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5-12-15 15:39赵可恒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8期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摘要:乌尔姆模式是设计教育的经典模式。研究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和对于探索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界定乌尔姆模式具体内涵的基础上,笔者从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办学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别从重视理论研究、强化实践教学、拓宽学科基础、强调适时教育、鼓励学术交流、倡导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乌尔姆模式;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29-03

乌尔姆是设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院校,其教育模式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设计教育。研究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对于结合我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史为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乌尔姆模式

对乌尔姆模式的解读,可以从设计理念和教育思想两个层面展开。在设计理念层面,乌尔姆突出强调理性主义的设计思想,以社会优先原则作为设计宗旨,用系统设计的观念与方法指导产品设计。在教育思想层面,乌尔姆注重宽泛的基础教育,重视产学研合作,强调新理论、新思想在教学中的导入,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向[1]。乌尔姆的教育思想与设计理念密不可分,在乌尔姆的办学实践中,两者既有制约关系更有相互促进。

二、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1.两种模式的博弈。自包豪斯创造性地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以来,工业设计教育便形成了二元化模式。在专门的艺术院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是美术教育基础增加工程教育课程;在一些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则是工程技术教育加一些美术基础训练。这两种模式,无论是在地域范围还是在时间范畴上都具有重大影响力,并且两者之间的纷争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间断过。乌尔姆的两任校长的纷争也正在于此。这种纷争也曾长期困扰着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纵观这两种模式,无论是专门的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或理工院校,都未能将艺术和技术达到真正的“统一”。各类院校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总体来说,学科的藩篱未能彻底打破,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离实现当初包豪斯的设计理想仍有较大差距。《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明确,原工业设计专业一分为二,一部分保留在工学学科门类,隶属于机械类,仍称工业设计专业;另一部分划归为新增的艺术学学科门类,隶属于设计学学科,新命名为产品设计专业。从宏观上看,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专业同根同源,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应该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建立在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的共同认识的基础之上。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专业在基本理念、知识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传承性、相似性。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所提及的工业设计,特指新专业目录颁布前的原有工业设计专业概念。

2.办学特色的弱化。特色发展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要想获得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发展空间,就必须在办学特色上下足功夫。在工业设计教育两种模式各自的范围内,教育的目标、定位,教学的理念、手段趋同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与学科本身的不成熟性相关,更与各高校的办学资源、办学思考有关。

3.办学层次的模糊性。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已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教育序列;本科及以下以设计实践为主,硕博士研究生以理论为主的分工格局也已基本成形。但高职高专注重订单式人才培养,本科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硕士提倡实践型人才培养。三者学着基本相同的科目,做着基本类似的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有区别,但区别不大,实际上也难以把握。办学层次的模糊性直接结果就是人才层次关系不明晰,即便同一层次的人才也良莠不齐,差别严重。

4.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目的在于为现状或未来的社会提供所需求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应当以社会需求指向为基础。随着高校的扩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真题实做的实习在客观上已很难实现。大量的虚拟课题被引入教学、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对设计浅尝辄止,设计方案的深化、设计与生产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也大打折扣。甚至,在一些学校,重表现、轻创意,重概念、轻生产的现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中,依然严重存在。这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实,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和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双向迷惘。

三、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1.重视理论研究。作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工业设计自身缺乏核心的理论基础。工业设计以艺术学和机械学为依托,广泛吸纳心理学、行为学等各学科领域的理论成果。加强工业设计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工业设计学科的深度和广度。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能指导实践。理论的探索源于大量的实践,但理论一旦形成,将会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从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工业设计需要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乌尔姆的办学实践证实,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必须重视理论研究。马尔多纳多关于设计教育的科学模式是乌尔姆重大的教育理论创新,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的系统设计思想是乌尔姆设计理念的重要理论创新。乌尔姆的院刊《乌尔姆》是其理论研究成果重要的学术载体。乌尔姆教育的重要成就和巨大影响力,都得益于其理论研究与创新。现代工业设计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语境,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厘清,设计及设计教育理论创新大有可为,也必将对推动设计业态的发展做出应用贡献。

2.强化实践教学。工业设计是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由其学科性质决定的。工业设计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设计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设计实践教学也是历来设计院校的重点和核心。分析世界各国的设计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实践也让理论更加完善。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不应是单纯的技法训练,而是综合的培养,不是技能、经验的传输工具,而是一个设计观念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设计教育要培养学生要有设计服务生活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有以设计引领生活的潜力。“应用”强调的是与生产实际的对接,“创新”要求的是全面的素养和能力。乌尔姆的实践教学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乌尔姆的实践教学强调设计教育服务工业生产。endprint

3.拓宽学科基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要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现成知识这个教育目标已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知,教育的基本职责,不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提供再拓展、再提高的平台。从这一意义上讲,宽基础教育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国家在政策导向上也一直提倡宽基础教育。乌尔姆的宽基础教育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树立了标杆。乌尔姆创始人之一英格·艾歇·秀尔在建校之初也曾指出:我们并非想要教育出专家来,而是培养视野开阔的人,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关联。这就是为什么通识教育才是我们计划中的重要内容。[2]乌尔姆学员在后来的事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乌尔姆宽泛的学科基础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设计教育的宽泛的基础教育要求。工业设计除了基本的艺术学和工学基础外,还必须吸收和借鉴文学、管理学、心理学的学科内容,甚至还会受到医学、农学的学科的辐射和影响。在工业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这些知识内容在深度上不一定提过高要求,但在广度上要做到基本覆盖。

4.强调适时教育。知识具有时效性。虽然一些知识具有较长的时代传承,但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的总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增加,知识的时效周期在迅速缩短。强调知识的时效性,就是要求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及时导入最新的科技、人文方面的知识信息。设计的时尚性特征决定了适时教育对于设计教育的必然要求。乌尔姆适时教育的做法为现代工业设计做出了榜样。乌尔姆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各领域精英来访讲学。乌尔姆设计教学的课程体系也及时引入当时最新的学术成果。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知识体系,现代工业设计面临的新知识、新成果更为宽泛。如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及时导入各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是现代工业设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设计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也是现代工业设计的中心议题。

5.鼓励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有交流信息、开阔视野、掌握新知识的作用,学术交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学术的激发(激活、激励)、启迪作用。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活跃学术思想,加快促进新成果的产生。乌尔姆的交流活动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乌尔姆通过会议、展览、设计竞赛等形式,大兴交流之风,极大增进了师生的学术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现代工业设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甚至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更加成熟,机会也大为增加。这些对于培养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6.倡导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集中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校的基本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于人才培养,产学研是载体;对于科学研究,产学研是成果;对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产学研成果的直接运用。

乌尔姆的产学研合作为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乌尔姆与布劳恩公司开展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工业的典范。在双方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乌尔姆—布劳恩模式,也为后世的艺术设计类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范例。乌尔姆的设计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现代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一直也致力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为工业设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对于提升学科整体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需要切实提高教师、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乌尔姆的时代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乌尔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功能第一”的执着追求,对设计多元化的发展从客观上形成了障碍。乌尔姆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艰难地走过了十五年的办学历程。尽管受历史局限性的限制,一些做法多有诟病,但其形成的乌尔姆模式为后世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工业设计教育,既是工业设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支撑,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吸收包括乌尔姆在内的各国办学成果和经验,以史为鉴,走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可恒.乌尔姆设计教育思想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6):119-122.

[2]初冬.乌尔姆通识教育理念启示录[J].文艺争鸣,2011,(2):157-15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乌尔姆设计教育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c/2011/01/32)的阶段研究成果;“青蓝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赵可恒(1975-),男,江苏扬州人,硕士,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和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高校艺术类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