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月
摘要:乡土资源精彩纷呈,是美术教育的合适内容,乡土资源是对美术教育资源必不可少的补充,乡土艺术资源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应用于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有效的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阵地,也是与乡土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在课程的实施中,美术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在教学中,搜集龙胜乡土艺术资源,通过筛选、分类整理,依照美术学科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加以利用,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乡土资源;实践活动;美术教学;筛选;整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86-02
一、以龙胜的地方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为素材,进行“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
在教学中把一些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建筑物、器物、建筑图案和艺术品作为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并用美术形式与手段表现出来。
(一)开展欣赏与评述教学
搜集龙脊梯田摄影图片,搜集家乡的建筑图片开展欣赏与评述教学。在此基础上,如:自编校本教材“艺术家眼中的龙脊”,从知名艺术家的画龙脊的作品,画龙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探析龙脊的自然风光之美,了解龙脊杆栏式建筑民居“吊脚楼”之美。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也是龙胜的特色建筑,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家乡。通过对地方美术经典的自然风光的学习,让学生对龙胜的地方美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让学生在欣赏中领略乡土文化的魅力,增强其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将本地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观引入写生教学
在龙胜的地方资源中,自然资源及自然的人造景观(建筑、遗迹等)是最直观、也是最贴近学生的美术素材。对于龙胜的孩子来说,这里的千层梯田、吊脚楼等景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常常因为熟视而无睹,未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地域之美。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美术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再表现”。龙胜的“龙脊梯田”可以说是龙胜的一个符号,说起龙胜,人们就会想起龙脊梯田。龙胜特有的民居建筑——“杆栏式”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侗寨的鼓楼,也是龙胜乡土民居的代表建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零距离观看风景及建筑,进行写生教学。比如,和平小学组织学生去龙脊景区采风,利用集体春游和秋游的时间拍摄地方美景;平等小学和乐江小学组织学生置身于侗寨,感受祖先创造的侗族民居——鼓楼、风雨桥;其他很多学校的学生进行“景观仿造”,观看龙脊梯田景点的摄影图片,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的民居图片,进行绘画练习。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龙胜梯田之美、少数民族的建筑之美有了更深的体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表现地域之美。
(三)民风民俗入画
通过了解本地少数民族风情,通过参与民俗节,让少数民族风情走进绘画作品。龙胜县自宋代以来陆续迁入瑶族、侗族、苗族、壮族、汉族等民族,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保存着许多古朴、独特的民间文化。
少数民族民俗节庆资源丰富而独特,文化悠久灿烂,民族节庆节事一年四季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古朴纯真,饮食习俗别具一格;民族建筑古朴艳丽,民族服饰典雅艳丽,民族歌舞妙曼动人,民族体育竞技妙趣横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把这些民风民俗用美术的语言表现出来。
1.让学生观察民族服饰,并用于创作表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的服饰,使他们对本地的民族服饰有深刻的印象。说起龙胜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想起苗族、瑶族、侗族、壮族这四种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会想起红瑶和盘瑶、花瑶的服饰上精美的刺绣装饰;会想起色彩简洁明快的壮族服装和花毛巾做的帽子;会想起每个民族特有的造型精致的银手镯、银项圈、银头饰等饰品。
2.让学生参与民俗节庆的活动,作为学生创造表现的主要内容。红瑶红衣节、晒衣节等节庆已经推向了全国,成为全国民族节庆品牌。在晒衣节,红瑶女将会展示瑶族的“长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还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另外,侗族的“武圣节”、“长桌宴”是最具特色的,当天侗族还会唱侗歌,表演多耶舞、芦笙踩堂等。龙脊梯田开耕节会举行祭祀、放水、开耕、好汉爬龙脊等活动。这些民俗风情成了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在了解这些民族风情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整理,编成教学案例,指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中小学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表现民族风情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各类绘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凡是美术竞赛,90%的学生都会以民族风情为内容来创作,而且效果良好。以绘画比赛这个载体宣传了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二、以龙胜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为依托,参与“设计与应用”
利用乡土造型材料,开展工艺美术创作活动。龙胜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民间美术的依托和生存土壤。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龙胜民间艺术,龙胜的中小学都开展了“民间美术进课堂”的系列活动。有的学校以侗乡草编(编草龙、编草鱼等动物)为主题、有的以瑶族的刺绣为主题,组织学生学习农民画,或者以本地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情为内容的海绵纸板画和木板木刻版画作品,创造了木糠贴画、五谷贴画,这让学生受到了民族文化与艺术的极大感染。我们对龙胜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发挥了民间美术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也为本地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学习中还发现了乡土美术的特色和风格,历史、发展和现状,体会到了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传承了本土美术的创作技能,延续和发展了乡土文化的命脉。endprint
三、以龙胜民俗文化活动资源为契机,开展“综合与探索”
龙胜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各种民俗节日及社区文化活动等,是开展地方美术学习的契机,也是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结合民俗活动的主题,开展校园美术制作与展示活动。每年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竞赛活动,以图片、文字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学生现场创作以歌颂家乡和家乡少数民族为内容的绘画作品,现场制作工艺品(草编、刺绣、纸制作的建筑等),电脑制作课件。
学生策划活动、自主探究、切身体验等活动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总之,挖掘龙胜的地方乡土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本地美术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对于合理改进美术课程结构及培养学生热爱本土艺术,弘扬优秀民族和民间文化,促进地方有特色的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茁.教育科研课题组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
[2]唐海虹,金正海.挖掘乡土造型资源开发学生创造潜能[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3]黎灵伟.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琼州学院学报,2008,(S1).
[4]朱春桃.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02).
[5]丁晓华.农村小学美术课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体会[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3).
[6]张雪峰.农村贫困地区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美与时代,2006,(06).
[7]徐海华.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5).
[8]张丽丽.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美术课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2).
[9]狄智奋.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5).
[10]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