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丽,曹 芳,朱月皓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蚌埠 233000)
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1],常发生于颜面、腿足,下肢较为多见。适时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但临床治愈后容易复发。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发生淋巴管阻塞和淋巴淤滞,日久可继发象皮肿。本组病例在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时,分别联用丹参注射用冻干粉针和普通水针,观察比较丹参两种剂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1 一般资料 符合诊断标准[1-2]的患者186例,男69例,女117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8.5岁。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丹参A组63例、丹参B组61例、非丹参组62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合并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1.2 给药方法 三组患者常规用药方法相同,均给予青霉素钠1.8 g(300万单位)溶于0.9%氯化钠100 mL静脉快速滴注,6 h一次(有青霉素过敏患者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下肢50%硫酸镁纱布湿敷[4],以及对体表原发病灶的处理;丹参A组联用丹参冻干粉针400 mg,丹参B组联用丹参普通水针20 mL,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0 d。
1.3 疗效评价 有效:患者治疗7 d内治疗前症状、体征均有明显好转,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值;临床无效:治疗10 d治疗前症状、体征仍有持续或部分消失,需更改治疗方法继续治疗。
2.1 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知:丹参A组、B组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参A组与非丹参组、丹参B组与非丹参组以及丹参组与非丹参组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汇总来看:总有效率丹参组高于非丹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186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率:丹参A 组3.2%(2/63)、丹参 B 组3.3%(2/61)、非丹参组 3.2%(2/62)。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为皮疹、食欲不振和药物热,程度为轻度,未采取干预措施3 d内自行缓解,治疗中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丹毒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属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原发病灶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所致,下肢丹毒多为糜烂型足癣、溃疡诱发。一般起病急骤,蔓延迅速,除局部红肿热痛外,多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化脓性淋巴管炎、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等并发症。诊断一旦确立,即应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常规主要针对体表原发灶处理及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控制炎症,改善临床症状。全身治疗以致病菌敏感药物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为主,通常首选速效杀菌剂青霉素快速静脉滴注,以求短时间形成高血药浓度迅速杀灭繁殖期细菌。本组病例中联用丹参大多经1周的短时间治疗即获得较好的疗效,除符合青霉素血药浓度与效应的高浓度快速滴注间歇冲击疗法的杀菌效力之外,与丹参具有的抑菌、抗炎、抗内毒素损伤和改善循环、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有关。
祖国医学称丹毒为“丹熛”(《素问·至真大论》)、“赤丹”(《诸病源侯论·丹侯》)、“无火”(《千金要方·丹毒》),发于下肢者谓之“流火”[5],多为湿热下注,化为火毒所致。病因病机乃为外周火毒侵袭或内因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成。急性期常因血热壅滞,络损致瘀。治宜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以解瘀热为主。丹参具有祛瘀生新,活血止痛功能。国医典籍有丹参治疗瘿赘肿毒丹毒的记载[6],中国药典载明可用于热痹疼痛、疮疡肿痛[7],外科常用于痛肿丹毒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丹参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中药,含有脂溶性的多种丹参酮类及水溶性的原儿茶酚胺的衍生物,总丹参酮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有抑制溶血性链球菌作用,对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效,其中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羟基丹参酮ⅡaⅡb和丹参酸甲酯均有体外抑菌作用[8]。本组联用丹参起到了协同增效作用,因丹毒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待感染控制、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应继续抗感染治疗5~7 d,过早停药容易复发,故疗程以10~14 d为宜,利于稳定疗效。本组病例治疗结果表明,联用丹参能显著改善丹毒的临床症状而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抗菌药联用丹参间隔投药,不会出现因配伍不当引起的降效或产生毒副作用,符合用药指征、剂量、用法、疗程、疗效、安全性、患者适宜等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可以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丹参钠为极不稳定的强碱弱酸盐,易水解聚集形成沉淀,失去药效[9]。冷冻干燥法[10]制得的冻干粉针能防止丹参素钠的水解,其药效相对稳定,比普通水针剂呈现出更多的优越性,但医疗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或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1]陈孝平,汪建平 主编.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7.
[2]李 荣,王子明 主编.外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2.
[3]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 主编.统计学[M].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07.
[4]马朝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46(6):45-46.
[5]鲁 铭.金黄膏与冲和散外敷治疗糖尿病并下肢丹毒效果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2):40-41.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1.
[7]李时珍.本草纲目[M].4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7.
[8]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 主编.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1.
[9]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现代研究(第五卷)[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617.
[10]崔福德主编.药剂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