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理论视角下诗歌译者风格对比研究
——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

2015-12-13 10:29范燕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英译本长恨歌原诗

范燕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风格理论视角下诗歌译者风格对比研究
——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

范燕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长恨歌》是我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长诗。选取《长恨歌》作为研究文本,搜集《长恨歌》的2个典型英译本,自制小型《长恨歌》英译本的语料库。采用Wordsmith和Readibility Analyzer1.0等软件对《长恨歌》原诗及英译本语料从高频词、句长、可读性、意象方面进行实证性研究,发现译者风格受原诗制约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比研究《长恨歌》译者风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英译唐诗,同时对评价古诗英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恨歌;风格理论;语料库;译者风格

一、引言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语言通俗,意象丰富,因其讲述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而广为流传。目前对《长恨歌》的研究主要有:许渊冲(1984)研究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其英译本[1];刘以焕(1988)比较与评议了《长恨歌》两种英译[2];党争胜(2008)以“三化”并举译“长恨”,“三美”齐备诗如“歌”赏评了许渊冲英译的《长恨歌》[3];吴赟(2012)从陌生化和可读性的共场角度分析了《长恨歌》英译本[4]等等。这些对诗歌的研究大多集于传统式的点评,但缺乏客观的数据,所以对诗歌的实证性研究还远远不够。

随着现代语言文体学的兴起,翻译风格对比研究日渐盛行。我国著名学者刘宓庆将西方风格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风格标记理论。风格标记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形式标记有语音、语域、词汇、句法、篇章和修辞等方面的标记。非形式标记主要涉及文章主题、美学等方面。汉语古诗语言精美,意象丰富,研究诗歌首先要分析其在语言和意象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风格理论中的形式标记,从高频词、句长、可读性和意象角度对比研究《长恨歌》两英译本。高频词是研究译本词汇风格的重要参数。通过高频词可以分析出译本的研究风格倾向,也即,若译本中实词比功能词多,则说明译本重视意义表达;反之,若功能词多于实词,则说明译本偏重结构完整,语体正式。我国古诗语言简洁凝练,寥寥数语便可表达丰富含义。因此,句长是英译古诗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读性是考察译本阅读难易程度的参数。本文采用Readibility Analyzer1.0来统计两译本的阅读难易度。作为古诗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意象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意象的翻译可以体现出译者翻译风格的差异。

二、语言特征与意象分析

本文采用《长恨歌》2个比较典型的英译本:许渊冲译本(下称许译本)和WITTER BYNNER译本(下称宾译本)。前者为国内译本,摘自许译的Three hundred Tang poems[5];后者为国外译本,摘自由BYNNER所译的The Jade Mountain[6]。然后自制成小型语料库,采用Wordsmith和Readibility Analyzer1.0对自建的《长恨歌》英译本语料库进行译者风格研究。

(一)词汇

自从将语料库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研究不同文本风格以来,高频词一直是文本风格的重要参数。Aston指出基于词频表的文本分析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研究作品的文体风格特征[7]。

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许译本中频数最高的词分别是the,and,her,to,in;而宾译本则分别是the, and,of,her,in。这两个译本所用的高频词大多都是功能词。冯庆华在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进行词频统计时指出,诸如“the”、“of”的词频可以反映出词组和句子结构的复杂性。若译本中“the”、“of”的词频较高,则说明该译本的语体偏正式体[8]。统计结果表1表明:宾译本中the出现108次,;of出现48次;and出现次81次。而许译本中the出现73次;of出现20次;and出现42次。相比之下,宾译本使用的the,and,of这样的高频功能词比许译本多,这说明宾译本比许译本更重形合,结构更加完整,更符合英语语法习惯,比许译本更偏正式。

表1 高频词表

(二)句长

句子是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句长可以反映出句子的复杂性和可读性。通过对译本句长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译者在句法层面的风格差异。Readibility Analyzer 1.0统计句长的结果如下:原诗句长为7字/行,而许译本句长和宾译本句长分别为9.5 words/line和10.1 words/line。因此,许译本和宾译本的句长都长于原诗的7个字。根据(Laviosa 557~570)[9],含有1~9个词的句子属于短句,中长句子包括10~25个词,长句子包含25个词以上。许译本和宾译本的句长分别是9.5和10.1,都属于中等长度句中较短的句式。许译本与宾译本相比,两者风格略有不同,许译本的句子翻译相对简洁,与原诗风格更为接近,而宾译本更重形式,接近英语本族语风格。具体分析见例1:

原诗[5]:天生丽质难自弃,

许译本[5]:Endowed with natural beauty too hard to hide,

宾译本[6]:But with graces granted by heaven and not to be concealed,

原诗:一朝选在君王侧。

许译本:She was chosen one day to be the monarch's bride.

宾译本:At last one day was chosen for the imperial household.

原诗:回眸一笑百媚生,

许译本:Turning her head,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

宾译本:If she but turned her head and smiled, there were cast a hundred spells,

原诗:六宫粉黛无颜色

许译本:She outshone in the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

宾译本:And the powder and paint of the Six Palaces faded into nothing

句长是句法层面典型风格标记之一,长句、短句或长短句交错,都体现出作者不同的风格。例1为《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美貌的著名诗句。例1中许译本倾向于短句,功能词较少,句型简单;而宾译本则偏长句,功能词较多,句型偏复杂。许译本简洁凝练,符合原诗的风格,而宾译本虽表达完整,但稍显冗长。由此可见,句长是考察译者风格的重要因素。

(三)篇章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英译古诗时,译文不仅要与原诗的意思表达保持一致,而且还要具有可读性。目前,三个公式被用来检测可读性,分别是Gunning-Fog Index,Flesch Reading Ease和Flesch-Kincaid Reading Grade[10]。本文选用Flesch Reading Ease(可读性)和Text Difficulty(篇章难度),运用软件Readibility analyzer 1.0对许译本和宾译本进行可读性分析。

表2 Flesch Reading Ease table

Flesch Reading Ease是一个100分的测试范围,每个范围都有其对应的可读性水平和篇章难度水平(表2)。

计算公式为:

Flesch Reading Ease=206.835-(1.015*ASL)-(84.6*ASW)

Text Difficulty=100-Flesch Reading Ease score

公式中的ASL和ASW分别代表平均句长和每个词所含的平均音节数。根据公式,Flesch Reading ease越高,那么Text difficulty越低。具体见表3和表4。通常来讲,文章的Flesch Reading Ease为60~70。

表4表明:许译本和宾译本的Flesch Reading ease分别为88.10和81.30,在80~90之间,属于容易(easy)的范围。Text difficulty分别为11.9和18.7,都属于很容易(very easy)的范围。因此,两译本再现了原诗语言通俗易懂这一风格。但许译本的Flesch Reading ease为88.10,比宾译本的81.30高,其Text difficulty为11.9,也比宾译本的18.7低。这表明许译本比宾译本的可读性要高。虽然两译本的风格都受到原诗风格的制约,但是还是能比较出两者的不同,这说明译者风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表3 Text Difficulty table

表4 译本可读性统计表

(四)意象

意象是用语言来表现事物、行为、感情、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以及感官或超感官的经验[2]。可以概括分为三种:字面意象、感性意象和概念意象。字面意象是利用说明性的语言进行描述;感性意象通常利用比喻性语言塑造人物或者事件的特征,如明喻、暗喻、提喻、拟声、拟人等。概念意象是指人们无法想象但却能理解的意象,如“上帝的城堡”(the castle of God)[11]。《长恨歌》中意象众多,本文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包含“花”、“春”、“秋”的意象,分析两译者风格的差异。

例2:含“花”的意象:花颜、花钿、花貌、花冠和梨花

许译本和宾译本的翻译分别是:

许译本:Flower-like face,hairpin,sweet face, flowery cap,pear blossoms

宾译本:petal of her cheek,Flowery hairpins, flowers resembling hers,flower-cap,blossom of the pear

“花”在我国古诗中已经成为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例2可以看出,许译本对这几个意象的翻译比较灵活,把“花锚”、“花貌”分别译成hairpin和sweet face。而宾译本译成Flowery hairpins和flowers resembling hers,采用字字对译,没有表达出原诗意象的真正含义。此外,宾译本喜用of结构来作后置定语,而许译本直接用名词修饰其他名词,显得较为简洁,如pear blossoms和Flower-like face。

例3:含“春”的意象:春宵,春风

许译本和宾译本的翻译分别是:

许译本:blessed,vernal breeze

宾译本:spring evenings,winds of spring

由例3可见,许译本对含“春”意象的处理更加简洁,对“春宵”和“春风”均采取意译,与原诗描述的情境更契合。而宾译本还是字字对译,没有译出意象真正含义。

例4:含“秋”的意象:秋雨,秋草

许译本和宾译本的翻译分别是:

许译本:autumn rain,grass o'ergrown

宾译本:autumn rains,late grasses

“秋”在我国古诗中有凄凉悲苦之意,“秋雨”和“秋草”都是凄凉的象征,由例4可见,两译者对这两个意象的翻译大体相似。

通过比较《长恨歌》两译本对意象“花”、“春”和“秋”的翻译,不难发现两者的翻译风格有很大差异。许译本喜用意译,着重于表达意象的深层含义,不苛求形式。这一方法正体现了提出的译诗原则,也即,首先要意美,然后兼顾音美和形美[12]。而宾译本偏重于直译,如把“春宵”译成“spring evening”,“花锚”译成“Flowery hairpins”,“花貌”译成“flowers resembling hers”,虽然没有把意象的真正含义译出来,但是这一译法使得意象更为具体明了,方便目标语读者理解。从这些典型的意象翻译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译者翻译风格迥异,许译本侧重意译,而宾译本侧重直译。译者翻译虽受原文本风格的制约,但是译者风格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三、结语

《长恨歌》是我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长诗,语言通俗,意象丰富,因讲述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而广为流传。本文选用《长恨歌》及其英译本作为研究文本,建立小型语料库,从词汇、句法、篇章和意象层面分析《长恨歌》及其英译本在高频词、句长、篇章难度和意象方面译者风格的差异。分析发现许译本倾向于意译,表达简洁,可读性强,意象表达贴切;宾译本倾向于直译,语法完整,但难度较大,意象描述更倾向于英语文化习惯。由此可见,古诗翻译风格虽受原诗风格制约,但译者风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此可见,对比研究《长恨歌》译者风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英译唐诗,同时对评价古诗英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许渊冲.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其英译[J].外语学刊,1984(3):49-61.

[2]刘以焕.《长恨歌》两种英译比较与评议[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8(3):56-59.

[3]党争胜.“三化”并举译“长恨”,“三美”齐备诗如“歌”——许渊冲英译《长恨歌》赏评[J].外语教学,2008(1):83-87.

[4]吴赟.陌生化和可读性的共场:《长恨歌》的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62-68.

[5]Aston,G.Learning with corpora:an overview[A].In Aston,G.(ed.)Learning with corpora[C],Huston:Athelstan,2001:30.

[6]Cuddon,J.A.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M].London:Andrc Deursh Ltd,1979:322.

[7]Laviosa,S.Core patterns of lexical use in a comparable corpus of English narrative prose[J].Meta,1998(32):57-70.

[8]Witter bynner.The jade mountain a classc anthology be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6[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in 1929:120-25.

[9]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红楼梦》霍克斯与闵福德译本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25.

[10]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北京:外语学刊,1983(8):68.

[1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96-213.

[12]姚国树.英语篇章的可读性检测[J].内江科技,2008(29):28.

AContrastiv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or's Style of Translating Poems from the Prespective of the Markedness Theory:Exemplified with Bai Juyi'sChanghenge

FAN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816)

Changhengeis a long poem of the famous Tang poet Bai Juyi.The original poem as well as the English versions a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in the paper.The corpora is built before the empirical stydy of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requent words,sentence length,readibility and image by the softwares like Wordsmith and Readibility Analyzer1.0.After the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yet confined by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poem,the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styles in translating.The stylistic analysis ofChanghengeis conducive to translating the Tang poems and to criticizing poetry translation.

Changhenge;stylistic theory;corpus;translator's style

I207.22

A

1673-1883(2015)04-0062-04

(责任编辑:董应龙)

2015-10-19

范燕(1989-),女,江苏淮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方向。

猜你喜欢
英译本长恨歌原诗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峨眉山月歌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长恨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兰峪水,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