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不久,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反映了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未来宏观调控思路的调整。
供给侧管理认为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市场可以通过价格调整等方式来自动出清,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调节总需求,通过调节总供给改变潜在产出水平就可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与之相对应,需求侧管理则认为商品价格存在刚性,短期内无法充分调整,市场无法出清,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因此需要调节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
两者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的核心是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而供给侧管理的落脚点在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财税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创新、提高人力资本等。
经济结构调整不属于经济增长问题,但从政策手段上看也属于供给侧管理的一种方式。典型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问题,而且随着国内传统需求市场逐渐饱和,需求刺激政策的效率已然递减,潜在风险也不断增加。
尽管传统行业产能和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但新兴产业和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目前中国经济客观上需要供给升级,过去侧重总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手段的空间已经显著收窄。
因此本届政府的经济调控思路偏向供给侧管理,即强调通过扩大供给、提高生产率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李克强总理在上任初期便表达了“不刺激、去杠杆和结构性改革”的调控思路。他近日为《经济学人》年刊撰写的《中国经济蓝图》一文也指出,中国抵制住了量化宽松和竞争性货币贬值的诱惑,做出了坚定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抉择。
不过,由于正值中国经济回落周期,考虑到经济下滑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以来,宏观政策的重点向稳增长和扩张总需求有所倾斜。
这也引发了长期供给改革和短期保增长的争论。一方面,中国经济处于通缩周期中,需要谨防经济增长出现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就改革和转型而言,目前仍然充满了纠结,国企改革、自贸区、“一带一路”、创新创业等改革措施还没有看到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这样看来,供给侧改革如果继续向前推进,短期内似乎就和保增长的政策目标存在冲突。
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区分短期增长与长期增长。长期增长取决于供给管理,短期增长更多取决于需求管理,二者并不矛盾。明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需求管理会淡出。
需求管理作为有效的宏观经济干预,其本身并不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仅靠需求侧的政策是不足的;而供给管理下传统行业会因为供给端改革而收缩。如果市场出清对经济产生太大冲击,引发系统性风险,需求管理仍将发挥作用。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下一步,不能局限于需求侧,亦不能完全倚重供给侧。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供给侧改革向深水区推动,未来宏观政策不排除出现一种“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状况,这不利于进一步改善市场对中长期转型和深化改革的预期。
所以,在短期内需求管理仍然存在的背景下,应尽量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政策,而是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来增加有效需求。在投资方面,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投资效率、增加有效投资;在消费方面,通过改革创新使新消费得到满足和释放、实现消费升级;在出口方面,通过产品品质提高来增强出口竞争力,而不是以贬值或补贴来推动出口增长。
长期来看,必须以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为改革目标,通过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确立有效的政府干预边界,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全面治理经济失衡。虽然供给侧改革不像需求管理那样“皆大欢喜”,甚至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需要有魄力的改革者来推动,但政策重心重回改革,对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是个重大利好。
(本刊编辑吴思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