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的人际沟通探析

2015-12-11 19:26杨倩倩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支教

杨倩倩

摘要:支教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支援乡村学校中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支教教师作为支教的主体,在支教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然而,在支教中,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意图从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和现状出发,通过发现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促进沟通的对策。

关键词:支教;支教教师;支援学校;受援学校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20-02

2006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随即,2006年3月教育部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之后,我国各地区纷纷以县为单位开展在职城镇教师下乡支教的运动。目前阶段,我们推动支教的目的主要是以城镇优质资源带动相对薄弱的乡村学校。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中国特定时期的特殊教育运动,从教育的公平性来看,这种相互交流的形式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像我国面临一个各地区教育现状差异比较大的现实。即使各地区教育资源发展到分布比较均衡的程度,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很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支教的效果。

一、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支教运动几年以来,大批乡镇或教师涌入乡村学校,需看到,支教在某种程度上给乡村学校的改观起了促进作用,其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但是,由于支教时间短,支教教师对于受援学校的校风校情、教材教法、学生情况等方面难以全面深入了解,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教学质量上给受援学校带来质的飞跃不太容易。翻阅有关文献,学者们也是侧重宏观论述或侧重研究如何通过支教提高教学质量的居多,而鲜有从微观层面分析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沟通的研究。支教本身的意图确实意在提高落后地区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这是大方向大原则,然而沟通是开展工作的桥梁,我认为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需加强沟通,这一点不容忽视。另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牵扯方方面面,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教学这个环节,教育结果见效时间慢,这种情况下,教师人格、教学情操、教学思维以及教师生活等各方面的切磋尤为重要。

二、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人际沟通现状

支教行为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措施,支教的愿望是美好的,然而,支教运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可以说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喜有忧,支教尚处在发展完善阶段。

1.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沟通中的“喜”。(1)首先,受援学校教师乐于接受优秀的支教教师。支教教师给受援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支教老师带着使命来到受援学校后,同本校老师一样分配班级和教学任务,在备课、教学研讨中积极与其他老师交流切磋,不少先进的教育思维相互渗透,受援学校老师可以从一个较高层次学到较为先进的理念,理论上得到提高。并且,通过日常的交流切磋,受援学校的教师不自觉地看到与派来教师之间的差距,会更加注重个人教育素养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激发受援学校教师勇于探索和研究。(2)其次,支教教师个人也善于在支教过程中交流、提高。支教教师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接触陌生的老师和学生,需要向受援学校的老师多多请教。在工作中通过接触不一样或更为复杂的教学现象,使得支教教师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优秀的“研究型”教师,他们致力于研究各种教育教学现象,这就需要不断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日常的沟通取材中,他们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由此,支教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得到自身提高,也会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2.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沟通中的“忧”。(1)业务不熟,消极从岗。不少地方,支教老师去到受援学校后被安排到专业或学段层次不对口的岗位,比如高中老师教初中或者英语老师教历史,由于对新的教材教法不熟悉,再加上对学情不熟并而支教时间又短,所以在处理具体教学活动中往往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可能不如当地学校老师有经验。即使支教老师刚开始满腔热血,多次遇到困难之后难免会有情绪消极,认为只要熬到支教时间一到便可一走了之,除了例行开会或研讨需要与其他老师沟通,他们往往无法与本校教师真正打成一片。(2)功利支教,拉帮结派。不难看到绝大部分地方都存在这么一个现实,即支援学校派出的支教老师虽然是自愿报名的,但往往是需要借助支教的优惠措施急需评职称的人员。这部分教师支教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完成一年或两年的支教经历后回到原单位优先评职称。这部分“任务型”教师除了按规定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很少同其他老师有过多交流,彼此之间了解甚少。加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自身的优越感,支教教师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密切,似乎有种“同病相怜”或“久逢知己”的感觉,这样便将自己的社交圈囿于某一个狭小的范围,无形之间便与其他老师产生了隔离。(3)期限一到,一走了之。一年或两年的支教期限结束后,原支教教师回到原学校,与受援学校的教师基本不再保持联系。虽然也会有其他新老师派往受援学校,但是由于前后支教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支教的任务往往出现断层,支教过程零零散散,不能满足受援学校的迫切要求。

三、促进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沟通的对策

可以看到,支教过程中有喜有忧。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问题出发,立足现实,提出促进支教教师与受援学校教师之间人际沟通的对策,不断完善支教工作,以更好地推进教育均衡。

1.从优选择,按需支援。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是否愿意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付出多少的努力来从事教育活动,都取决于从事教育事业和付出教育劳动所能得到的报酬。但是,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物质方式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绝不能成为唯一或最主要的手段。然而,目前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支援学校派遣的往往是需要晋级或编制之外的老师,而不考虑受援学校的具体需要的岗位。因此,为了达到支教的美好愿景,应该多从“研究型”教师中抽调优秀教师去支教,而不是把选择范围局限于“功利型”的教师群体。一般情况下优秀教师不仅专业素质较高,职业情操也较高,责任心和研究能力都较强,如果学校用适当的方式积极有效动员,不论出于自我的进一步卓越还是对教育的热忱,这部分优秀老师都会乐意到不同的学校去体验,善于与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学生沟通交流,并专于研究各种教育现象。相比“功利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因此他们与受援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愿望和动机也更多。endprint

2.学段平衡,专业对口。目前,有很多支教老师去到受援学校后被安排到到专业或学段层次不对口的岗位,往往去了一年后对新专业或新年级的教材教法还不熟悉就要离开了,教学质量令人堪忧。所以应该从支援学校平衡的年级中抽调专业对口的优秀教师到受援学校平衡的年级中,并安排到相同的学科岗位上。只有这样,新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更好更快地融入到教育教学的交流中,从而发挥更高的带动效果。

3.走出大门,实地学习。农村地区教学设备、教学理念等方面比较落后,由于长期处于这种劣势环境,即使有优质教师前来支教,较落后地区的部分教师接受新观念的意识往往不高,阻碍了相互的沟通切磋。然而,听一听不如看一看,不仅要耳濡还要目染,受援学校也可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分批去支援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参观或通过“挂职”形式去优质学校学习,这种在实地中相互学习的方式要比听报告或座谈的效果更加显著。只有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的教师思想上缩小差距,有共同沟通的素材和案例,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才有可能相互借鉴和学习。

4.强化管理,保持联系。支教一旦结束,支教老师回到原工作学校便基本不会再与受援学校有联系。要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长期努力,要始终保持与农村学校的联系,为农村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料、设备,传递教改经验,努力创造条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县域内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约束和保障措施,建立本县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平台,使全县的教师都可以在平台上互动和学习。同时也可以考虑单独为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开通专用网络交流平台,并向支教教师明确分配要完成的任务,从制度层面强化沟通。此外,目前有些地方推行的“师徒制”或“导师制”也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有效形式。

5.鼓励支教教师参加各种活动。既然带着使命前来支教,支教教师就不能总以外人身份自居。支教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本校的各种活动,比如运动会、研讨会、各种晚会等。同时,受援学校也要积极主动邀请支教教师担任各项活动中的角色,只有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老师们才能感觉身处一个团体,从而激励文化认同感和亲密感,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友谊。情缘一旦结下,对于平时的沟通或以后的沟通都是一种无形的促进剂。另外,本校教师应该提高意识,真诚热情对待,一视同仁,不能视支教教师为指导者,而应该将支教老师视为共同促进者,更不能有意排斥支教老师。

总之,支教作为一项支持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的工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去除教育中心化的举措,沟通作为同行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我认为如何有效促进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需要我们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支教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大山深处的“课堂”——支教青年:反倒是我们受到了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范真油画
———支教日记(二)
范真油画
———支教日记(一)
芳兰振蕙叶——走近支教母亲支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