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祥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形成理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多而杂,并且考试题目灵活多变,致使很多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与高中前相比下滑得特别厉害,许多同学有怵头、恐惧、厌学数学的心理。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如何引导高中生学好数学、提高成绩呢?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数学知识大部分比较抽象,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但是,要做到这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教学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尽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辅助肢体语言,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非但不枯燥乏味,而且很有趣。此外,还可以介绍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和他们在科技进步中的卓越贡献,也可请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讲讲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课堂学习是一个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要专心听讲,另一方面要积极把疑问反馈给老师,使老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因此,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最大限度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对老师所讲的重点、考点、易混点要认真思考,通过听讲来解决课前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诊断自己的思维。同时要认真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老师了解你的学习状态,能够及时予以点拨和指导。学生还要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记下老师强调的重点、考点、疑点,以及教材上没有但老师进行了解释、提示和见解的知识点或典型题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还有自己的疑问和理解。
当然,一定不要满足老师解题的思路,还应多思考一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会促进数学学习,提高成绩。
三、理解基础,构建体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教材,扎扎实实地学习并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教材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加深理解记忆。在梳理教材基本知识时要求精、求细,力求消灭那种“好像会”“差不多会”的情况发生。要把教材基础知识诸如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读熟读精、理解透彻,把课本之上的典型例题弄清弄懂、学好数学就不再是难事。
四、学习借鉴,以我为主
任何学科不是仅仅靠教师教就能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
下,靠学习者本身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就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养成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尊重学习规律,善于开动脑筋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且要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敢于质疑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深刻挖掘数学中重要题型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灵活,既要熟读精思教材知识,又要勤于做题积累。对教材知识不仅能钻进去,还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学习和借鉴优秀学生的学习和解题方法,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方法。
五、注重训练,提高能力
教师在平常上课时应多训练一题多解,同时要强调每一种方法都是应该掌握的,否则有的同学就会满足于一种方法或通法。利用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和数字特征,往往能进行简算,从而在计算时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简算训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与计算能力。估算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计算能力,估算在生活中经常应用。因而,要将计算练习当成每天必备的功课,培养学生养成估算与检验的习惯,积累经验和运算技巧,提高他们计算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只有对学生进行长期多方面的计算训练,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对计算结果负责的良好习惯,以及有毅力、肯动脑、克服困难的意志,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提高,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养成习惯,坚持不懈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数学感到有序而轻松。例如,在做课后习题之前要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的不良习惯。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不懂就问,对于自己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的题目,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等等。当然,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努力、不断累积,所以,学好数学必须坚持不懈,不能遇难退缩。
只要学生充满兴趣,增强信心,主动学习,不断探索,形成体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训练,坚持不懈,就能够打开高中数学学习思维的大门,在高中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得心应手,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杨海鹏.浅谈如何学好数学[J].新课程学习,201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