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艳(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4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倪艳(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41)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内涵,是中国梦的精髓和灵魂新,新形势下,高校积极引导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大学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有力回答。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期间正是青年人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内在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大学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有力回答。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当今社会思想和价值观日趋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大学生因其缺乏生活经验,人生阅历轻薄,在纷繁复杂的多元化思潮面前,容易受到冲击和侵蚀,不能坚持自我的理想。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重心放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实践中,通过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对多元化思想文化的辨识能力,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核心价值观、理解信仰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传播核心价值观,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榜样。
1.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 “中国梦”的需要
梦想的实现需要精神力量的助推和坚定信仰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梦想,它描绘的是经济富强,是政治民主,是精神文明,是社会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正是从社会的层面为这美好愿景的实现提供了价值理念的支撑,价值理念只有“进头脑,进心灵”才能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作为改革发展的航向坐标和精神支撑,即便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必将迷失在追梦的路上。
1.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等进行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强化的地方,如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普遍持冷漠态度,缺乏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精神,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多元的思想文化更加需要以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1.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大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协调发展,既包括人的才能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每一名大学生唯有将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作为个人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使个人梦和国家梦实现同频共振,把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作为远大人生理想的支撑,才可以让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使个人在顺境中奋发前行,在逆境中百折不挠。
因此,高校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抢占先机,集中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先行军”,坚定不移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导航罗盘。
2认知认同,凝聚思想共识,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在于知行统一,其中“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内心认知认同才能转化为主动的作为。
核心价值观是海岸线上的灯塔,它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寻梦之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追寻的民族梦想的概括。富强是国富民强,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谐是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核心价值观是船舶航行的标杆,它引领着中国人民从羸弱走向自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期盼,平等代表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是公平正义,法治是依法理政。核心价值观是生活的标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规范着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爱国是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敬业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和诚恳待人。友善强调是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那么高校应当如何帮助大学生扣好价值观形成链条的“第一粒扣子”呢?
3.1抓示范引领,促榜样带动,化空洞说教为真情实意的感召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一种实践行为。以往说教、劝导,就事论事的教育方式不容易让当代大学生产生共鸣和信服。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活泼新颖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用身边的典型人物事迹感染大学生,让他们懂得先锋模范们身上蕴含的精神力量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从而在理论上、情感上、信仰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共鸣。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为学生树立正确为人处世的价值理念是教师首要之职。因此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职工理论学习的重点,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做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总开关"指引者。同时,筑牢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团员对核心价值观先锋带头的意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团员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在校园中发挥着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要积极地对这部分优秀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他们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3.2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变简单灌输为日常渗透,加强载体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如征文、演讲、读书、道德大讲堂、文体娱乐活动等;抓住契机,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学雷锋志愿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使大学生领悟崇德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
3.3主动融入新微时代,化单向告之为双向互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舆论氛围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载体也是层出不穷。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型网络媒体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高校还仅仅停留在校园网、校报、橱窗、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的话,那就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了。当前高校还需要建好网络宣传阵地,及时通过学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校园掌上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网络“微”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同步宣传的“双向效应”,才能更好地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舆论氛围。
3.4实践转化,实现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联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
核心价值观贵在实践,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原则。高校要化封闭讲授为开放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教学与校外实习实践有效地衔接起来。可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一方面邀请企业优秀员工走进学校,与大学生"零距离"对话实际工作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使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亲身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实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
4总结
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人民对于是非曲直的价值评判。由24字高度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它可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大学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的沃土,才能不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更好的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力量。
参 考 文 献
[1]史俊.引导青少年自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学习习近平同志五四青年节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4,6
[2]李春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2013,2
[3]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05-22
Discussing Abou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mbin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I Yan
Abstract: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embodies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is the common pursuit of the dream, China essence and soul of new,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actively guide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hich internalized in the mind, to become a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pursuit; outside of the line, become the conscious 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on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Chinese "how to cultivate what kind of people, cultivate people" powerful answer .
Key words: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embodies The education of the thoughts and political about the college students
作者简介:倪艳(1969-),女,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马钢教育培训中心,政治处。政工师。
收稿日期:2015-03-0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94(2015)02-0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