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国斌赵红磊邵 霞王松挺乔建军
日光性角化病继发皮角样鳞癌1例
舒国斌1赵红磊1邵 霞1王松挺1乔建军2
临床资料 患者,女,94岁。右面部疣状赘生物6年余,伴轻度疼痛1年。患者6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颊部米粒大新生物,无瘙痒、疼痛不适,当时未予重视及治疗。多年来新生物渐增大,无疼痛。1年前无明显诱因新生物出现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其表面有破溃,多次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明,外用百多邦软膏无明显效果,皮损渐增大。无特殊家族病史,发现“高血压病”1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个月。体检: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皮肤科检查:右侧颊部见类圆锥样新生物,基底直径约5 cm大潮红,高约6 cm,表面有破溃,角化明显(图1)。患者收住院后给予皮损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隆起的肿物为鳞状细胞癌,其基底部周围组织为日光性角化病(图2、3)。
图1 右侧颊部见类圆锥样新生物,基底直径约5 cm潮红,高约6 cm,表面有破溃,角化明显
图2 基底层细胞过度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真皮层日光弹性纤维变性(HE,×200) 图3 鳞状细胞呈团块状,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鳞状细胞漩涡及角化珠(HE,×400)
讨论 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又称光线性角化病、老年性角化病。本病除了与紫外线照射有关之外,可能还与性别、年龄、遗传、免疫抑制和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等有关,1往往发生于面部、手背等曝光部位,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是一种常见的表皮内肿瘤,以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为特征。AK发病率为0.006%~0.7%,其中0.01%~0.3%的患者可转化为鳞癌。2国外报道未治疗的AK转化为浸袭性鳞癌的风险为每年0.025%~16%。3国内亦有日光性角化继发鳞癌的报道。4Lober等5认为AK的细胞生物学特性与皮肤鳞癌相同,由AK到皮肤鳞癌是一个延续的进展过程,若不及时阻止AK的进展,最终可能会转变为皮肤鳞癌。
本例鳞癌体积较大,外观如“皮角样”改变,故应诊断为“皮角样鳞癌”。其癌变诱发因素较为明确,分析发病过程与原有皮肤损害有关,继发于日光性角化病。实验研究显示,光线导致的皮肤癌变最重要的原因是紫外线照射,长期受紫外线照射后,表皮细胞的DNA受到损伤,从而干扰了皮肤的自身稳定性,部分损伤的DNA未能修复,而发生突变形成AK,并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SCC。因此,有学者把AK和SCC看做暴露于紫外线后诱发的一个复杂连续事件的结果。6故本病应重视早期病理诊断,以便于及时治疗。
1 Holmes C,Foley P,Freeman M,et al.Solar keratosis:epidemiology,pathogenesis,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Australas J Dermatol,2007,48(2):67-76.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77-578.
3 Lebwohl M.Actinic keratosis:epidemiology and progression 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r J Dermatol,2003,149(Suppl 66): 31-33.
4薛益虎,陈清,张宝珍.日光性角化病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5):382-383.
5 Lober BA,Lober CW,Accola J.Actinic keratosis i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Am Acad Dermatol,2000,43(5):881-882.
6 Ortonne JP.From actinic keratosis 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r J Dermatol,2002,146:20-23.
(收稿:2013-05-06 修回:2013-06-01)
1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浙江宁波,315800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杭州,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