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2015-12-15 21:08向宜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9期
关键词:中国化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向宜

摘要: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属于外来的思想文化,要能够指导中国实际,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要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作用,需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还要反映时代精神。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已经使20世纪中国的政治思想等意识形态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将对未来中国人的生活、思维等方式发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对当代思想、社会、文化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12-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到了积极作用

1.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概括为“大同”社会。春秋时代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描绘:“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一个美好的大同社会。此后,大同社会便成了中国人的理想天国,也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人的头脑做了铺垫。近代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维新变法的康有为写了一本专著《大同书》,描述了一个无家界、无国界,一切财产归公的大同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也提出了三民主义,在土地问题上平均地权,认为“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业,各得其所”[1]。五四运动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开来,这些思想能迅速传播是以大同思想为基础的。如早年毛泽东也是在大同思想下接受各种共产学说,他写了一篇《学生之工作》,提出创建“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2]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家和学者都十分注重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毛泽东借用“实事求是”这句成语,吸收其中朴素、合理的因素,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对它作了新的科学解释,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以之作为表述中国共产党人以一贯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说过“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概括为“实事求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

3.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了“民本”的思想。《尚书》关于“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本思想的基本原理,也是民主思想的基本原理。《左传》关于“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论述,都很有代表性。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民”,这一原则彰示着民本精神,对君权形成了约束。墨子的“兼爱”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明确倡导了以民为本,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先秦后期的儒家泰斗荀子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本”,同时,荀子又以“民水君舟论”对其“民本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众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此后,隋朝初期的王通主张“爱民厚生”,北宋的张载提出“为生民立道”,明清时期的王夫之也主张“君以民为基”,等等。李大钊早年提出“唯民主义为其精神”[3]的思想,其中也有不少民本思想的因素。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说:“民主而非国家,吾不欲青年耽此过高之理想;国家而非民主,则将与民为邦本之说,背道而驰。而若民主义之国家,固吾人财产身家之所托。”[4]毛泽东的“开其智慧而蓄其德,与之共跻圣域”和实现“民众的大联合”等,也可以说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

1.从理论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决定的,以及19~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需要。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的有志之士从文化、制度等层面对西方文明进行引进或效仿,但由于中国内在的各种原因而使各种救国方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殖民地的狂潮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转向对西方文化的重新审视。1918年,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斯宾格勒,他的那部振聋发聩之作——《西方的没落》,曾经让中国的几代知识分子几度兴奋,又几度沮丧,他在书中就警示了资本主义已经在走向没落。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导致了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思想流派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产生,这给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又一次文化选择的机会。他们提出了要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以及能满足中国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通过不断反复的实践验证和对比之后,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标志着中国人民在走向救亡图存的全新道路上获得了理论上的依据。

2.从思想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之间有着一些共通之处。中华民族是深谙辩证法奥妙的民族,如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概括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周易》里“一阴一阳谓之道”,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向反面转化的过程。列宁认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实现自己的解放,“甚至几千年来,人类早已幻想过‘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但是,在全世界千百万被剥削者还没有联合起来为按照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来改变这个社会而进行彻底的、果断的、全面的斗争以前,所有这些幻想仍然不过是幻想罢了。”[5]民本主义思想在中国源源不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如“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等民本思想,而重视民众力量的基本精神,恰恰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共通之处,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3.从实现过程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想信念和现实需求的文化精神,更是实践和科学探索的理论武器。李大钊提出“应该细细研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6]。中国革命在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巨大错误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才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各种磨难:先进的中国人寻求真理,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各种派别,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都积极学习,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迷梦。此后,有志之士多次奋斗,但最终失败了。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际,中华民族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结束了内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弘扬。在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精神。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之时,中华大地就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追求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就体现了觉悟的中国人思想上的开放和精神上的宽容。在陈杂的中西文化中,以开放的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及建设的指导思想,正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宽容和自强的精神。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养成了勤勉务实又善于变革进取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经历过变法革新,改革家层出不穷。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江泽民、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人根据变化了的国情,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扬求实变革的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2.传统文化不利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危害最大的是小农经济文化心态的诠释,小农经济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马克思曾对小农社会特征作过这样的描述:“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他们利益的统一性并不能使他们彼此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8]彼此隔绝,缺乏社会关系,必然导致狭隘的文化视角,这种狭隘的文化视角往往就是经验主义的文化心态的基础,而需要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主宰他们的命运,又必然导致与狭隘文化视角相联系的盲目权威崇拜,这就是教条主义的文化心态的基础。

毛泽东认为:“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然而我们中国有些人却崇拜旧的、过时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不仅不适用而且有害。”因此,必须创造性的转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这些精华放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弘扬,绝不能无批判的继承。

参考文献:

[1]刘向信,刘志扬,韩书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薛学共.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吕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5]罗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7]高飞.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学理分析[J].理论月刊,2010,(4).

[8]徐成芳,高燕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猜你喜欢
中国化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