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12-13 10:39:48骆焕丽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团委学生会

骆焕丽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 455001)

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骆焕丽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 455001)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现状,并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分层抽取三家三甲医院的临床实习护生240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总均分低于中间值水平,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对谈话整体性满意度”维度排一位,其均分为2.98±0.59,显著低于其中间值水平。而“个人对谈话内容反应”和“自由互动”维度依次排第二和第三,其均分分别为1.68和1.05,显著低于中间值水平。其影响因素分别是年龄、是否担任学生会(团委)干部、父母学历、家庭类别、就业意向、专业理论成绩及性格类型。 结论: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用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以获得较高的人际沟通满意度,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临床实习 护生 人际沟通 满意度 问卷调查

21世纪的护理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1],而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沟通技能已被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列为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七大领域之一。由此可见,国际医学教育界对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高度重视[2]。护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是护士,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寻求自身事业发展必备的,也是以后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好地与同事、患者沟通,适应工作环境、工作岗位所必需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的纳入标准:(1)全日制统招护理专业学生;(2)实习医院为三甲医院;(3)正处于实习期,已实习时间不低于3个月;(4)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者。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分层抽取临床实习护生240人。一般情况问卷包括学历、性别、年龄、民族、是否参加过见习、是否学生会(团委)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学历、家庭类别、亲属从医情况、志愿填报情况、就业意向、专业理论课成绩、性格类型等。

《人际沟通满意度量表》,该量表最初是有Hecht于1978年编制,后经孙瑜雯改编,全量表共20题,3个维度,分别是:对谈话整体性满意度、个人对谈话内容反应、自由互动。该量表主要用于描述人与人沟通时的情景和行为表现,测量对沟通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单向测量工具。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即“非常符合”、“符合”、“不确定”“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其中正向题依次赋分为5、4、3、2、1分,负向题为题1、3、4、6、10,分别赋值1、2、3、4、5分,全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个人对与他人沟通的满意度越高,Cronbach a系数为0.84 (N=400),重测信度为0.85(N=30)。

1.2.2 统计分析方法

对所收集到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调查对象的一般统计学资料运用频数、百分比,人际沟通满意度总均分及各维度分值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不同人口学特征对人际沟通动机的影响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水准a=0.05。

1.3 质量控制

利用临床实习护生集中开会或听讲座的机会,由研究者本人运用统一指导语亲自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49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2.3%。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资料

表1 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得分情况表

表2 不同背景的临床实习护生其人际沟通满意度的差异汇总(t或F值)

本次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47±1.63)岁,其中男生13人占5.42%;学历层次方面,临床实习护生本科学历的占27.91%,专科(高中起点)占27.08%,专科(3+2)占25%,中专占20%;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1.67%,有78.75%的护生参加过见习,24.16%实习护生担任学生会(团委)干部;独生子女占9.58%,来自农村的护生占71.25%;被调查护生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人数分别为75%、22.92%、0.83%、1.25%;亲属从医的占39.17%;自愿填报护理为67.92%;找机会改行的实习护生占30.42%;80%以上学生均在教学医院实习;专业理论课成绩中等程度以上的占73.46%;外向性格的护生占66.9%。

2.2 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得分状况

表1结果显示,临床实习护生的沟通满意度总均分为(2.27±0.26)与中间值3.00比较,显著低于其中间值水平。其中,三个维度得分依次为“对谈话整体性满意度”“个人对谈话内容反应”“自由互动”。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对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的影响

经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上表可看出,性别、年龄、专业类别、是否担任学生会(团委)干部、父母学历、家庭类别、就业意向、实习医院性质、专业理论课成绩、性格类别在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沟通满意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总均分低于中间值水平,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对谈话整体性满意度”维度排一位,其均分为2.98± 0.59,显著低于其中间值水平。而“个人对谈话内容反应”和“自由互动”维度依次排第二和第三,其均分分别为1.68和1.05,显著低于中间值水平。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3.1 年龄

不同年龄的临床实习护生在人际沟通中,在沟通满意度总均分、以及沟通满意度中的自由互动维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愈大其在沟通知识掌握、交互作用表现的越好,但在自由互动方面反而不如年龄小的学生做的好。可能原因是,随着自身年龄、知识存储量的不断增多,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丰富,临床工作的得心应手,反而忽略了与他人的互动沟通。

3.2 是否是学生会(团委)干部

结果显示,是否担任学生会(团委)干部的临床实习护生,其人际沟通满意度除了个人对谈话内容反应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方面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其均分水平为担任学生会(团委)干部>未担任学生会(团委)干部。学生干部是由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组成,是学生与学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着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工作中要独立处理解决学生之间各种纷杂的关系和事务,无形之中其决策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正如一位曾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多年的教师[3]说: “通过对我校毕业生在招聘会求职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比较青睐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倒不是这类学生的专业水平比普通大学生更优秀,而是这些学生有着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人协作。”同时,也验证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3.3 父母学历

父母学历不同显著影响着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父母学历相对较高的护生其人际沟通能力也相对较高。有关调查数据显示[4],就整个人群而言,父母学历高对孩子学业有正面影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的孩子的学业水平,要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的孩子。同时,有关专家分析,低学历家庭的孩子学业水平不如高学历的家庭,更多的可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会对孩子产生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孩子阅读习惯和积累上的影响要更积极一些。由此可推断,父母为高学历的护生其人际沟通能力方面也会受其父母的耳濡目染而相对较高。

3.4 家庭类别

重组家庭的护生其人际沟通满意度最好,其次是扩展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最差。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家庭特点有关。随着我国离婚率逐年升温,重组家庭也愈来愈多,这些孩子面对比较复杂的家庭环境,不得不去积极适应,其人际沟通能力不得已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而优于其他三组家庭的护生;扩展家庭则成员多,层次多,一般都是三代同堂,除了父母还有祖父母,孩子从小享受两代人的关爱,在与祖父母、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交往方式多样化,交往能力较强;而核心家庭中,家庭成员一般比主干家庭少,子女对家庭的依赖性强;单亲家庭不完整,父母由于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一般很难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子女,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疼爱,这都会影响子女的心理状况及与人相处的能力,因此,此类家庭的子女比较敏感、脆弱,较难与人相处。

3.5 就业意向

将三组就业意向经方差分析后结果显示,毕业后打算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其人际沟通能力高于毕业后找机会改行和立即改行的护生。这一结果,警示护理教育和管理者要想确保护理队伍的不断壮大、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因为,护生是临床护理队伍的后备力量、生力军,护生就业意向的飘摇,将严重影响护理事业的发展。

3.6 专业理论课成绩

本研究显示,专业理论课成绩好的护生其人际沟通能力也较强。古语说的好,“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也不例外,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熟练的护理技能是保障,只有这样当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别人才能更加信服你,从而提升自身的人际沟通的主动性和满意度。

3.7 性格类型

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临床实习护生除了在沟通技巧中交互作用一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在沟通动机、知识、技巧以及沟通满意度的各个方面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即外向性格的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沟通满意度均好于内向性格的学生。与谭亚蒲[5]等人研究结果一致,不同人格特征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存在差异,与其性格特征有关。

4 结语

实践调查表明,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用70% 的时间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护生人际沟通满意度的高低,决定其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因此,无论是临床护理管理者还是护理教育者都应高度重视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根据护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学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党小丽,李侠.护理临床教学中加强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8,8(12):736-737.

[2]宋战路,杨建勋.高职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创新导报, 2011,(8).

[3]王东,吴翠珍.浅谈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J].科教纵横, 2009,(4):224.

[4]http://www.zhuzhouwang.com/portal/xw/zzxw/bbrd/webinfo/2011/ 05/13/1302589301850732.htm[OL] 2013-2-20.

[5]谭亚蒲,李小琼,赵海红等.实习护生人格特征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17):67-68.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团委学生会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循证护理(2021年6期)2021-06-22 07:05:30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10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42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53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新时期加强企业团委工作的若干思考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1:58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护理研究(2015年26期)2015-05-14 14:04:46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声屏世界(2015年8期)2015-02-28 1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