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冠楠
[摘 要]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优良传统,而且还不断适应新情况,使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多维综合的基础素质,确保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内核驱动;立体辐射的制度机制,确保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规范运行;昂扬向上的思想作风,确保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扎实纯正,进而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持了我军的纯洁性,不断巩固、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军队政治干部 事业观教育
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革命军队政治工作,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优良传统,而且不断适应新情况,使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进而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持了我军的纯洁性,不断巩固、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多维综合的基础素质,提供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内核驱动
(一)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形成事业观教育辩证思维。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干部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二是深入进行党的策略路线和时事政策教育。1938年5月25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讲演,有力驳斥了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关于抗日战争的种种谬论,得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1]p515这一正确结论。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及时澄清了革命队伍中某些人的糊涂思想,极大地提升了我军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的辩证思维。
(二)政治干部人格高尚,树立事业观教育政治威信。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颁发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其中,《政治指导员工作暂行条例》规定:连队政治指导员负责全连的政治工作,通过自身的模范表率和政治文化教育,成为艰苦耐劳、勇敢和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委员暂行工作条例》规定:在团、旅、师、独立支队及相等机关设立的政治委员,必须由最有政治觉悟、最坚强、最勇敢,并有很高的军事知识及教育经验的共产党员担任。政治委员经过党的政治的指导作用,提高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威信,进一步用自身优秀的政治素质践行事业观教育。
(三)政工人员学习军事,实践提升事业观教育质效。抗战时期的山西新军政治工作突出特点就是政委负责制,改编后新军各部队的政治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政治上坚定可靠,但缺乏军事指挥知识。因此,新军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政工人员的军事学习,新军中后来许多优秀的指挥员相当部分是由政工人员改任的。这一点,对政委负责制的贯彻执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得知,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学习战争,掌握了作战指挥的本领,而且每逢战斗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深受战士们的欢迎。正是通过无数类似的战斗考验,政工人员树立了自己的威信,用军事实践提升了事业观教育质效。
(四)充实政工人员编制,充足事业观教育师资力量。为了加强干部教育,各部队除按编制充实各级政治机关的教育科、股,配齐工作人员,在营(及团直)设立干部教育干事,在连队增补文化干事。1939年6月23日,总政治部还拟定了“共产党抗日与国民党抗日有何不同”“三民主义与马列主义有何不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的任务怎样”等10个题目,供全军对排以上干部测验使用,要求师及军区政治部统一规定答案,并将测验结果电告总政,有效确保了事业观教育的师资力量充足。
(五)培养教育指导人才,大力提升事业观教育质量。中央军委在创办抗大的同时,还于1939年12月决定在延安开办八路军军政学院,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能充任师、旅等级宣传教育指导人才。1940年2月,又决定在延安军政学院设高级干部班,以培养团级以下干部,在总部设上级干部班,以培养营以下干部。在此期间,中共中央还先后在延安创办了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陕北公学、行政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20多所各类干部学校,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教育业务干部。
(六)培育革命文化素养,催生事业观教育内生动力。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段名言:“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p708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党与军队的政治部门对本部宣传事业、教育事业与出版事业作出有组织的计划与实行,从而普及与提高党内外干部的理论水平及政治水平,目的是使各根据地党政军干部的理论政治及文化水平等都高于全国水平。革命文化在提高部队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中起到的特殊作用,大大提升了政治干部的素养,催生了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内生动力。
二、立体辐射的制度机制,保障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规范运行
(一)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奠定事业观教育理论基础。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全党干部都应当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干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经常检查指导和帮助;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天两小时的学习制度,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自己要学习好,并领导好下级的学习。中央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又作了补充指示,对学习课程作了统一规划,并规定每年的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为学习节。八路军总部在《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要求全体干部都要适当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这一系列学习制度为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规范教育实施原则,确保事业观教育有序正规。一些部队明确规定了实施政治教育的原则:一要“少而精”,即教育内容要适合受教育者的程度,抓住中心,不能过多;二要理论联系实际,即讲授人要注意结合实际,不要照本宣科;三要逐步提高,即在教育的内容和进度上,要由浅而深、逐步前进;四要提倡自学,即要求受教育者要多看书报、做日记、积极参加讨论会、练习写文章写工作总结和战斗通讯等等。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将每天收听到的广播新闻,印发给营、团干部,并每周举行一次时事座谈会,把本周的抗战形势、国际国内重要事件,作以总结和交流,用以增强干部学习、研究时事政治的氛围,同时为他们提供对部队进行教育的材料。教育实施原则的规范,确保了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的有序正规。endprint
(三)设置短期培训机构,建立事业观教育政治保障。以抗大为代表的各种军政学校,设置了教导团队和短期训练班,从一开始就为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建立了坚强的政治保障。1941年5月,张际春在抗大五周年纪念日所作《抗大政治工作几个基本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抗大的基本任务与内容:一是保证党对于培养军政干部事业的领导。要把党中央与军委关于抗大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原则方针,作深入传达,并贯彻到教育训练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二是提高和巩固学校教学能力。政治工作应当时时刻刻努力于提高全体人员的政治觉悟程度和学习热忱,达到培养出大批军政干部的目的。三是从政治工作、党的工作活动中,加强对学员的党性与思想意识的直接培养和锻炼。
(四)采集战时政工经验,紧贴中心开展事业观教育。为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校的政治工作和政治工作课程的内容更加符合部队的实战需要,各个军政院校都十分重视并经常注意收集部队建设和战时政治工作的经验,供教职员工和学员学习研究。1941年9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涉县驻地召开全师运动大会,抗大首长认为这是学习部队实际经验的好机会,抗大组成军事行政干部参观团进行参观。经验证明,坚持战教结合,不但是当时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客观情况所必需,而且也对提高学校的军事训练水平,使事业观教育紧贴作战任务,培养学员的实战能力和优良的战斗作风,大有好处。
(五)加强政治干部考核,综合考查事业观教育成果。为了加强对干部队伍的考核了解,1942年2月,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发布命令,规定对每个干部都必须有详尽的履历登记及鉴定表,由各级政治机关保存,以便随时考查。鉴定表内应填写学习上的进步;思想意识上的状况,工作中、战斗中之功过;受过何种处罚,改正情形如何;工作能力及其优缺点等主要内容。1942年11月5日,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发出《关于部队组织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提拔干部必须全面掌握德才资的原则,不能单从资格出发而忽视其他条件。通过综合指标考查,有效地实现了对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成果的检验。
(六)开办各类干部学校,搭建事业观教育开展平台。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进一步规定“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并指出:“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与从事学习的。”[2]p188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经常亲临“抗大”讲课、作报告。从1936年6月至1945年抗战胜利,抗大总校共办了8期,连同分校共培养10多万名军政干部,对我军的发展壮大和军政素质的提高,为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昂扬向上的思想作风,确保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扎实纯正
(一)军政首长调查研究,强化事业观教育针对性。红军部队改编成八路军过程中,各级军政首长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确保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更加准确有效。罗荣桓除派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干部到各部队广泛收集思想反映,主持政治部编写讲话提纲发到连队,供教育使用外,还亲自深入到改编前的红一军团第四师第十团,听干部汇报,找战士谈心。刘伯承在第一二九师誓师大会上,以充分理解大家心情的姿态,耐心地进行解释。总政治部还给全军颁发了“红军十年艰苦奋斗”奖章,对于消除误解,鼓励大家发扬光荣传统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整顿军队思想作风,克服事业观教育形式化。在八路军整训工作中,八路军各部都在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统一战线政策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思想作风的整顿。各部队都普遍进行了以“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怎样正确地管理教育部队”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使官兵分清革命军队的管理教育与反动军队管理教育的区别。冀中军区于1939年3月间召开政工会议,提出“按照八路军的样子建设纵队”的号召,要求军区各部队切实克服不良倾向,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战斗力,创造主力兵团。从而改善了干部的管理教育方式,增强了官兵团结,纠正了军队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形式主义的问题。
(三)政工人员模范带头,增强事业观教育信服力。1941年7月,陈毅《论建军工作》一文从建军的高度论述了我军政治工作。在提高干部党性上,陈毅主张政治建设应以干部教育为中心,干部教育又以提高党性为中心,强调政治工作人员做干部的模范,教育和号召每个干部都向德才兼备的方向去修养自己,具备完成任务和协助他人的品质。在强化政委制度上,他认为政委是执行党在军队中的政治方针和纪律的完全负责者,要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模范的民主作风,对人的说服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去建立自己的威信。
(四)弘扬军队优良传统,纯正政工干部的务实性。1939年9月30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政治工作的传统与作风的训令》。指出必须加强各级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以提高政工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10月25日,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论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传统与作风》一文,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干部的理论教育,一般的应在所有干部中提倡理论的学习。”[3]p282据此,八路军各部在整军中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一是在所有干部中提倡军事、政治理论学习。二是要求各级干部都制定深入连队的计划。三是让干部放手工作,让干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四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以加强对下层工作情况的了解和检查。通过弘扬优良传统,纯正政治干部更加务实的事业观。
(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事业观教育政治性。1939年6月24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新党员教育的训令》,指出:“两年来部队因忙于扩充发展,党内教育一般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因此,决定于三个月内将党龄一年及一年半以内之新党员举行一个有计划大规模的训练”[3]p275。训令就教育的目的、各级政治部的责任、教育的内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通过教育,使新党员懂得“共产主义最初步的知识”和“共产党员的责任”,从而提高军队中党的组织的质量。7月10日,总政治部又发出《关于党的工作的训令》,再次强调目前党的工作的基本方向是“巩固党、强化党的工作、加强党内教育”,确保了政治干部从党性原则的角度看待事业观教育。
(六)实行政治文化编组,激励事业观教育自觉性。按照总部的要求,八路军各部队都按照干部政治文化水平的不同分别编了班组。一般情况是:前方部队,以师旅干部为一级、营团干部为一级、连排干部为一级;后方机关依照中宣部规定,科长以上干部为甲类,科员干事为乙类,连排干部为丙类。教育方法上,采取由浅入深,按各级干部政治文化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干部自学,各部队指定自学书籍,并根据这些书籍拟定讨论题,组织集体讨论,同时经常派人检查督促、解答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师旅干部,主要是采取座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政治干部层次分班编组开展教育,有利于激励政治干部事业观教育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七十年史(第2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吴自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