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透明性”
——从“透明性”解读苏州园林结构原型

2015-12-16 02:18史争光项曼青
艺术评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透明性视距苏州园林

史争光 项曼青

中国古典园林的“透明性”
——从“透明性”解读苏州园林结构原型

史争光 项曼青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的价值历来都予以肯定,对其造园意匠也不乏入木三分的论说,然观当代景观作品,却甚少可称得上得其精髓的佳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是当前理论大多为只可意会的定性分析,缺乏系统量化分析而不能很有效地指导实践,过于飘渺的造园论说难于落到实处。是否可以从现象的量化分析寻求可控的设计操作途径?柯林 · 罗将透明性引入建筑学,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建筑的全新视角。本文一方面借助透明性这一现象学范畴的观察分析工具,试着以新的视角理解苏州园林,以期能打破中国古典园林与当代景观之间的壁垒,并结合量化分析,梳理苏州园林的空间结构原型,探寻造园精髓形于外的可控设计方法,为其在当代重构找到支点。另一方面,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透明性亦作为实践工具,引导关于空间形式的理性处理,让蒙尘的古典造园意匠重获新生。

一、“透明性”· 山水造园

“透明性”一词最初由柯林·罗于1964年提出,抽象于立体主义绘画(Synthetic Cubism),暗示人们对不同空间位置的同时感知[1]。柯林 · 罗将透明性分为“物理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物理的透明性来自于材料形成的透视效果,深景深(深空间),强调焦点透视,具有单一或少量的空间信息阅读量。现象的透明性来自绘画中的多层次,浅景深(浅空间),强调平行透视(散点透视),消除单一视觉焦点,重视画面的秩序和组织结构,具有多义的空间信息阅读量。柯林 · 罗将透明性用于解读西方建筑(包括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一方面透明性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它让理解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作为工具,在设计过程中引发关于形式的理性处理。

无独有偶,中国古典绘画,特别是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平行透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画意”是中国园林所共有的审美诉求,造园名家如计成、李渔等都指出山水画和绘画理论对其造园的影响。基于此,用透明性来解读中国古典园林成为可能。中国古典园林涵盖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又可分为建在城镇之内的宅园、建在郊外山林间的别墅园。随着古典园林发展成熟,别墅园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仅探讨城镇之内的苏州私家园林。

二、“边界原型”· 空间尺度

空间是园林的本质,研究苏州园林的空间结构原型,首先需要找到限定园林空间的元素。与西方面向街道开敞的外向性庭园相反,苏州宅园面向街道的是隔离内外的墙,景物藏于墙内。通过墙的围合来限定宅园的边界,墙分为建筑外墙和院墙(围墙)。

“原型”(Archetype)概念引自心理学术语,用以揭示城市在物质形态构成上的本质(即不可再分的最小构成单元)。中国历代城市的边界从城郭到里坊、从闾里到院,院墙与城墙同构、呈现等级化的“院套院”自相似形城市结构。因此,中国城市空间在物质形态构成上的最小单元是“边界原型”(Edge archetype)——墙的建筑[2],强调内外分隔性和内向性。作为住宅建筑的外延空间,中国古典私园具有典型的边界原型特质。边界原型内部空间反映出时空同构——中国建筑最为深刻的内在特征,整个世界被理解成一张具有方位感的结构空间。宅园恪守南北向布局,反映自然宇宙四时轮回的图景。

边界多以粉墙围合,源自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粉墙在光照作用下消解了质感,视觉上形成留白,影以竹石芭蕉,形成图底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留白的功能在于产生阅读的多重性,延伸想象空间,这与透明性现象中多义空间所达目的一致。

千尺势、百尺形,普遍应用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的“形”和“势”是风水形势说中的核心概念,千尺从周尺到康熙量地官尺,折算成公制,约230米到350米。现代研究表明,千尺势正暗合了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科学尺度,这一尺度既能保持步行的愉悦又控制在人远观视距的限制值内。百尺约合现代尺度23米到35米,这一尺度也正契合了当代建筑理论中标准近观视距的限制基准,可以看清物体的细部。从外部尺寸看,宅园边界内面积从大型的拙政园20667m2到中型的艺圃1300m2,再到小型的畅园665m2,尺寸大小不一,平面轮廓各异。建在城镇之内的私园,一则由于用地面积的局限性,难以实现皇家园林千尺势的规模,而多以百尺来控制主体园林要素的尺度;另一则由于宅园作为住宅的空间延续,需要安宁、亲切、宜人的尺度。

“法自然之方寸,缩天地于盈亩”[3],山水尺度的合宜是造园成功与否的基石。水面视觉感受的空旷及透明特质,使水面有扩大空间的功能。不足1000m2的小型宅园,通常以水为宅园中心,且水面以聚为主,只在东南角或西南角的水口用小桥略做分割,沿水周边设置环游步道、园林建筑。同时为避免空间局促感,仅在局部叠石为山,通常叠山所占比例小于宅园面积的15%,水面比例大于15%[4]。

1000m2以上的中型宅园通常以百尺为度,划分主次分明的多个虚边界空间(无明确边界但普遍被感知的相对独立视觉空间),尽管所侧重的山水比例有别,但主要空间依然多以聚合水面为中心。超过1万平米的大型宅园对水面的处理开合有致,作为中心的聚合水面被水中岛屿切分开,形成了更多层次的虚边界空间。通过测量,这些大中型宅园划分后的心理空间的尺度基本都符合百尺形的近观视距,观景视距基本控制在30m左右,分隔对景的水面宽度控制在20m左右。如拙政园中心景观“一池三山”,山将南北跨度50m,东西跨度120m的水面切分为满足近观视距观赏的若干虚边界空间,对景视距控制在30m内,园内对景建筑(主要是亭)高度基本控制在人体3倍身高之内。

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人普遍认同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园林中这一理念体现尤为明显。大体量建筑物是对这一和谐关系的破坏,因而苏州园林建筑显著反映了“适形”原则——适应人的活动特点,尺度与人体比例相宜。苏州宅园中的建筑普遍兼具观赏点和点景的双重功能。园中建筑形制多样,以厅堂为主,高处置亭,水际安榭,各就其位。建筑高度在与人比例相宜的基础上,取决于作为对景时与最佳视距的比例。

人的视域最佳水平视角约45-60°,垂直视角约26-30°,在这个范围内能看清物体细节而无变形失真感。维持最佳视角的视距为最佳观赏视距,水平视角下的最佳视距为景物宽度1.2-1.5倍,垂直视角下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3-3.7倍[5]。在标准近观视距限制值之下,苏州园林的对景多为屋脊5m左右的建筑或类似尺度的树木叠石。

三、空间结构原型

苏州园林空间结构原型可以描绘为:在边界原型的内部空间,以百尺尺度的虚边界空间为控制单元,以标准近观视距为控制基准,设计层化的浅空间结构。层化的浅空间与立体主义作品的视觉效果类似,表现出物理透明性、现象透明性和空间渗透的特质,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突破空间的局限性。

在虚边界空间尺度划分基础上,进行空间层化。对造园要素进行取舍布置,设计层层花木、山石、廊桥、亭台等具有“透明性”的障碍物,形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层化空间。空间层化对应山水画中的“推”,造园要素彼此之间近似平行排布。空间开敞处,次第铺展的要素之间,模糊前后层次、形体尺寸,错落有致。如以聚合水面为中心的小型宅园,形成水面、步行道路、边界墙体从内而外的同心圆空间结构。空间狭窄处,不能避免焦点透视时,一方面限定视角,引导视线,遮挡视角外的透视参照物,另一方面利用在视角范围内次第展开的层化空间,遮挡易形成焦点透视的参照物和灭点。然后进一步在主要观景位置巧设前景框,利用门窗洞口、柱、楣、檐口、槅扇、栏杆等形成景框,遮挡容易形成焦点透视的参照物,同时避免成角透视,引导观赏者从限定视角去看框内景致。焦点透视的参照物不可见,使得视角内景物所处空间位置失去参照,从而难以判断景物的实际位置以及真实的空间深度,导致了视觉上的迷茫和心理上的疑惑,观赏者进而从解读这种矛盾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形成浅景深特有的视觉漫游体验。

四、苏州博物馆“大山水”· 象山校区“溪山行旅图”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中延续了苏州园林百尺形的尺度,与以水为中心的小型宅园空间原型一致,水面近似方形,平均宽度30m左右。因使用功能需要建筑体量较传统园林略大,观赏视距约35m,取标准近观视距极限值。其中东北角“大山水”设计尤为匠心独具。体量较大或数量较多的山石会使本不宽敞的空间显得更加局促,只石片山反而可寓山的形象于意象之中,“一峰则太华千寻”。同时,在标准近观视距下,赏的是山之“形”,山石嶙峋、老树盘根的山麓或峭壁。“大山水”对“形”予以简化,离形得似、遗貌取神,既得苏州园林叠山置石的精髓,又进行了突破与创新。

又如王澍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三号楼设计了一个6m高的门洞,透过门洞形成的观景框往象山看去,发现一幅神似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画面。王澍在此化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入空间,形成透明性中典型的“浅空间”,园林要素层层掩映,门洞限定的视角消除焦点透视参照物,视线在模糊空间中漫游,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体味古画中的自然观。

五、结语

不同切入点看到的苏州园林不一,以透明性来分析苏州园林固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现象的分析数据自然并非苏州园林设计的初衷,平立面图纸亦非苏州园林建造的依据,而是当代实地测绘所得。胸中自有丘壑的无图纸境界毕竟难达,也不适用于当代的社会环境。同时,历经千百年历史沉淀,人类对空间的认知和探索由简入繁,剥除表面的繁复,从迷雾中破局而出,还原本质的结构原型,把握结构原型才能真正意义上继承传统,进而扬弃创新。

注释:

[1] [美]柯林·罗等.透明性[M].金秋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钟彦华.法自然之方寸,缩天地于盈亩——苏州园林解析[J].小城镇建筑.2005(7).

[4]滕玥.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解析[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4.

[5]李云芸.城市风景湖泊空间视距景观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史争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项曼青:上海交大安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透明性视距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日本建筑师蛇形画廊展馆的透明性特征探析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透明性理论与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俄罗斯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城市地下道路视距验算及优化设计探讨
安全视距应该成为道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共识
浅谈道路设计中的停车视距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