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肯,蒙振刚,游金勇,黄云峰,黄月艳
(广西省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百色 53300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为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1],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6月~3岁婴幼儿中较为常见[2],病情严重者不但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听觉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本组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管理的12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岁者45例,1~2岁者57例,2~3岁者18例。
1.2 诊断标准 1~4个月血红蛋白(Hb)<90 g·L-1,4~6个月 Hb<100 g·L-1,6个月 ~6岁 Hb<110 g·L-1定义为贫血。
1.3 评估方法 检测120例婴幼儿外周血常规,采用氰化高铁法检测。并对孕晚期贫血、喂养史、辅食添加、出生体重、是否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等因素进行分析。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为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指只给婴幼儿母乳喂养,不添加其它任何乳制品,非纯母乳喂养指给婴幼儿母乳及其它乳制品喂养。添加辅食指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必要的辅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小儿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贫血检出率及不同年龄组检出率比较 120例婴幼儿中共有26例(21.7%)确诊为贫血。在<1岁、1~2岁及2~3岁患儿中贫血发病率逐渐下降,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9.953,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单因素分析 孕晚期贫血、辅食添加、低出生体重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反复腹泻与婴幼儿贫血患病情况的关系见表2。贫血患病率与喂养方式的关系:45例<1岁婴幼儿中纯母乳喂养者20例,其中患贫血4例,发病率为20%;非纯母乳喂养者25例,患贫血者13例,发病率为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年龄组贫血检出率比较/n(%)
表2 婴幼儿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2.3 婴幼儿贫血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婴幼儿贫血为因变量(Y),自变量(X)分别为孕晚期贫血、辅食添加、低出生体重、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喂养方式。各变量定义及赋值见表3。婴幼儿贫血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4。
表3 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表
表4 婴幼儿贫血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中以轻度贫血居多。本组调查显示<1岁年龄组患儿贫血发病率最高,1~2岁及2~3岁患儿发病率则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0~3岁作为儿童早期营养的窗口期,对于儿童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对于降低儿童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率非常重要[3-4]。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孕晚期贫血、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出生体重、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母亲在孕晚期患有贫血及低体重儿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这是由于婴幼儿无法从母体获得充足的储存铁,同时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等原因引起贫血。新生儿体内含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因此低体重儿、早产儿双胎儿由于低体重,体内含铁量低于正常体重新生儿,易出现贫血[5-6]。婴幼儿生长发育快,6月时体内来自于母体的储备铁已基本耗尽,易发生贫血。婴幼儿机体抵抗力差,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增加贫血的发生率。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低,这主要是由于母乳铁吸收率远远高于牛乳,母乳营养物质丰富,营养素搭配合理,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有多种抗体、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抗感染物质,可提高幼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但由于婴幼儿6月后体内储存铁耗尽,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外源性铁,单纯给予母乳喂养无法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求。此时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含铁丰富的辅食,则会引起血红蛋白生成不足,发生营养性贫血[7-8]。
因此针对上述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给予的防治措施包括:(1)加强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应充分重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给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来的远期危害,对父母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非常重要,通过宣传手册、画报、电视及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正常的喂养及营养供给方法;(2)鼓励孕妇在孕期加强营养,防止早产;(3)坚持母乳喂养和及时添加辅食:婴儿期给予母乳喂养,在婴幼儿4月以后给予辅食添加,如果汁、米粉、菜泥、蛋黄等。6月后逐渐给予动物肝、血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亦可增加铁的吸收,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充分补充各种营养物质[9-10]。对于早产儿、多胎儿及低体重儿等先天储铁不足幼儿,应给予母亲正确的饮食指导,在其出生后2月给予2 mg·kg-1·d-1元素铁预防营养性贫血。
综上所述:孕晚期贫血、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出生体重、是否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应提供母乳喂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低体重儿的出生。加强儿童系统保健和健康教育,减少婴幼儿贫血的发生。
[1]Wuehler SE,Hess SY,Brown KH.Accelerating improvements in nutritional and health status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Sahel region of Sub-Saharan Africa:review of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on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and nutrition[J].Matern Child Nutr,2011,7(Suppl 1):6 -34.
[2]李玉杰,李红霞,张 韵.固原地区202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67 -2969.
[3]钟日英,陈叶静,曾 援,等.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2002 -2003.
[4]汤小琼,李瑞芳,郭瑞冰,等.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及追踪干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4):448-449.
[5]陈付哲,潘家华,张慧芳,等.2006-2011年安徽省立医院儿科住院患儿病死率及病死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2):263-265.
[6]康 乐.72例早产儿贫血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7 -68.
[7]Rocha Dda S,Capanema FD,Netto MP,et al.Effectiveness of fortification of drinking water with iron and vitamin C in the reduction of anemia and improve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in children attending day - care centers in Belo Horizonte,Brazil[J].Food Nutr Bull,2011,32(4):340 - 346.
[8]柴淑绒.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5):4773 -4775.
[9]林国辉,陶 隽,叶瑞雄.婴幼儿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2,6(6):376 -377.
[10]张志琴.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0):2611 -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