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农村地区支付领域发展路径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图们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例

2015-12-14 11:18郑玉花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非现金银行卡金融机构

郑玉花

(中国人民银行图们市支行,吉林图们133100)

边远农村地区支付领域发展路径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图们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例

郑玉花

(中国人民银行图们市支行,吉林图们133100)

在边远农村地区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推进非现金结算工具,提高结算效率,不仅能够拉动农村消费、普惠民生,对城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持作用,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但是,边远地区农民大多具有传统思维局限,喜欢现金结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意识普遍较差,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此,应查找问题根源,提出相应对策。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问题;建议

一、图们市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图们市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本着“注重实际、着眼发展、科学合理、确保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农村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图们市支行协调地方政府成立了由联系金融的图们市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人民银行行长任副组长,金融办、农业局、各乡镇以及涉农金融机构负责人任成员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建立了4项机制即健全组织领导、监督检查、激励约束、信息交流等,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为持续有效开展图们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力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网点建设,在各乡镇的每个村屯全部安装了小额助农取款服务机,使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及时、便捷地享受各种不同需求的金融服务,解决了农民因无金融服务点而取款难问题;推广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系统,延伸到农村小网点,努力覆盖到各乡镇,解决边远农村地区资金汇路不畅通问题;大力推广网银、手机支付、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经常到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宣传,为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结算需求提供了保障。为准确掌握全市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进展情况,建立了相关指标体系,按季进行统计分析;按月编制简报,加强工作交流。目前,吉林省图们市支付基础设施覆盖率为100%,初步形成了以银行卡为载体,以网银、手机支付、POS转帐、小额助农取款等多种形式的电子化支付工具为支撑的农村支付结算网络(见表1)。

表1 吉林省图们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成效统计表

二、目前边远农村地区支付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收益无法与成本相抵,商业银行内生动力不足,行政推动方式难以持久

据对农村商业银行图们市支行在图们市凉水镇凉水村助农取款服务点调查显示,银行维持该服务点每年平均成本为3 954元,而月均业务量仅为20笔,收益显然无法与成本相抵,部分银行机构布设支付机具后,后期推广投入明显不足。据初步统计,截至2014年末,图们市农村地区低效、无效POS机(包括已撤销和尚未撤销的机具数量)共计49台,占比32.66%。同时,据对图们市4个乡镇100户农业大户及农村私营企业和50位农民问卷调查显示,150家助农取款服务网点中,61%被反映处于“维持运行”状态,银行推介明显不足(见表2)。

表2 图们市凉水镇凉水村助农取款服务点成本明细表(单位:元)

(二)农村居民习惯于现金结算,对非现金支付工具认知度低

一方面,农民长期以来受传统支付观念影响,多数人还是习惯于现金交易方式,以农产品收购加工、商业零售、服务行业等为主的农村经济对现金结算依赖性强,个体经营户、农村居民主要的支付结算方式仍以现金为主。在对100户农业大户及农村私营企业和50位农民问卷调查显示,81.21%的农业大户及农村私营企业和农民首先选择现金支付方式。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广大公众对非现金支付工具认知度较低,对新的非现金结算方式表现平淡。

(三)农村居民结算知识匮乏,现有支付工具与农民期望还有差距

据对图们市4个乡镇100户农业大户及农村私营企业和50位农民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农业大户和农村私营企业对支付知识的认知度尚需进一步提高(见表3)。有53.61%的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不清楚”;64.08%的农民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兴支付方式“感到陌生”。当问农民使用支付工具的感觉时,选择“放心使用”“简单明了”“操作方便”,分别占22.12%、16.07%和1.78%。但目前在农村地区推广的支付工具尚不能很好满足农民期望。以银行卡为例,农民尤其是中年以上农民认为使用银行卡存取款不像存折那样有纸质记录,对其安全性放心不下,还是习惯用存折办理存取业务,但大部分支付工具却只能用银行卡。

表3 支付工具综合认知度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人员的%)

(四)部分村屯供求矛盾突出,支付服务网点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在农村,虽然支付基础覆盖率为100%,但部分村屯供求矛盾突出。调查发现,图们市月晴镇是农产品生产和收购的重点乡镇,据该镇马牌村农产品代收点的崔明宇介绍,他每年收购的水稻280万斤左右,旺季每天与农户的结算量在6 000元左右,半数以上使用现金,现村里有1台电话POS机,但满足不了农村农民的结算需要。类似的代收点在月晴镇还有10多家。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的银行卡受理环境不太理想,ATM机、POS机等银行卡受理终端普及没到位,POS机商户加大成本不愿意受理银行卡,使用银行卡不便,影响了农民朋友使用银行卡的信心;农村电子结算交易的网络设备不健全,限制了农村大部分地区银行卡消费的积极性,导致银行卡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出现“没法使用”的局面。另外,农村地区支付网络建设滞后,结算方式环节又相对较多,在途时间长,资金结算慢,导致支付清算渠道不畅,使大部分农民只愿意现金交易,制约了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据图们市涉农金融机构测算,在收购旺季,该镇代收点通过电话POS等支付工具的结算量占结算总量的比例为35.35%。

(五)宣传工作与支农、惠农政策脱节,效果不佳

现在涉农金融机构的支付宣传工作与支农、惠农政策脱节,单纯说教式宣传在支付需求不足的区域效果不佳,涉农金融机构因人员少、时间紧、宣传工作量大,过于重形式应付上级任务,没有实实在在取得实效。同时,虽然农村广泛普及推广非现金电子化支付工具,但农民缺少风险防范意识,欠缺防范风险知识,而且涉农金融机构服务和安全管理措施跟不上,出现安全风险隐患。尽管近几年在农村以及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场,大量宣传了非现金支付结算方面的金融知识,但农民对非现金支付结算方面的金融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对各种新支付结算产品和工具的性能不够了解,因此,农民对使用支付工具有一定的因难。

(六)农村支付业务的安全隐患愈发突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交易活动日益频繁,支付服务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加之电子化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农村支付结算业务的安全性愈发突出。特别是支付服务点在行政村的普遍设立,支付风险呈现出新的特点,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七)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机制不完善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熟的做法可借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及完整的建设规划。目前,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从各级政府来看,对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重视不够,缺乏政策上的扶持。金融机构各自为政、相互分割,导致信息难以有效共享,无法形成合力。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央行牵头、多方参与的支付体系建设体制

一是完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组织成立由人民银行牵头、各涉农金融机构参与的支付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级党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及涉农金融机构,把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纳入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整体推动。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在总结近年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工作措施,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各方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推进,不断扩大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成果。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议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的长期规划,制定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制定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制度,梳理完善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的概念、范围,明确人民银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涉农金融机构的职责。三是建立专项补偿资金制度及配套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应建立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的专项补偿资金,建议建立优惠税收等一系列补偿机制,减少涉农金融机构推广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的成本。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但是,农村地区自然、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从而在风险可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健康发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以普惠民众为目标,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设计科学的发展途径

第一步:在政府支持下,人民银行牵头强力推动。第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大力推广农村非现金支付环境设施建设,覆盖面达到100%,做到农村无死角,金融服务无空白,满足农村农民的非现金支付结算需求。在思想上,让农民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丰富思路,把上级的工作部署与各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立新章法,总结新经验,积极推广。现在农村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目标。第二步:按照农民需求,以提高使用量为重点进行推进。尊重农民的需求,采取因地制宜推进的方式,在农村逐步形成畅通非现金结算支付。在需求量大的农村,多增加支付基础设施;在需求量不多的农村,采取宣传和设施安装同步推进的方式,主要是从存取款和汇款需要开始循序渐进,避免因无计划、搞形象工程而盲目追加数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防止农村地区支付风险的出现和延伸。第二步主要是建设与供求相配的非现金支付结算渠道,提高质量。第三步:市场化建设。经过涉农金融危机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的支付意识已大大提高,对非现金支付结算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激发了农民非现金支付结算的需求,增加了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支付业务收益,提高了涉农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加大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政策扶持,协调各级政府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上给予涉农金融机构适当扶持,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多种方式的农村支付业务创新,有效扩大农村支付渠道。针对在农村开展支付业务困难多、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可考虑由政府拿出一定资金,扶持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乡(镇)、村提供支付服务。而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成熟,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便可转换为市场监管。[1]

(三)推广适合于农民的金融支付工具,应得到农民的认可

一是重视提高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的质量。建议借鉴农村信用社“农金通”模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发具备行内和跨行存取款功能、卡折通用的适合农民使用的支付工具,并在业务界定、使用规范、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促进助农取款服务点规范化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农村支付方式创新。要探索边远农村地区农民的非现金支付结算需求,加强边远农村地区支付结算设施建设,推动移

动支付、网上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方式在农村的应用,逐步构建支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减少农民支付结算成本,尽量把快捷、安全、便民的非现金支付结算服务延伸至农村各村屯,让农民朋友在农村非现金支付结算建设中感受到实惠和方便。三是重视加快银行卡及其他支付工具的推广。在农村推广“存折和银行卡合一”的模式,绑定存折与银行卡,使用1个存取账户,开通短信功能及时提醒;研究制造适合于农民使用的非现金结算工具,实现银行流水清单打印和存折打印功能,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放心;推出农民易接受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操作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便利农民;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的优势,多开发适合于农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品种。四是大力宣传支付工具使用及风险防控知识。将支付知识宣传与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相结合,并探索使用物质手段激励,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开展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结算宣传工作,深入存屯农户、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宣传,手把手地教会农民使用支付工具,增强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熟悉度、知信度。同时要加大农村农民对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力度,培育农民的现代支付理念,提高运用支付结算工具和产品的能力,推进支农惠农专项资金通过支付工具发放和支付到农民手中。同时,督促银行业涉农金融机构加大风险控制投入,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庄举伦,孙胜春,张霄.支付领域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探索[J].金融发展研究,2015,(2).

[责任编辑:杨晓丹]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Path on Payments Problem in Remote RuralAreas——The Example of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 in Tumen of Jilin Province

ZHENG Yu-hua
(Tumen Branch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Tumen 133100,China)

Improve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expedite payment and settlement channels,promote noncash settlement tools to improve settlement efficiency in remote rural areas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This is not only stimulating rural consumption convenient livelihood,but also play a not negligible role in pushing urbanization.However,the farmers those in remote areas are still influenced by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habits.They like cash settlement and have generally low awareness to the non-cash payment instruments.And this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To this issue,this paper will find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he countryside paym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issue;suggestion

F830.52

A

2015-09-29

1671-6671(2015)06-0016-05

郑玉花(1964-),女,朝鲜族,吉林图们人,中国人民银行图们市支行经济师。

猜你喜欢
非现金银行卡金融机构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银行卡被同学擅自透支,欠款谁偿还?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高速公路非现金联网支付体系建设探讨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非现金支付方式在高速公路MTC收费中的应用与探讨
关于审稿专家及作者提供银行卡号的启事
基于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卡应用的小额支付平台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