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讨袁:派航空队投掷土炸弹

2015-12-15 17:47王淼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1期
关键词:航空队孙中山炸弹

王淼

“用飞机在敌人上空飞行,撒下蒙汗药,使敌人全部昏睡不醒,我们不用开枪打炮,只是去捉俘虏就行了。这岂不是战争的一场大革命吗?”

1916年2月6日,孙中山在友人梅屋庄吉介绍下,认识了日本著名的民间飞行家坂本寿一。席间,两人交谈甚欢。兴奋之余,孙中山诙谐地说了这番话。

早在七年之前的1909年,孙中山对飞机的作用和意义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当听说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于广东青年冯如之手时,他兴奋地预言:“飞机将成为新式的军事武器,大大有助于实现我国国民革命。”

而此时,远在日本,一直筹划和指挥国内讨袁事业的孙中山,对创办革命军首所航空学校有了更迫切的期待。

在与坂本就飞机的发展和作用做了深入的讨论后,孙中山对这位民间飞行家发出了盛情邀请:“跟着我们党干吧,我们在杭州修建飞机场,开办航空学校。你务必加入我们的党,然后做我们的飞行教官。”

受到鼓舞的坂本,第二天即和梅屋一同到孙宅,办了加入中华革命党的手续,并与孙中山具体商量了筹建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的步骤。

正式挂牌开训

孙中山最初拟定在中国杭州修建机场,但因战争尚在进行,无法落实,于是决定将航空学校校址暂时设在日本滋贺县近江八日市的冲野野原。

这里原是日本陆军的练习场。梅屋、坂本经八日市町町长之允许,在此基础上平整了地面,修建了机库,机场初具规模。而训练用的飞机,一架是坂本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寇蒂斯式飞机,另一架是日本前飞行员狄田常三郎遗留下的“翦风号”飞机。1915年年初旅美华侨捐赠的寇蒂斯詹尼教练机,此时也运到日本。这就是航校的全部家底。

接着是招募飞行学员。当时,旅美、加、日等国留学生及华侨青年,闻风前来报名者有一百三四十名,经甄试录取47名。原拟录取飞行班与机械班学员各20名,但因多半考生愿入飞行班,所以飞行班实际录取30名。日籍飞行教官计有:坂本寿一、星野米藏、立花了观、尾崎行辉等人。又聘有美国人史密斯为顾问。

1916年5月4日,学校正式开训。机库墙上,“中华革命党近江八日市飞行学校”的牌子赫然醒目。

在进入基本训练之前,为了使学员感受行驶中的速度,学校特意买进40辆自行车,让学员在机场练习骑行。接着又进行汽车驾驶训练。当时日本汽车很少,滋贺县尚无一辆汽车。后经梅屋送来一辆,才解决了训练的教具问题。

1916年5月24日,坂本向梅屋做了关于飞行学校训练情况的书面报告,内称:“一是进行地面高速滑行训练;二是学习飞机各部名称和功能;三是学习有关的电工学、飞机设计和飞行原理;四是进行学员独立地面滑行训练。学员学习成绩大体良好,其中刘季谋、胡汉贤、李文耀学习成绩突出。”文中还谈到:“学员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士气高涨、学习热心,与我的教学配合得很好,我感到工作颇为顺利……”

学校经费来源,除了党外援助和贷款之外,还得到了梅屋庄吉的私人捐赠。飞机场的租金,购买原料、自行车、汽车的费用,学生的住宿费、伙食费、津贴等都是梅屋筹来的。当时梅屋是这个学校的顾问,还是“中华革命党东北军武器输入委员”,并掌管党的经费,负责供应工作。

回国讨袁

1915年12月,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为加速推翻袁氏王朝,孙中山于1916年春决定派飞机去战略地位重要的山东参战。次年春末,坂本寿一到东京领取了迁校任务。孙中山正式任命他为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顾问兼东北军航空队总司令,授陆军少将军衔。坂本时年仅25岁。

5月,坂本率飞行学员、地勤人员约100人和3架飞机登上了神户直达青岛的轮船。返回中国的3架飞机就是航空学校训练中的教练机。

飞机和人员到达青岛后,乘火车去山东潍县,组成中华革命党东北军航空队。当时潍县城内还为北洋政府军所盘踞。在机场上组装飞机的时候,还能清晰地听到城内外相互对射的枪炮声。

飞机组装好之后,坂本亲自驾驶,开始在北洋政府军的上空低空飞行,撒传单。传单上印的内容是“快投降,否则就要投炸弹了”,当时一共撒了10000张。飞机参战引起敌军的恐慌,敌军中流传的顺口溜说:“不怕南来一只虎,就怕北来一只机”,而对革命军的士气,则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航空队中虽然有几十名中国飞行学员,但他们仅仅经过短暂的地面滑行训练,都不具备驾驶飞机起飞执行作战任务的条件。所以,驾机起飞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全是坂本寿一、立花了观等几个日本飞行教官。一般飞行高度在600米-1000米,空中飞行时间一次l小时左右。

有一次侦察任务飞行时,坂本发现了北洋政府军的一队骑兵,飞机即对正骑兵俯冲,吓得敌骑兵纷纷跳下马鞍,抱头逃窜,趴在庄稼地里不敢抬头,马匹则向四面八方跑散。

5月25日,革命军围攻济南,在双方战斗激烈之时,坂本、立花驾驶飞机飞到济南府的上空,投掷了数枚炸弹,只见一阵阵火光,夹杂着一阵阵嘈杂声。这是中国战场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飞机投弹。值得说明的是,当时没有专用的航空炸弹,于是收集了许多装“三炮台”香烟用的空铁罐,在其中装入炸药和导火索,制成土炸弹,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制造的专用航空炸弹。使用时,由飞行员操纵飞机对准轰炸目标,负责投弹的人坐在后舱,点燃导火索,然后用手投下来。

这种原始的炸弹威力不大,但是震慑力不小,济南府的督军靳云鹏和援军张怀芝吓得胆战心惊,靳云鹏因此而辞职。在飞机进行了四五次轰炸之后,北洋政府军派来谈判代表:“不管怎样,只有一个请求,就是不要再从飞机上投炸弹了。”与此相反,革命军的士气为之大振。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寿终正寝,帝制闹剧收场。9月21日,东北军和北洋军在潍县举行了和谈签字仪式。在城内练兵场上两军代表校阅双方的部队时,坂本由北向南几次驾机通过校阅场上空,以壮革命军的威风。这是航空队最后一次示威飞行。

航空队于9月21日后解散,人员各奔他乡。那3架飞机曾由接任大总统的黎元洪手下调往南苑航校,不久经日本政府出面交涉,又运回日本,下落不得而知。这所“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与“航空队”就此结束,但它给中国革命播下了航空的种子,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宏愿后来得以在革命的广东根据地实现。

猜你喜欢
航空队孙中山炸弹
孙中山的绰号
彩色照片里的中国(1944~1945年)
开心炸弹
“我党第一支航空队”诞生始末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彰显气度
汉口上空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