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方面,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同蝴蝶抖动一下翅膀,就会带来飓风,家长的一点点改变,都会把孩子带进一个新的世界。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很少顾及孩子的想法,只要自己认为某个习惯应该培养,就安排孩子去做。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常出现一些小毛病,而家长“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说教又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这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厌倦。因此,家长最好是做孩子的朋友,成为幼儿成长的亲密伙伴,主要是“成长伙伴”,这种关系的建立,能让孩子感觉到在好习惯养成的海洋里,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坚持养成好习惯就不会那么乏味和单调,而会变得更加快乐、更加有效。
家长怎么做才能成为孩子的伙伴呢?
首先,父母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曾经在朋友家看到,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在客厅里来回跑着玩的时候不小心碰到茶几的一角,膝盖上顿时瘀青了一块,泪水在他的大眼睛里滚动着马上就要流出来了。这时,他爸爸很自然地蹲下来,平视着孩子的眼睛亲切地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是不是?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磕碰一下是没关系的,对吗?”小家伙立马收住了眼泪,自豪地玩去了。父母蹲下来能赢得孩子的合作,蹲到和孩子一般高时再开口说话,这种姿态完全是朋友式的,孩子能从和他平等的视线交流中看到父母眼中流露出来的爱意、真诚和平等,当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这种尊重时,就会认真地听父母的话。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歌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这句话或许可以作为最好的解释,许多家长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这在孩子看来是对他人格的不尊重,当他的地位完全与父母不平等,且感受不到父母的真诚时,自然就不会把真实想法告诉父母。众所周知,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与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其次,父母要学做孩子真正的“玩伴”。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与他们一块玩耍、一起做事,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了。然而,在孩子面前,很多家长却总喜欢摆出家长的架子,拿足家长的作风,如让孩子收拾积木,会以命令式的口吻要求孩子:“快点收积木,收不好就不带你出去玩。”殊不知,家长往往希望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种强化方式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毕竟是一种“外力”,可能会导致孩子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受罚而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这种“自制”并不能长远有效。家长只有提供充分地时间做孩子真正的“玩伴”,一起开展各种需要互动合作的活动,让孩子在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如和孩子一起收积木时可这样说:“我们快点把玩具送回家吧,看谁送得多,送得快!”做孩子的玩伴,家长可以用比表扬更好地方式向孩子指出,表现出好行为会让自己觉得很棒,而这种自我肯定而带来的愉快和满足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奖赏。只有孩子因好行为而感到有自我满足感时,才会真正形成自律。
最后,父母要放下“权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孩子作为特殊的群体,拥有作为人的应有的权利,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最好的互动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对话。家长是孩子第一个且最重要的榜样,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习惯于要求孩子“听话”,这仿佛是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这是家长与孩子间的不平等。并非父母们不愿平等地对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对自己的权威意识产生警觉,不曾意识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权威的角色。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不听话”的家长。卢梭说:“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服从人;同时,你给他做事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学会役使人。要让他在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都同样感到他的自由。”也就是说,在孩子面前,家长首先要做个“听话”的家长。当然,做“听话”的家长绝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对于孩子那些没有礼貌的发号施令,没完没了的交换条件,粗鲁无礼的话语,一句也不能听,否则就是纵容。“听话”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平等对待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伙伴的角色,却不能始终坚守,常常在游戏进行中露出自己的真相,呈现给孩子的是一种规范的化身、权威的代表。家长居高临下的干预,会直接破坏伙伴的关系,导致孩子的反感。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努力做孩子游戏中的一个“玩伴”,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角色。同时家长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很深的烙印。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这完全可以用来比喻父母对孩子的身教,在这个世界上孩子通过模仿而学习,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以“声”作则不如以身作则,只有家长“伙伴”先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走向正途。
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只有当家长童心未泯与孩子一起全身心投入,做孩子的“亲密伙伴”,耐心地倾听,以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理性的引导,主动构建亲子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一起在游戏中享受愉悦,唤起内心的丰富体验,并通过相互的表达形成交互体验,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