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力孜·孜牙吾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乌鲁木齐市黑沟一带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阿不力孜·孜牙吾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黑沟一带矿区大地构造造位于博格多复式背斜的南翼,柴窝铺断陷的北侧,属此一次“S”型构造的内弦地段,该区褶皱构造较发育,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以浅成基性侵入岩为主。矿区位于博格达铜、铁、锰、硼成矿带亚带达坂城铜矿带。
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分析
矿区位于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区、黑沟—坚霍腊褶皱带南部,岩石类型比较简单。出露地层为中石炭统祁家沟组下亚组(C2qa)和上亚组(C2qb),在沟谷、山脚地带为第四系冲积、洪积的砾石和砂土。黑沟铜矿床赋存于中石炭统祁家沟组下亚组(C2qa)第四岩性段(C2qa-4),第五岩性段(C2qa-5)岩性为灰色砾岩、灰黄色和砾岩、硬砂岩、粗砂岩、夹薄层粉砂岩,其外段中顺层侵入的辉绿岩特别发育,且厚度比较大。含矿岩石为砂岩,粉砂岩,见图1。
图1 新疆乌鲁木齐市凤凰泉一点区域地质图
矿区构造上属于博格多复式背斜的南翼,柴窝铺断陷的北侧,属此一次“S”型构造的内弦地段。凤凰泉构造带,位于工作区东北角,包括凤凰泉地段及阿克苏沟的西侧。该构造带中一条较大的断裂通过凤凰泉,呈北西-南东走向,北西端倾向北东,南东端倾向南西,倾角40°~50°,为一麻花状压扭性断裂。在断裂的上下盘分布着呈“入”字型的分支断裂,而铜矿化则赋存在分支断裂中。
2.1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石炭统祁家沟组下亚组(C2qa)和上亚组(C2qb)的地层和第四系冲积、洪积的砾石和砂土,主要岩性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岩屑凝灰岩、细粒砂岩、砂砾岩、辉绿岩等。
2.2 构造
2.2.1 褶皱构造
矿区北中部及北东部地段褶皱构造、岩石层理较为发育,对岩石造成挤压、扭曲作用,多见揉皱现象。
2.2.2 断裂构造
矿区位于凤凰泉构造带上,构造较为发育,是主要的成矿条件之一;其中有正断层F1、逆断层F2;平移断层F4、F5、F7、F9、F10;性质不明断层F3、F6、F8。该区铜矿产与构造有密切的关系,铜矿体赋存在F1、F2、F3等三条断层之间的岩石中。
F1位于矿区中部,与L1号矿带成矿密切相关,正断层;
F2位于矿区中部,与L2号矿带成矿密切相关,逆断层;
F3与L3、L4号矿带形成有着直接关系,性质不明断层,断层延伸较远,构造处岩石局部破碎,可见断层泥、断层痕;
F4位于工区西北部的右行平移断层,走向20°,断层延伸约200m,地表明显可见辉绿岩脉被其错断,断距约70m;
F5位于工区西北部的右行平移断层,产状与F4断层基本一致,走向23°,断层延伸约140m,地表明显可见两条辉绿岩脉被其错断,断距约20m;
F6位于工区7号勘探线处,性质不明断层,走向25°,断层延伸约100m,地表明显可见辉绿岩脉被其错断,形成高约15m的陡崖;
F7位于工区中部的左行平移断层,走向45°~65°,断层延伸约300m,地表明显可见多条辉绿岩脉被其错断,断距约7m;
F8位于工区中南部的性质不明断层,走向10°~43°,断层延伸约1000m,未见岩层有明显错移;
F9位于工区中南部的左行平移断层,走向10°~43°,断层延伸约180m,地表明显可见辉绿岩脉被其错断,断距约10m;
F10位于工区东部的右行平移断层,与L5号矿化带成矿密切相关,走向由北至南为40°~65°~30°,断层延伸非常远,地表明显可见地层及辉绿岩脉被其错断,断距约30m,见图2。
图2 黑沟铜矿矿床地质略图
2.3 岩浆岩
矿区内浅成基性侵入岩活动普遍,发育良好,规模大小不一。规模较大的宽约200m,延长几百米到数公里,为顺层侵入的岩床状侵入体;规模较小的宽约几米到数十米,延长数十米到几百米,为岩脉状斜交层理的侵入体。其次出露小面积的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辉绿岩(βμ),侵入体与矿化有着较为直接联系,区内所见铜矿点都在侵入岩与底层接触带和断裂带上,含矿岩石一般为砂岩。在辉绿岩与地层接触上盘地段局部形成蚀变破碎带,经取样化验分析蚀变破碎带具铜铅锌矿化,推测辉绿岩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为成矿提供热源。
2.4 变质作用
矿区内变质作用较弱,程度较低,各岩石基本保持原岩的形态和组分,矿区内可以看到热接触变质作用引起的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
2.5 围岩蚀变
矿区东北部构造带中矿区内可见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在构造带上下盘砂岩、粉砂岩中可见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这些蚀变构成了大小不一的构造蚀变带,成为宏观的找矿标志。
根据空间分布特征,矿区内的矿脉群可划分为7条矿带,分别编号为L1~L7,每条矿带包括数个矿体。7条矿带均分布在矿区范围的东北角。矿体直接围岩是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ds),间接围岩是灰绿色辉绿岩(βμ)。矿体呈层状、脉状,有些矿体出现分支,尖灭再现现象。除L2、L6号矿带是根据矿体特征的差异将其划分成两条带,其它各矿带均由辉绿岩脉两两分割,同样这也是划分矿带的主要依据之一。主要矿体特征如下:
L1号矿体:地表长度1397m,厚度0.36~13.86m,平均厚度4.22m,倾向40°,倾角65°~88°,主要矿化:地表有孔雀石化、黄铜矿化,水锌矿化等,呈浸染状、细脉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在岩石裂隙和表面中,深部在岩石裂隙中细脉状黄铜矿、闪锌矿为主。Cu平均品位0.72%,Zn平均品0.71%。
L2号矿体:地表长度1850m,厚度0.52~20.69m,平均厚度5.45m,倾向40°,倾角63°~89°。主要矿化:地表主要有孔雀石化、黄铜矿等,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在岩石裂隙和表面中,深部在岩石裂隙中细脉状黄铜矿、闪锌矿为主。Cu平均品位0.54%~0.51%,Zn平均品0.47~0.87%,见表1。
表1 黑沟一带铜矿矿体特征
金属矿物: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孔雀矿、褐铁矿、铜蓝、褐铁矿等。
脉石矿物:石英、绿泥石、长石。
(1)金属矿物
黄铁矿(FeS2):淡黄色,金属光泽,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少量呈他形粒状,一般为0.3~0.5mm,最大可见1.6mm,多裂纹,分布不均匀,呈浸染状星散分布。与铜关系密切。
黄铜矿(CuFeS2):铜黄色,呈它形粒状,一般为0.05~1.2mm,最大可见8.0mm,呈细脉(宽0.15~1.3 mm,最宽可见2.5mm)沿裂隙分布,浸染状分布较少。
闪锌矿(ZnS):灰黑-黑色,金属光泽,呈块状、板状,一般0.1~1mm,最大可见10mm,呈细脉状和层状。
(2)脉石矿物
石英:常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及脉状构造。由于受力作用,晶体呈波状消光。
绿泥石:显微鳞片状,交代杂基及岩屑分布。
长石:多为中、更长石,不具双晶,泥化较轻,钾长石少量。
总体来看,该矿床矿体具如下主要特征:
(1)矿体受断层控制明显,均产于构造带的次一级断裂两侧,矿石具强弱程度不同的孔雀石化蚀变,孔雀石呈薄膜状、斑点状,矿体中,局部可见小石英团块或细小的石英脉分布。
(2)从各矿体矿化情况来看,矿床有上铜下铜锌分带特征。
(3)砂岩中黄铜矿一部分呈浸染状分布于砂粒间,一部分呈平行的脉状分布,脉内与黄铜矿镶嵌共生了较多闪锌矿。一些闪锌矿成网状微脉充填裂隙,闪锌矿微脉也被晚期微粒黄铜矿脉包绕,密切共生。早期黄铜矿脉内见黄铁矿,闪锌矿脉内裂隙充填少量黄铁矿。
从以上矿体特征和与区域内同类矿床的对比,以及近年区域内的找矿研究成果[1],认为本矿床成因为:容矿岩系为砂岩、粉砂岩、砾岩建造,沉积时已有初步铜聚集,并有丰富硫源,与沉积同时或稍后的火山作用导致岩浆来源的热液流体作用,形成部分脉状铜、锌矿体,使原来的矿层成矿元素加富。总体上看,本矿床的主要层状、似层状矿体基本为沉积成因,再加上热液改造作用,认为该矿床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多金属矿床。
经过矿区的普查工作已查明了该矿床明显受NW向构造控制,矿体具有上铜下锌的分带特征,并至少经历了3次成岩成矿作用,即沉积-成岩期,混合热液-叠加改造期和成矿后改造期,和前人的认识明显不同。根据本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本次工作认为该矿床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多金属矿床。但是由于矿床为新探明矿床,还需要详细的矿床学工作进一步论证。
[1]刘德权,唐延龄,周汝洪.中国新疆铜矿床和镍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陈毓川,刘德权,唐延龄,王登红,董连辉,徐新,王晓地,中国天山矿床及成矿体系(上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收稿:2015-03-25
10.16206∕j.cnki.65-1136∕tg.2015.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