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揉、捏多手法结合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嗽临床疗效分析

2015-12-13 10:39:48方芳孙安达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感风寒疗程

方芳孙安达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 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推拿科,安徽合肥 230031)

推、揉、捏多手法结合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嗽临床疗效分析

方芳1,2孙安达2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 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推拿科,安徽合肥 230031)

目的:讨论治疗组(推拿组)与对照组(中药组)采取相异方法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推拿科就诊的外感风寒型咳嗽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方法,对照组采用中药口服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改变情况。结论:两组治疗均有疗效。经过一个疗程(5d)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 经过二个疗程(10d)治疗组痊愈率77.14%,对照组痊愈率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推拿治疗方法疗效好,安全性高,易于被广大患儿及家长接受,可于临床上大力普及应用。

推拿手法 小儿 风寒咳嗽

咳嗽是6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多发于冬、春季或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无常之时。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范畴。笔者近年采取推、揉、捏多手法结合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疗效确切。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 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来我校一附院小儿推拿门诊就诊的外感风寒型咳嗽患儿70例,依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推拿组)及对照组(中药组)各35 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 16 例;年龄5月-6 岁(72月),平均(31.29±20.651)月;病程1~27 d,平均(7.49±6.88)d。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月-6岁(72月),平均(41.20±21.079)月;病程2~28 d,平均(8.51 ±8.12)d。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诊断标准:参照汪受传[1]主编的《中医儿科学》制定:①多因气温变化无常发病,常见于冬、春季;②病前可有感冒史;临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可有呼吸音粗,或 闻及干湿性 啰音;③病毒感染者外周血象检查WBC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④影像学上胸片多正常,或有肺纹理粗,肺门阴影加深的表现。⑤证候诊断:风寒袭肺者咳嗽声重,咳嗽频作,咽痒,痰色白质稀,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甚至全身酸痛。苔薄白, 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症状、体征诊断标准,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可作为参考;②年龄<6岁;③病程<1月。

(3)排除标准:①已接受其他中西医等相关治疗,影响本研究指标观测者;②中断治疗者。

表1 风寒袭肺证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表2 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比较

表3 第一疗程(5d)结束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表4 第二疗程(10d)结束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表5 第二疗程(10d)结束两组患儿痊愈率的比较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推拿方法:

(1)处方:① 开窍:推天门300次;② 基本方:推坎宫300次,推肺经500次,揉天突500次,揉膻中500次,捏脊5-8次;③ 关窍:闭天门。

(2)加减: ①恶寒者加揉黄蜂入洞、外劳宫各100次,推三关200次;②发热者加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100次;③痰多者加肃肺法、搓摩胁肋各3-5次 ;④干性 啰音者加揉小横纹100次, 湿性 啰音者加揉掌小横纹100次。

(3)疗程:介质选用白凡士林,推拿每日1 次,一次15-20min, 1疗程5天。

2.2 对照组中药内服法

(1)药物:小儿肺咳颗粒(制造商: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g*12袋/盒)。

(2)成分: 冬花、紫苑、桑皮、白术、陈皮、内金、大黄、鳖甲、地骨皮、胆南星、黄芪、青蒿、麦冬、桂枝、干姜、附片、人参、茯苓、北沙参、炙甘草、瓜蒌、枸杞、蔗糖等。

(3)用法:<1岁者每次2g;1-4岁者每次3g;5-6岁者每次6g。温水冲服,tid,1疗程5天。

3 疗效标准

3.1 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主编的《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拟定疗效标准:①痊愈: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者;②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正常,其他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积分减少≥70%但<95%者;③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其他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积分减少≥30%但<70%者;④无效: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其他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积分减少<30%者。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痊愈率=痊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3.2 评价方法

(1)主要从症状及体征上评价,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作为参考。见表1。

(2)治疗前后由同一人进行评价。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数据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对立样本t检验或者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经过治疗,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的比较结果P=0.001, 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治疗组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5.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3-5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但两组患儿的痊愈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见表5)。

5.3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治疗组(推拿手法组)还是对照组(中药口服组)对于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均具有疗效,但治疗组在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推拿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较之药物组来说疗效高、起效快。虽然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患儿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而言,推拿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起效快、疗程短、痊愈率高。

6 讨论

6.1 病因病机

有医者[3]调查发现,在门诊,因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患儿可占全部病例的80%以上。其中小儿支气管炎的病人数可排名前三。《素问·咳论篇》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无论是外邪袭肺,或是他脏病变,均可影响肺之宣肃,导致小儿咳嗽。《活幼心书· 咳嗽》云:“咳嗽者,固有数类……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明确指出咳嗽多是由外感所致。《景岳全书》中提到:“外感之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张景岳亦曾指出:“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明确咳嗽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引起。庄氏[4]等亦认为, 感受寒邪,致肺气上逆作咳,乃是导致咳嗽的主要原因。邢氏等[5]认为,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患儿的体质多表现为寒性,因此,只要是罹患外感咳嗽的患儿,无论何时发病,多表现为风寒咳嗽,痰多白稀。外感咳嗽的病位在肺,可涉及肝脾肾。其主要病机为肺失宣肃。风为百病之长,与寒邪相合侵袭患儿口鼻或皮毛,寒性主收引,肺气壅遏,宣肃功能失常,则痰液滋生,阻塞气道,发为咳嗽。

6.2 治疗方法

现行小儿咳嗽的西医治疗方案为抗生素、祛痰、镇咳等几类药物的联用。而小儿咳嗽大部分的致病因素为病毒感染,滥用抗生素不仅会使患儿产生耐药性,亦会损伤患儿脾胃功能。另一方面,应用抗生素的级别高、数量多,无法激发患儿自身的抗病能力,体质每况愈下。朱佳[6]教授亦认为,抗生素类药物属中医的寒凉之品,若在外感咳嗽患者疾病早期应用,其性苦寒制约邪气,致肺气郁闭而邪无出路,反而延误病情,不利患儿康复。中医治疗咳嗽方法众多,但中药味苦,患儿难以下咽;针灸需要留针,患儿配合度亦不高。推拿疗法是医者根据患儿病情, 注重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治,选取相应穴位, 采取特定手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的一种外治法。此法具有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小儿推拿本身为外治法,它对人体具有一种良性的、有序的、双向调节的刺激,但又同样具有温清和补泻之效,推拿之法,方便效宏,比针药更适合小儿。如此突出的优势正逐渐被更多的患儿及家长认同。

6.3 小儿推拿组方

风寒咳嗽因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而致病,病变性质属于表证、实证,因此,在治疗上以祛风、散寒、宣肺、止咳为总则。本手法处方总结众人经验,体现以下配伍特点:①开关配穴:处方以推天门和闭天门作为整个推拿治疗过程中的开窍和关窍,属于特定的“开关配穴”。刘氏小儿推拿法中形象地比喻开窍为进入房间的“开门”, 关窍则如出门后的“关门”[7]。在治疗起始操作推天门,可使患儿集中注意力、开启穴位、激活气血、调和阴阳。治疗结束后操作闭天门可升提气血,独立治疗信息,以加强疗效。②效验配穴:同属“头面四大手法”的推天门、推坎宫两者可祛风散邪、调和阴阳、宣通鼻窍。推肺经可调肺卫、祛风邪、宣肺咳,主治一切外感病症;气会膻中,揉之可理气开胸,止咳化痰。诸穴共用可发散风寒,调理气机,治疗小儿外感之咳嗽。王氏等[8]从解剖位置上分析认为胸背处的穴位最近肺脏,通过手法刺激可激发患儿体内经气,改善免疫功能,缓解气道炎症。肃肺法作用于患儿的前胸后背,而搓摩胁肋作用于患儿的胸廓两侧,两者合而用之,近治效果显著,化痰止咳明显。③反佐配穴:推三关可散寒、温里、补气血;退六腑可通腑、泄热。两者在功效上可相互制约,合而用之可达到寒热平调之效。④善用效穴:有干性 啰音者加用效穴小横纹,有湿性 啰音者加用效穴掌小横纹。此外,揉天突可化痰理气、止咳利咽。熊氏[8]等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揉天突能刺激人体的呕吐反射,促使痰液排出体外,达到祛邪效果。捏脊可培本固元、扶正祛邪,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常用的保健穴。刘氏等[10]认为捏脊是通过刺激背部皮肤将信号传导至督脉、夹脊及膀胱经等诸穴,与五脏六腑全身经脉相连而达到治疗目的。黄蜂入洞、揉外劳宫,可祛风、解肌、散寒、温阳;清天河水可治一切热症。诸法共用,起到宣肺化痰、散寒止咳之效。

6.4 结语

纵观此推拿手法处方,一方面注重小儿推拿的穴位相配使用,如开关配穴,效验配穴,反佐配穴等,另一方面又注重运用经验效穴。整方取穴少,手法快,操作时间短。笔者运用此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又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临床上应大力推广普及,使更多的患儿得益于此疗法。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5-6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2011:487-488.

[3]赵春梅.西宁地区综合医院儿科门诊疾病谱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2(13):126-127.

[4]庄沂,朱佳.外感咳嗽的辨治现状[A].中医临床研究,2011, 3(8): 105-107.

[5]邢凤玲,彭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95):165.

[6]郭瑶瑶,朱佳.朱佳疏风宣肺法治疗外感咳嗽经验[B].江西中医药, 2011,42(345):24-25.

[7]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取穴特点刍议[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 (5):54.

[8]王莉莉,尚莉丽,孙安达,等.健脾益肾推拿法配合心理干预防治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 1155-1157.

[9]熊英,吴云川,朱升朝,等.按揉天突穴和点刺四缝穴在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上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 162-163.

[10]刘应科,曹桂霞,石君慧,等.小儿捏脊疗法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1-2.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group (massag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hinese medicine group) to adopt different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exogenous wind cold type of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cough.Methods: exogenous wind cold type selection of 2013 January to 2014 September t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pediatric massage treatment ofcough in 7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adopted children massag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al method,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symptoms, signs of change.Conclusion: two groups treated by curative effect.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5d)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97.14%, the comparison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77.14%;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10d) treatment group cure rate was 77.14%, the cur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4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massage therapy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high safety, easy to be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accept, be in clinical on vigorously popularize application.

massage, pediatric, cold cough

猜你喜欢
外感风寒疗程
冬读古诗御风寒
机电安全(2022年1期)2022-08-27 02:15:26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6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6
治子宫脱垂
中老年健康(2015年8期)2015-05-30 23:28:06
传染性软疣
大家健康(2014年8期)2015-04-30 02:58:50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