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姝
【摘要】 伴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笔者以网络时代为背景,阐述了互联网对自我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指明了中学生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实现自我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 网络 中学生 自我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89-010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群体)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控等过程,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涉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等方面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的自我教育问题,探讨网络时代下的中学生如何正确进行自我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的普及为中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作为接受新信息最快的当代中学生,在网络普及的过程中迅速的从一个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互联网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1.有利于中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主动性
中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系统、QQ、MSN、聊天室、BBS、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所具备的强大的通信功能,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样能迫使中学生学会理性思考,还会因为在交流时感到知识不足而加倍努力地学习,接受正确有益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2.有利于中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形成广泛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开展自我教育,需要培养中学生广泛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无限的网络资源,“海量”的信息,使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知识有限、能力匮乏,从而促使大家更加广泛地学习、思考。
(二)网络对中学生有效开展自我教育的负面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许多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网络色情、网络诈骗事件屡见不鲜。网络对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样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网络传播的多元价值观,对中学生自我教育带来冲击和影响
网络的参与者来自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社会阶层,受不同国家主流思想、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生活体验的影响,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的开放性为各种观念的传播提供了同等的条件。
2.网络传播的各类信息垃圾,对中学生自我教育产生误导作用
网络中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加之监管起来难度确实较大,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心理素质还不成熟,没能构成一个完整体系,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旦在这些“失去控制无组织”的垃圾信息和“染毒”信息不断冲击下,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便不可避免。
3.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不良使用习惯,带来虚拟与现实的矛盾
网络人际交往的虚幻特点使得很多中学生抱着游戏般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不仅自己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他人言行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这种网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迁移到他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利用现有传媒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1.强化网络建设,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互联网正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中国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的首要渠道。当代青年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迫切需要我们占有网络文化阵地。
2.重视中学生自我教育,需要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关系社会稳定、民心向背。中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今后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二)建好办好校园网络,搭起自我教育新平台
校园是中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网络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自我教育能否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合理配备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必须要针对中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学校活动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让中学生在校园之中,就可以准确、及时的了解社会动态,把握时代脉络,跟上时代步伐。
再次,健全网络教育机制,增强网络服务功能。在网站中设立师生互动专栏,有专业教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教学问题,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在线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利用好各校自己的现有资源,把校园网站建设成为一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学校自由沟通的桥梁。
最后,依托思政、心理教师,健全网络教育工作者队伍。校园网络有序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师和心理教师的指导。
(三)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好办好校园网络,为中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外部条件,但这并不决定每个中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关键还是中学生自身建设,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结语
中学生群体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成功开展自我教育,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能仅仅只依靠中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社会、国家、学校、家庭都应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载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东师范中学学报,2001(4).
[2]曹晶.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衡与“慎独”教育[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楚.网络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李斌,吴晶晶.互联网成为中学生获得信息的首要渠道[N].新华日报,2004.
[6]宋蕾.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西中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7]任洁.走向自我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