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新品种川蔗27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2015-12-12 01:53:43李远潭肖祎
甘蔗糖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蔗区糖业食糖

李远潭,肖祎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四川资中 641200)

甘蔗新品种川蔗27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李远潭,肖祎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四川资中 641200)

川蔗27号是优质、高产、早熟、多抗、糖蔗果蔗兼用型甘蔗新品种。该文介绍了川蔗27号的品种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品种;川蔗27号;栽培

0 前言

四川虽然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植蔗面积一度达到57000 hm2[1],但是进入21世纪后,四川糖业全面萎缩,目前植蔗面积仅约2000 hm2[2],作为制糖原料的糖料蔗生产遭受重创。近5个榨季以来,四川的食糖产量仅维持在几万吨,不足全国食糖产量的0.5%(见表1)[3-7]。

表1 四川食糖生产情况

四川人一直以来有生食甘蔗的习惯,据报道[8],在成都人最爱吃的水果排行榜上,甘蔗位列第3,仅外地甘蔗年销量就达5.9万t,因此生产用于生食的甘蔗前景十分广阔。限于四川的热量条件,尤其是内地蔗区,仍然以种植我省的自育品种为主,其川蔗6号、川蔗13号、川蔗14号等糖、果兼用蔗品种在本地生食果蔗中占据绝对优势,而仅适合制糖但不适用于生食的甘蔗品种正逐渐被淘汰。

为满足市场需求,我院提出四川省甘蔗育种应

以糖、果兼用蔗和果蔗为主要育种目标,并先后育成了川蔗23号、川蔗25号等糖、果兼用蔗品种和川蔗26号果蔗品种。川蔗27号是我院于2011年通过审定的又一糖、果兼用蔗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自1999年始,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采用五圃制选择、省区域试验和示范试验及生产试验等甘蔗育种程序,共计21点(次)田间试验,耗时11年,从CP72-1210(♀)×崖城90-3(♂)的杂交后代中成功选育出糖蔗果蔗兼用型新品种──川蔗27号。川蔗27号具有优质、高产、早熟、多抗、糖蔗果蔗兼用等特点。

2 品种特性

2.1 形态特征

节间为圆筒形,一般长13~14 cm,较长的达16 cm。极少有生长裂缝和木栓条纹。嫩叶鞘包裹部分蜡粉薄且少,老叶鞘包裹部分蜡粉稍厚,为白色,曝光部分蜡粉较厚,且为黑色;蜡粉带较宽,且明显。蔗茎呈黄色,曝光后为黄绿色。芽多为圆形,着生于根带中下部,芽体较小,较饱满,上不及根带,下未入叶痕,芽上无毛。叶色绿色,叶片光滑无毛。叶鞘长29~30 cm,光滑无毛,嫩叶鞘为浅绿色,被一薄层蜡粉,易脱落。未展开叶片和上部3~5片展开叶片挺直,其下的叶片斜散披垂。

2.2 生长特性

植株直立。蔗芽萌发整齐,萌发速度较慢。分蘖较少,少部分有1株分蘖。前期生长稍慢,中后期生长较快。耐肥性较强,在水肥充足条件下,长势很旺,植株高大。宿根性一般,但在无霜冻蔗区的宿根性较强。蔗茎均匀,在四川蔗区不会孕穗开花。

2.3 经济性状

2.3.1 农艺性状

出苗率及分蘖率偏低,宿根发株数一般。

2.3.2 产量性状

植株平均株高为306 cm,茎径平均为3.0 cm,单株重平均为2.2 kg/株,有效茎平均为70185株/hm2,甘蔗产量平均达155.73 t/hm2,增产潜力较大。

2.3.3 工艺性状

田间平均锤度达20.84%,蔗糖分平均达15.68%,纤维分平均为9.68%,蔗汁蔗糖分平均为17.94%,含糖量平均为23.1 t/hm2。。其糖分含量很高,而纤维分适中,因此其既适合榨糖又适合生食,是为优良的糖、果兼用甘蔗品种。

2.4 抗性

抗倒伏性较强,抗螟性较高,抗寒性稍差,高抗甘蔗黑穗病,不易感染甘蔗嵌纹病和褐条病,轻度感染甘蔗梢腐病。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植蔗地选择

川蔗27号耐肥性强,喜大水大肥,在肥沃的土壤上单产更高,故宜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槽坝地沙壤土和壤土上种植。因川蔗27号的抗旱性较强,亦可在有水灌溉的山坡台地上种植。

3.2 新植高产栽培技术

3.2.1 整地开沟

土地深耕30 cm以上,并要耙平整细,清除园地杂物,行距1.0~1.2 m,植蔗沟深25~30 cm,沟底宽15~20 cm为宜。施足底肥,施堆厩肥15~22.5 t/hm2,油枯1.5~2.25 t/hm2,甘蔗专用复合肥300 kg/hm2;土壤干燥缺水时,则施清粪水约30~75 t/hm2。

3.2.2 播种期

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此时甘蔗种下就可萌发。

3.2.3 蔗种选择及处理

在健康无病虫害的新植蔗园留种,选健壮无病虫害、蔗芽新鲜饱满的蔗茎播种,尤以蔗茎上半部为佳,播种后出苗率高、蔗苗健壮。蔗种宜现砍现用,堆放时间不宜超过3天,否则会影响出苗率。将蔗茎砍成2~4芽/段,砍种时剔除有病虫茎段和死芽烂茎。砍好的种段用45℃温水或1.5%石灰水浸种20 min,再用多菌灵等杀菌剂药液灭菌10 min,取出种段凉干即可播种。

3.2.4 播种量

川蔗27号蔗芽萌发力较弱,出苗率偏低,分蘖较少,可适当增大播种量。在南亚热带蔗区或者以蔗尖做种的地区以18~19.5万芽/hm2为宜,在中亚热带蔗区或者用全茎做种的地区则以22.5~24万芽/hm2为宜。

3.2.5 覆盖双膜

播种后覆盖地膜和拱膜,有利于提高土温,促

进蔗芽和蔗根早生快发多发,延长其有效生长期,以获得高产。

3.3 育苗移栽技术

川蔗27号的出苗率和分蘖率较低,采用育苗移栽,可减少用种量,并保证单位面积上的有效茎数,利于获得高产。

3.3.1 苗床地的选择与制作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沙壤土作苗床地。苗床宽1.5 m、高10 cm、苗床松土在20 cm以上为宜。

3.3.2 施足底肥

施堆厩肥22.5~3.0 t/hm2,清粪水15.0~22.5 t/hm2。堆厩肥于整理苗床地时施下,并与土混匀;清粪水于摆种后淋在甘蔗种上即可。

3.3.3 播种期

最低气温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因为覆盖的地膜和拱膜可以提高土温,达到甘蔗根和芽萌发的温度,使蔗种播下就可萌发。

3.3.4 覆盖双膜

播种后覆盖地膜和拱膜,以提高膜内温度,促进蔗芽尽快萌发,尽早出苗,快速生长,从而延长其有效生长期。

3.3.5 搞好萌发和苗期管理,促进快速生长

萌发期间随时检查薄膜,发现有破损时要立即补好,以保证膜内的温度。适时揭膜,当多数蔗苗蔗叶与地膜接触,且膜内温度超过35℃时,要揭去地膜;当膜内温度高于38℃时,应揭开拱膜降温,以免高温灼伤蔗苗。蔗苗长出3~4片展开叶时,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施清水粪11.25~15 t/hm2,尿素150~225 kg/hm2。蔗苗长至5片左右展开叶时,应及时进行移栽,移栽密度以9~10.5万株/hm2为宜。

3.4 宿根蔗高产栽培技术

留宿根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蔗效益,合理的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的保障。

3.4.1 破行松蔸

甘蔗砍收后,立即将园内杂物清除干净,松蔸亮行,疏松土壤,以利次年宿根蔗发芽出苗。在霜冻蔗区,越冬前需培土6~8 cm,并覆盖地膜,以防止低温冻伤蔗蔸,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再破行松蔸。

3.4.2 早灌水,早漂蔸

缺水时,在松蔸后3~5天,有水灌溉条件的地块应及时灌溉,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应施清水粪75 t/hm2漂蔸,以满足蔗芽萌发所需水分和养分。

3.4.3 覆盖地膜

干旱缺水的地块和早春气温回升慢的蔗区,需覆盖地膜来增温保水,使甘蔗芽早萌发、早生长。

3.4.4 早查苗补缺

分蘖初期及时用育好的蔗苗补植,以保证基本苗数充足。

3.4.5 早施肥培土

宿根蔗萌发早、出土早、生长快、拔节早,故要早施肥、早培土、早管理。破行松蔸后灌水或漂蔸时,需施尿素75~150 kg/hm2,为蔗芽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提苗肥和拨节肥均要比新植蔗提早10~20天进行,以满足蔗苗早生长、早拔节、长大茎所需的各种营养。同时还要适当增加施肥量,以弥补其养分的不足。提苗肥可增施尿素150~225 kg/hm2,拔节肥可增施尿素300~450 kg/hm2,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其他管理与新植蔗相同。

3.5 田间管理

3.5.1 早施提苗肥

分蘖初期施尿素4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清粪水37.5~75.0 t/hm2,施肥后培土厚约5~7 cm。

3.5.2 猛攻拔节肥

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应猛施拔节肥。施尿素900 kg/hm2、复合肥900 kg/hm2,以促进蔗苗发大根、长大叶、拔大节、长大茎。随后大培土,使蔗厢高度达30 cm左右。培土时要将多余或弱小蔗苗割出或压埋。

3.5.3 间苗定苗

为使甘蔗植株高度基本一致,茎径大小均匀,6~7月份时必须间苗定苗,株蔗之间应保持10~12 cm的株距,将基本苗控制在8.25~9.0万株/hm2左右,以保证7.5~8.25万株/hm2的有效茎。

3.5.4 排灌

甘蔗是需大水大肥作物,因此,在搞好施肥管理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灌溉管理,首先要做好中耕培土,保持土壤墒情良好,增强甘蔗抗倒伏能力。特别是进入大生长期的7~9月份,除经常观察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或灌溉外,若无特殊情况,至少保证10天灌溉1次,满足大生长所需水分。但甘

蔗大生长期四川盆地雨量丰富,降雨强度大,局部易积水成涝,因此,也应注意雨后排涝。

3.6 收获

3.6.1 收获时期

川蔗27号是早熟品种,11月即可收获。四川盆地偏北蔗区最迟应在12月中下旬最低气温在3~5℃时砍收,偏南蔗区最迟可在1月上中旬收获。有低温霜冻的蔗区必须在低温霜冻来临前收获,无霜冻蔗区则可在次年播种时收获。

3.6.2 贮藏

选择土层深厚、被风向阳、排水良好、无浸水、远离树林和竹林的地块作窖地,土壤以油沙土等能回润的沙壤土为好。蔗种砍收后,平放窖中,把蔗尖与蔗蔸搭配放置,蔗种放置深度高于窖面5~10 cm为宜,覆盖蔗叶和细土,细土应盖满窖周围。温度低于0℃,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窖顶应盖10 cm以上的细土,窖顶中间高于周围;温度高于0℃,低温持续时间短的地区,窖顶则盖1~5 cm细土为宜。

4 种性弱点及应对措施

⑴川蔗27号蔗芽萌发整齐,但萌发速度较慢,播种后采用双膜覆盖措施提高地温,可明显促进蔗芽提早萌发,有利延长其有效生长期,实现高产。

⑵川蔗27号主茎与分蘖茎的高度差异较小,但分蘖偏少,通过合理密植和育苗移栽可保障单位面积上的有效茎数量;合理的密植空间给予植株良好的生长环境,配合科学施肥和灌溉,可明显提高植株的商品性,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益。

5 推广建议

按照气候类型,四川蔗区分为盆地内蔗区和攀西蔗区。盆地内蔗区主要分部于沱江、岷江、长江、嘉陵江、涪江和渠江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温暖湿润,光热资源集中,冬春略显干旱,常有霜冻低温和寒潮侵袭;攀西蔗区地处金沙江及其支流安宁河和黑水河流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较高,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太阳辐射量大,夏秋温暖湿润,冬春干旱少雨,无霜期335天以上。川蔗27号的省区试和生产试验是在四川省蔗区完成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川蔗27号适宜在四川蔗区推广种植,尤以攀西蔗区为佳。依据川蔗27号的品种特性及其适应的生态环境,该品种亦可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和海南等省(区)的热带和南亚热带蔗区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和贵州等省(区)的中亚热带蔗区推广种植。

[1] 张让琴,王友富,宋福猛,等. 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发展状况与思考[J]. 甘蔗糖业,2007(3):50-54.

[2] [作者信息不详]. 10月全国食糖产销情况[J]. 糖业信息,2014(11):4.

[3] [作者信息不详]. 9月全国食糖产销情况[J]. 糖业信息,2010(10):3.

[4] [作者信息不详]. 9月全国食糖产销情况[J]. 糖业信息,2011(10):3.

[5] [作者信息不详]. 9月全国食糖产销情况[J]. 糖业信息,2012(10):2.

[6] [作者信息不详]. 9月全国食糖产销情况[J]. 糖业信息,2013(10):5.

[7] [作者信息不详]. 9月全国食糖产销情况[J]. 糖业信息,2014(10):2.

[8] 黄海英. 成都人最爱吃啥水果?[N]. 成都晚报,2015-01-19(8).

(本篇责任编校:李金玉)

New Sugarcane Variety Chuanzhe27 and Its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LI Yuan-tan, XIAO Yi
(Sichuan Academy of Botanical Engineering, Zizhong, Sichuan 641200)

Chuanzhe27, a new sugarcane variety for both grinding and chewing, was bred by Sichuan Academy of Botanical Engineering. I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quality, high yeilding, early maturing and multiple resist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uanzhe27 in details.

Sugarcane; Variety; Chuanzhe27; Cultivation

S566.1

A

1005-9695(2015)02-0006-04

2015-03-24;

2015-04-20

四川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3010110)

李远潭(1958-),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土壤肥料方向的研究工作;通信地址:641200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永兴路14号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Tel:0832-5522223,E-mail:876332666@qq.com

李远潭,肖祎. 甘蔗新品种川蔗27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甘蔗糖业,2015(2):6-9.

猜你喜欢
蔗区糖业食糖
来宾市不同蔗区甘蔗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广西糖业(2023年3期)2023-11-02 16:05:08
广西财政厅聚力促糖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糖业(2022年3期)2022-07-16 08:08:40
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
广西糖业(2022年1期)2022-03-31 08:42:38
加快提升广西糖业综合竞争力
广西糖业(2021年1期)2021-05-08 07:03:28
广西大力推动糖业变革
广西糖业(2019年2期)2019-05-16 12:59:12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在河池蔗区种植密度试验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8:59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