民族院校学生活动多、活动形式丰富等有利条件,结合推普周或者校园文化节等,向学生加大宣传,提高少数民族同学对于普通话以及普通话测试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同时,还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的力量,将学生之间的普通话练习日常化,形成类似于高校英语角一样的练习场所,将普通话训练常态化、组织化。因为,民族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是贫困生,他们生活较为艰苦,没有办法支付大量费用来参加一些需要缴纳学费的普通话培训班,多元的校园活动能为他们提供免费交流学习普通话学习的机会,也同时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三)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培训力度

1.组建专门的普通话测试队伍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有国家级测试员6人,省级测试员19人。这些测试员分属不同学院、不同单位,平时有大部分测试员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的工作中来。针对这种情况,测试站应该对整个测试员队伍进行整合和合理调度,充分发挥每位测试员的工作潜能,利用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特点,和测试员自身的专业背景,形成一支专门的普通话培训测试队伍,从师资上保证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2.系统开设普通话口语课程

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都非常强,如果能有专门的口语课程,肯定能帮助学生,特别是一部分理工科的学生,使其能用正确的语言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发音。这就能很好地避免现在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盲目重复测试、不知从何提高的现状。

3.加强考前培训的力度

考前培训是学生在参加普通话测试前的一个很重要的提升环节,针对目前培训力度不大、效果不够理想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进:

(1)语音理论课和发音指导课实现个性化教学

目前的培训课对考生的情况没有加以细致地分类,往往是培训不分专业、不分民族,这样就会使得培训的针对性降低。因此,在以后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培训报名的环节设置考生语言背景信息的选项,了解考生的母语情况,将具有相同语言背景的考生设置在一个班上学习,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2)丰富培训手段和方法

目前语音老师培训的手段是比较原始的,就是面对面,一对一地进行“发音—辨音—纠音—再发音”的练习。尽管这种方法非常有针对性,但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所有语音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这就要求语音老师能充分调动和利用新的培训手段和资源,为考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指导。其中,在线学习和模拟测试就是两种非常好的辅助手段。作为科大讯飞开发的两款普通话学习软件,无论是在线学习还是模拟测试,都可以为参加学习和测试的学员提供学习报告,从专业的角度指出学生的所有语音问题。如果利用这些辅助手段,就可以要求学生先进行固定课时的在线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报告所反映的问题,找语音老师进行纠音,然后再在线学习,看自己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这种良性循环的语音训练,能避免学生独自练习的盲目性,能让学生客观真实地了解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分阶段提高,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练习普通话的信息。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重复多次参加测试,但成绩变化不大,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现象。

五、结语

民族院校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等学校,它与其他高校相比,具有少数民族学生多、学生语言使用状况复杂等特点。民族院校的学生在普通话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体现出民族院校的特点,因此在寻找对策的时候,必须得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综合各方面的原因,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为民族院校的学生提供切实高效的普通话培训方案,从而最终提高民族院校学生的普通话整体水平。■

[1]教育部.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S] .2003年.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S] .2006年.

[3]广西民族大学教务处.广西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3版)[S].2013:12.

[4]吴纪梅.将国际音标引入高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思考[J].高教论坛,2014(6).

【责任编辑 潘琰佩】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SC of Nationality Universities--- Tak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or Example

WU Ji-mei, LUO Hong-liu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s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typical problems in PSC of nationality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t is hoped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nationality university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utonghua level.

nationality universities; PSC; problem; reason; suggestion

H102

A

1004-4671(2015)03-0079-05

2015-02-18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民族院校普通话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5JGA191),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国际音标对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研究”(2013MDQN006)。

吴纪梅(1978~),女,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修辞学、普通话教学。

猜你喜欢
普通话广西民族
广西贵港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17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