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位势的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研究

2015-12-15 15:31袁红军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郑州45004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袁红军(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郑州450044)



基于知识位势的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研究

●袁红军(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郑州450044)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整合;知识获取;知识位势

[摘要]在分析知识位势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图书馆知识获取方式、知识依赖度、内外部知识资源与知识整合机制、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与知识整合水平彼此作用机理,构建了基于知识位势的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模型,提出从突出魅力型领导的管理、搭建知识分享与交流平台、采用多元化的激励策略、建立知识支持体系等方面着手,缩短知识位势的差距,增强知识整合水平,提升图书馆知识获取能力,也将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1 知识位势

知识位势概念源于物理学中“物体由于处于某一位置必然具有一定的势能。”[1]由于知识主体之间存在势差,知识总是由高势能向低势能扩散。杜静[2]认为,知识位势是指不同知识主体所持有的知识存量各异,在知识区位中总会产生高低位势的差别,形成从高位势知识主体向低位势知识主体的一种自然的压力,推动低位势知识主体向高位势知识主体靠近并促使知识的转移。这在图书馆领域表现为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共享,低位势知识主体主动向高位势知识主体购买或学习相应的知识。如果知识势差太大,低位势知识主体可能不会产生向高位势知识主体学习的想法,或者通过学习也不能接受高位势主体转移来的知识。而高位势知识主体也没有和低位势知识主体进行知识转移的动力和动机。[3]知识位势本质上是一种因为知识存量的多寡引起的一种客观现象。而知识主体的路径具有明显依赖性。也就是,知识主体的知识存量决定了其收集、获取、吸收都是按照某一路径演进的,而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路径依赖性,知识主体找寻知识的能力直接影响了其获取知识的范围和路径。

2 基于知识位势的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模型

2.1图书馆知识获取方式

图书馆知识获取方式是在图书馆内外存在知识位势的情况下知识的流动方式,主要包括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外部环境的知识获取。[4]内部知识共享主要是指在图书馆内部,图书馆员之间通过各种沟通媒介和交流方式来相互转移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共享活动,包括知识的传递和吸收过程形成的图书馆员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也包括馆藏纸质文献、已购买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电子图书、特色资源等知识资源。图书馆外部知识获取是图书馆通过外部学习从读者、供应商(出版发行、图书公司、书店、数据库公司等)、其他图书情报机构以及各种合作伙伴(如珠江三角洲图书馆联盟、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等)等外部关系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2.2内外部知识资源与知识整合机制

知识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如自建数据库。该类资源是某一图书馆自建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包括各种二次文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在某种意义上,自建数据库是图书馆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为只有特有性的资源,才能够彰显图书馆与众不同的优势,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满足求知的需求。[5]针对本图书馆低位势知识的劣势,通过某一知识获取方式,获取、消化、吸收知识对图书馆服务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内部跨部门的组织学习和外部环境的知识获取对图书馆的知识整合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图书馆现有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都对图书馆知识整合有重要影响,同时其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图书馆对其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整合能力。其实,对图书馆知识整合的关键资源大部分来自图书馆外部,包括相关的读者、新媒体、网络信息资源、试用数字资源、免费网络数据库等。如郑州大学图书馆自建数据库中学科导航数据库、郑大文库、郑州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郑州大学河南文献数据库。大部分来源于读者持有的知识,或其他图书情报机构馆藏文献。Grant[6]认为知识整合是对已有知识的重构,从已有的知识中创造出新知识。实质上是组分知识,前提条件在于获取相应的知识源。由于单一的知识结构难以进行图书馆知识整合活动,图书馆必须建立知识的集成机制,革新知识获取方式,来捕获、融合、吸收、重构知识资源。这种机制即是图书馆知识整合机制,主要强调的是知识整合过程中的互动和沟通,[7]是指用以保证以图书馆员或组织为载体所存储的零散知识系统性整理和集成的正式流程与结构。[8]图书馆外部知识获取必须依靠建立一系列捕获、融合、吸收与重构外部知识的整合系统,内部知识获取也应围绕着知识分享与交流平台展开一系列知识活动,形成有效的内部知识整合机制,其中涵盖了图书馆知识整合过程中形成的整合图书馆员和组织知识的过程和惯例。[9]

2.3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与知识整合水平

知识广度是指图书馆拥有不同领域知识的程度,而知识深度是指图书馆在技术的关键领域中对复杂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处理的程度。图书馆获取外部环境的知识深度更比其获得知识广度有效,[10]图书馆通过对现有计算机技术和图书资料知识系统学习和掌握而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通过内部知识分享与交流能够进一步系统总结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进一步强化对现有知识结构的深化和提炼。这种知识的深化和提炼能够对渐变创新起作用,充分地体现了图书馆知识整合能力。De Boer等[11]认为知识整合能力是系统化、互动协调与社会化三种能力的综合。图书馆知识整合能力是图书馆综合应用其现有知识与其所获取知识的能力。图书馆不但突出内部的知识分享与交流能力,而且积极通过外部环境的知识获取,促使图书馆的知识捕捉、获取不再局限于现有知识结构,更多的是知识创新的新思想、新方法。这样就强化了图书馆向潜在读者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如郑州大学图书馆网站推出的栏目“新媒体“,迎合了潜在读者的知识需求。郑州大学图书馆于2014年2月19日同步开通新浪官方微博、微信和人人网公共主页,读者可以无障碍地获得图书馆发布的最新资讯,并参与讨论、互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图书馆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和解答。新浪微博、微信和人人网公共主页的开通进一步扩展了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渠道,加强与读者的亲密互动,优化信息呈现方式,提升读者服务体验,通过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更高效、便捷、双向的信息服务。因此,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对图书馆内外知识获取有着正向相关关系。

2.4基于知识位势的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模型

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采取二维空间描述图书馆知识整合、知识位势、知识获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维度是图书馆知识整合水平,第二个维度是知识位势高低。将图书馆知识获取方式作为自变量,通过图书馆知识整合水平和知识位势为中间变量,对图书馆内外依赖程度与知识广度、深度、内外知识资源整合诸多要素为因变量成功施加影响的过程,达到图书馆知识创新(见下图)。

图 基于知识位势的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模型

“知识整合水平”维度反映图书馆知识整合产出水平。图书馆的知识获取具有路径依赖性,表现为图书馆内外知识的依赖程度,容易获取与吸收与自身知识结构相似度较高的知识。图书馆在知识整合初期,知识整合能力增强,获取的新知识在整合过程中实现了增值,[12]知识整合水平稳步提高。因此,图书馆知识整合水平波动规律呈现自下而上递增趋势发展。“知识位势”维度表示图书馆知识位势的能力大小,自左向右渐进增大。该模型反映了在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过程中知识整合水平与知识位势的走向,即在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初始阶段,即图书馆内外部知识资源获取阶段,往往呈现为一次、二次文献,知识整合水平较低,相应地不同知识主体的知识位势也较低,随着图书馆获取与吸收内外知识资源能力的增强,主要表现为知识深度与广度,图书馆对知识依赖性逐步增大,促使知识获取方式发生变革,图书馆知识整合能力增强,相应地知识位势提高,图书馆知识资源增多,对其知识创新的贡献较大。

3 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不同知识位势情形下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能力

从知识管理来考察图书馆内外部知识整合、知识位势、知识获取三者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知识整合水平越高,知识位势相应地增高,不同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对知识依赖度越高,图书馆知识精确获取越有效。可见,知识整合水平越高,知识位势越高,图书馆知识获取能力越强。因为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整合水平越高,其整合分享的成本就越高,同时,知识位势越高,其独特性、重要性和竟争力就越强。[13]拥有知识整合水平较高和高位势知识的图书馆员,通常是管理者与资深馆员,这类管理者与资深馆员具有厚重的知识背景,掌握了大量具有竞争力的核心隐性知识,这些知识也是图书馆知识获取的重要目标之一,即采用若干措施,把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成为图书馆知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激发不同知识位势情形下图书馆内外知识获取方式革新,图书馆不但针对具有较高的知识位势与知识整合水平的管理者与资深馆员,而且也要顾及具有较低的知识位势与知识整合水平的图书馆员,甚至图书馆组织的知识构成,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最短、最快、最方便的时间内实现图书馆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分享与交流以及知识创新。

3.1突出魅力型领导的管理

魅力型领导主要是指管理层,包括馆长、部门主任、支部书记等,特别是魅力型馆长领导风格对图书馆知识位势、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等产生了深远影响。魅力型馆长通过属下对其认同而拥有权力并激励属下,双方拥有共同的愿景与价值观,有强烈的共享意识,遵守共同的行为模式。魅力型馆长实际上是体现一种领导风格、人格魅力,是由馆长的个性和行为特征决定的。图书馆魅力型馆长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背景、高尚的品格、充沛的体力、敢于冒险精神与承担风险的勇气、营造支持性氛围以及关怀、爱护、肯定、尊重属下等素质。同时,魅力型馆长着重组织认同与凝聚力的培育,积极营造人际良性互动,从而加速了组织内部的知识流动。[14]

3.2搭建知识分享与交流平台

知识分享包括沟通、学习和互动三个层次,由于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员等不同知识位势的存在,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过程中必然注重组织内外部知识的捕获、融合、吸收、重构,这是一种沟通与学习的过程,组织的知识可以成为图书馆员的个体知识,或个体知识可以上升为图书馆组织知识,实现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员个体知识获取的双赢效果。知识分享与交流必须在某一平台进行,一个高效、活跃、积极向上的知识分享与交流平台,能够使处于不同知识位势的图书馆组织或图书馆员汇集在一起,轻松、畅快、无忧无虑的交流和沟通,分享知识的快乐。如“郑州大学图书馆”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发布新闻消息、资源动态、新书推荐及书评文摘等信息,同时具有自动智能应答、人工实时交互和消息推送等功能,查询图书、查询读者借阅信息等功能也将很快推出。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知识分享与交流平台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过程,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单纯的图书馆员个人知识获取的空间,而是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员、读者共同分享知识的开放性平台,该平台必须有组织架构、资源体系、人员配置、专项资金投入、定期维护与评价等,在平台的统一规划下,向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员、读者免费开放。

3.3采用多元化的激励策略

图书馆组织和图书馆员的知识背景、结构、构成、储备、存量等不尽相同,引起各自的知识位势高低不一,图书馆组织和图书馆员彼此的知识获取方式、能力、深度与广度也有所差异,为此,图书馆组织需要根据组织或图书馆员个体的知识特性,制订多元化的激励策略,缩短知识位势的差距,加快图书馆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深度与广度。从上文可知,知识整合水平越高,知识位势越高,不应采用传统激励方法(常规的表彰、鼓励、奖赏等),而应采用非合约方式的内在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等能够体现图书馆工作本身有趣味、让人有责任感、成就感等)和组织激励(整体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等彰显组织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基本激励。知识整合水平较低,相应地知识位势较低,往往会采取采用合约方式的外在激励(主要针对图书馆员的薪酬奖励)。所以,针对图书馆中的高位势且具有较高隐性知识的管理者或资深馆员,应着重实行以组织为基础的内在激励,辅以外在激励的策略,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其知识优势,特别是核心的隐性知识,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分享与交流,引导知识流向低位势图书馆员流动,降低知识整合中知识获取的机会主义,真正实现知识共享共知。勿容置疑,对于低位势、低隐性知识的图书馆员流动,应该考虑采取以个体为基础的外在激励(如薪酬激励)较好,激发他们满腔热枕地大胆参与知识分享与交流,各取所需,弥补差距,自觉、自动地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

3.4建立知识支持体系

每个人都有一种成就感,知识越丰富者,其优越感越强。图书馆员均希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站在更高的层次,为读者提供知识支持服务。因此,图书馆建立有效的知识支持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他策略的不足,是知识创新情境下最佳的措施。知识支持表现为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这一点需要图书馆管理层重点考虑到。图书馆员具有更强的获取知识的欲望,如果能够在资深馆员(知识高位势、高知识整合水平的馆员)指导下从事工作,必能使阅历较浅的图书馆员(知识低位势、低知识整合水平年轻馆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提高其工作能力。图书馆管理层应该重视图书馆员的培训,多给图书馆员创造学习机会,诸如鼓励图书馆员“走出去”进行短期培训、把图情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进来”开展现场指导活动等,把图书馆员的专业成长与知识激励体系挂钩,给予图书馆员自由选择的空间,新旧知识达到合理的整合,满足各自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莉,等.基于知识位势的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4):107-112.

[2]杜静,魏江.知识存量的增长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2004(1):24-27.

[3]刘洁.基于知识位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跨越能力和竞争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4]Nonaka I.Adynamictheoryoforganizational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5(1):14-37.

[5]程红梅.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案例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3(6):26-29,36.

[6]Grant RM.Prosperingindynamicallycompetitive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6,7(4):375-387.

[7]赵增耀,于海云.基于员工流动的知识整合机制研究——以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外企员工流入的内资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2(5):729-738.

[8]孙彪,等.不确定性、知识整合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定情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51-59.

[9]Sosa M L.Decoupling market incumbency from organizationalprehistory:Locatingtherealsources of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R&D for radical innovation[J]. 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3,34(2):245-255.

[10]刘景东,党兴华.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突变创新的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3 (7):88-98.

[11]De Boerm,et al.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the emerging multimedia complex[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9,36(3):379-398.

[12]孙耀吾,常逢梅.基于吸收能力的联盟企业知识整合“风景模型”与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2(1):83-93.

[13]蔡珍红.知识位势、隐性知识分享与科研团队激励[J].科研管理,2012(4):108-115.

[14]汤超颖,等.科研团队魅力型领导、团队认同和创造性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0):155-162.

[责任编辑]徐娜

[收稿日期]2014-10-27

[作者简介]袁红军(1970-),男,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网络化信息服务。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9-0014-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253.1;G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