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芙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73-01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画家采用留白的艺术,让欣赏者在观看画面时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把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到画中。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文章中的“留白”进行个性化补充,不仅使学生对文章能有更深地理解,还能使学生对文本具有创造性的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发挥孩子们独特的创造力,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使孩子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从而为孩子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题处补白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它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提及文章的要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但它不可能把文章的全部内容提示出来,所以,教学时我们就可抓住课题留白,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揭题解题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触摸春天》,讲述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飞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春天”,让他们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在“春天”前填上动词,“盼春天、听春天、闻春天、找春天……”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而课题“触摸春天”是何用意呢?此时可揭示课题,让大家针对这个特别的课题提出疑问,引导他们二次拓展。“谁触摸春天?为什么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她触摸到的春天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吗?”孩子们很好奇,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课文去看个究竟。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由此诱发了他们积极读书思考,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标点处补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相配合,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有时候,一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就道不尽心中万般言语万般情。教师应重视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标点,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为标点补白,把一个个静止的标点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十分感人,透过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深厚情感。文中六处用了省略号,作用也有所不同,阅读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如“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老人注视着海鸥,他还在喃喃自语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老人的内心,去聆听他对海鸥的牵挂。通过孩子对课文语言的补充,将一个个省略号转化为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感人的话语,老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入孩子们的心灵,对课文情感的体验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三、结题处补白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课尽而意无穷”的享受。如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结课时,可以安排课件展示小女孩在火柴点燃发出微弱的光芒中看到的种种幻想的意境,并播放优美而略带忧郁的旋律。当小女孩手中的最后一根火柴慢慢熄灭,课件展示的画面也渐渐退去,只剩下音乐的旋律仍在流淌。此时教师并不马上把学生的心神拉回来,而是任其在幻想的意境中徜徉,留给学生以想象和回味。这样的留白让学生补白,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善教者留白”。“留白”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填补空白内容,使其体会到自我的参与感与创造感。在小学语文教学适当运用补白的策略,是完成对文本的深刻体验、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合理的补白,能充分理解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