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应将“互联网+”作为服务业加快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发展“四新经济”
如何认识现代服务业
理论界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一直将服务业视同按国际通行产业划分标准划分的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之外的其他各行业;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是中国首度提出,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内涵一直存在争论。“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上,但并未对其内涵作严格定义。2012年2月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第70号文件应该是迄今为止对现代服务业最权威的定义,并一直为各界所引用:“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参照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通过服务功能升级和模式创新,催生出的新的生产型、知识型、高端消费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
总体看,现代服务业不外乎包括以下三种具有更高技术含量和新业态模式的服务类型:一是现代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现代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究开发、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二是现代消费服务。包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三是现代公共服务。包括更先进的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发展趋势
(一)全球服务业逐渐取得经济主导地位,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大趋势,各国服务业产值在其国家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其服务业产出比重近年来都已经超过70%。在这之后,由于各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再造”,服务业比重变化不大。这些原来以制造业闻名的国家,如今却是以服务业为经济的绝对主体和动力源泉。
(二)技术创新对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加快,新的服务业态不断涌现
服务业通过运用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加快改造升级,服务业自身也日益“知识化”和“信息化”,并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比如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近些年在全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经营方式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换代,逐渐发展成具有高技术含量、知识性强的现代服务业。
(三)服务业升级趋势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升级
近年来,全球经济分工的深化带动了对全球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服务在生产体系内部迅速展开,与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有关的诸如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等服务需求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的大量外包推动了诸如管理、咨询、广告、研发、会计、渠道、市场销售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不断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升级。比如西方的“工业再造”、德国的“工业4.0”战略无不是建基于以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的现代服务业。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3%上升到2015上半年的49.5%,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并且仍在加速发展。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在40%左右。与此同时,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水平稳步提高,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改善,高端生产性服务比重提升。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加快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
当前,中国正在强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生产性服务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活消费服务需求,消费结构也在快速升级,大众消费正在从物质性消费转向服务性消费、从生存性消费转向发展性消费,城镇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生活消费性服务业市场迅速扩大。而且,随着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将加快转变,逐渐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着力于为公众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均衡发展,使公共服务业迅速发展。
尽管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体制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缓慢,门槛过高,一些服务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服务业政策不如加工业优惠,服务业企业税负明显高于工业企业税负;法律法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不高,缺少社会信用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慢,制约了制造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和协作机制,各地低效同质化竞争严重;社会缺少创新精神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制约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香港、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启示
为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中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纷纷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中,香港、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一)香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1.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香港人口约700万,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服务枢纽之一。2014年GDP接近30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40000美元,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93%,服务业就业人数超过总就业人数的90%,是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是典型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
过去十年香港经济增长每年超过3.9%。贸易和物流、金融服务、专业服务、旅游已经成为香港服务业的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前三项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70%。香港已经连续21年蝉联全球最佳自由经济体(美国传统经济会),被评为全球第二竞争力经济体(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和全球第三国际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指数)。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尽管香港制造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向内地的珠三角地转移,但商品贸易、物流、金融、电信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不仅留在了香港,而且获得较快发展。近十年GDP总增长46%,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比例大都超过GDP增长比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近几年内地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迁往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当地基本没有留下也没有发展起成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
预计,随着内地经济日益全球化,内地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香港将继续发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作用,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会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将扩展到金融、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设计、信息服务等领域,香港的区域现代服务中心的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稳固。
2.香港的经验与启示
其一,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营造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香港政府一直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的管制理念,市场开放程度高,不断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努力营造公开的商业环境和公正透明的经济政策,进行适度监管,审批环节很少。政府还逐步从金融和交通等重要的服务领域完全退出,为民间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二,完善法律法规和服务配套体系。香港有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并与国际规则接轨。这些完善的法律法规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再加上香港税收很低,配套完善,公司开办和运营成本低,吸引了大量国际型服务企业或总部进入香港市场。
其三,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推进产业升级。香港抓住机遇成功,实现了两次产业转型。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利用新中国建立后逃到香港的内地民族资本家,迅速发展起制造业。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利用内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时机,将制造业迁往珠三角地域,快速发展起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业。香港还积极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合作,特别是与内地大珠三角的区域整合;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影响力、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引导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等。
其四,加强政府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展一条龙服务,由于服务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香港有32万家企业,其中98%是中小企业),因此,香港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各种行业协会。近年来,香港政府不断加强对服务业的推广。如1997年以来,先后成立推广服务业策略小组、投资推广署、旅游发展署、香港贸发局等部门,每年都对有关的服务行业进行宣传和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其五,加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近20年来,香港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类人才,会计师、律师、建筑师、规划师、评估师等10大行业的专业人员形成团体效应,仅会计师就有2.6万人。庞大的优秀人才队伍成为香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然,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和政府主导思想的限制,香港在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客观条件限制。土地资源少,而且政府又采取限制开发政策。香港目前仅开发了24%的土地,房地产开发成本太高,使得居民生活和中小企业的办公成本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严重,可就业比例越来越低。香港属于微小经济体,经济规模小,只好发展外向型经济,很容易受国际环境影响。
其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后,尽管成功地实现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对科技创新能力重视不够,没有依托香港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建立起高科技产业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业, 从而形成产业空心化。
其三,缺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由于香港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不愿意多干预经济,因此缺少类似欧美国家的政府主导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二)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1.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的主力。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十二五”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高于同期GDP增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57.3%提升到2014年的65%,远高于全国48%的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3%(见图1)。2015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左右,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成为上海服务业的支柱产业(见表3)。上海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5、6、7、8”的格局,即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服务业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超过70%,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超过80%。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十二五”以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0.2%提高到了2015年上半年的40%。2014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
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根据初步测算,2014年上海市生活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约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四成,占GDP的四分之一,从业人员450万左右。上海市生活性服务业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水平上,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涌现出很多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服务业态。
2. 经验与启示
其一,把服务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强规划政策引导。上海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全力推进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驱动力,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分别制定了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总体上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空间布局和推进举措等。服务业各行业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重点领域规划,对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其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近几年,为使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上海市政府创新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自贸区建设与国际接轨,政府全力做好市场监管与服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努力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促进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以开放促改革,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自贸区的建设,采取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方式对政府管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自贸区设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建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开放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
其四,注重聚焦重点,推动服务业重点领域加快发展。依托“四个中心”(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建设,全力推进金融服务、航运物流、现代商贸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启动一批重大服务业领域项目的建设,比如虹桥商贸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迪士尼)等,推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其五,注重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十一五”以来,上海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体现国际大都市功能与形象的黄浦江、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和以延安路—世纪大道为轴线的上海商务走廊,促进了服务产业的集聚发展。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既有工业基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商务、信息、物流、制造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其六,建立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海市政府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引导,鼓励各类企业自主创新,特别是着力推进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跟随创新并重,着重建立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发展路径,努力使上海制造变为上海创新和上海服务。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上海注重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在发展过程中,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和发展短板,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尚不通畅,税收负担偏重,高端服务业发展仍然较为薄弱, 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缺乏,要素跨境流动不便利等。
加快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借鉴香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经验,提出如下促进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
要充分认识到,转变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是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已经不能支撑以加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国际产业分工和新一轮科技革命逼迫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服务贸易为核心的新国际贸易规则(TPP、TTIP)促使我们需要改变以产品贸易为主的传统思维。目前我们正处在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工业整体上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容纳就业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像上海一样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
(二)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逐步与国际最新服务贸易标准接轨
服务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目前中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各种税制、规制和法制因素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要将上海自贸实验区成功的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以开放倒逼改革,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性政府,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和反垄断法,依法管理市场,最终与国际最新服务贸易标准接轨。
(三)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城市处于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各地应根据所在区域和本身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服务业发展战略,要依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城市的服务功能定位,建立基于比较优势和产业链区别定位之上的区域分工体系,东部沿海城市要借鉴香港的产业升级经验,在将加工业迁移到其他地域时,将产业的两端留在本地,迅速发展起自己的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城市要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确定适合自己的服务业发展策略。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发展服务业要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府要为企业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定位好政府规划、服务、协调、和监督作用,发挥好行业协会维护市场次序、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的作用,修改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对中小服务企业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切实简化服务行业征税环节,解决服务企业税负高于生产企业的问题;应把技术服务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完全享受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等。
(五)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服务业集聚水平
没有城市就没有服务业,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是形成服务业需求的基本条件,城镇化水平越高,服务业占比就越大。一方面,人口集聚给商贸、餐饮、房地产、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生活性服务业带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为物流、金融、信息、中介、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带来发展机遇。只有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服务产业集聚度,才能为发展服务业奠定基础。
(六)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运用各种新兴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强创新融合,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功能相融合,着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导航定位、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深入研究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工业互联网及再工业化战略,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化。与此同时,加快新技术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围绕移动生活服务、数字休闲、娱乐、旅游、空间位置综合信息服务等数字生活领域,大力发展以网络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消费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将“互联网+”作为服务业加快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作者为中国经济年鉴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