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标准化之路不平坦
2014年,“一带一路”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之首被列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与《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28日,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方向。政策联通和资金融通为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形成支持,而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战略将对我国汽车、物流行业 “走出去”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的确让人欢欣鼓舞,但是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有企业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我国的运输车辆不能直接进入蒙古国,而是要在边境把货物卸下来,装到蒙古国的车辆上运到目的地。我们的车进不去的原因是“不符合蒙古国的标准,超载严重,人家怕中国的车把路压坏了”。我们的运输车辆都开不出国门,还谈什么“贸易畅通”呢?未来“道路联通”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也许有人会问,我国运输车辆的标准法规是参照欧洲制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大都参照欧洲的标准法规,怎么会出现前面提到的那种情况呢?这触及到我国运输车辆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车型标准化程度低。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标准化、厢式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车,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而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运输车辆标准化率不足50%,各类车型高达2万多种,车辆技术标准与其他载运工具、站场设施、技术装备等标准缺乏统筹对接,与铁路、船舶等其他运输工具以及物流设施难以实现换装转运的“无缝衔接”,阻碍了多式联运发展,制约了甩挂、共同配送等先进组织模式的应用。运输车辆已成为物流技术装备中的“短板”。(见本期相关报道)
近些年来,工信部几乎每年都要成批量地取缔《公告》内的不合格车型,这些被取缔的车型中,就包括了与标准法规不符的车型。但是,《公告》内仍然有不合格车型存在。对此,有企业反映,明明是超限超载的违规车型,却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公告》内,由不合法变成合法。这些车辆在国内的道路上可以畅通无阻,但是要开到其他国家,当然人家不让进了。
此外,多头管理、各部门标准不一致、生产企业为迎合用户提供各种车型、标准与实际使用情况脱节等也是造成我国运输车型标准化率低的主要原因。
从客观上讲,运输车辆排放等环保、安全、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将带动车辆标准化率的提升,但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目前,车辆标准化率低的状况已经阻碍了物流现代化的进程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当务之急是要主动作为,加快运输车型标准化的步伐。
笔者对交通部提出的车型标准化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因为这个工作涉及多个汽车行业管理部门,需要各部门充分协商、共同推进和完成。汽车行业“九龙治水”的管理结构长期受到业内诟病,长期难有改观,在这个管理结构下,车型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之路并不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