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2015-12-10 06:07孙熙莲
关键词:烯酮异位症内膜

孙熙莲,杨 莉

(1.兴仁县例民医院妇产科,贵州 黔西南 562300;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贵州 遵义 56309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孙熙莲1,杨 莉2

(1.兴仁县例民医院妇产科,贵州 黔西南 562300;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贵州 遵义 563099)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将治疗前与治疗之后对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性腺激素(FSH)的水平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结果 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腺肌症与附件包块声像图总有效率为81.4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育龄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该病患者在月经期痛经现象严重,且对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1]。现如今,人们生活质量和以往相比有所提升,但该疾病的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寻求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也成为了当前医学专家们所研究的重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使用了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年龄26~49岁,平均年龄(35.8±5.8)岁。经过诊断,所有患者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标准:程度不等的非经期下腹疼痛,性交疼痛。患者存在阴道后穹窿触痛结节47例,存在双侧卵巢囊肿直径(3.5±1.5)cm10例。患有不孕症23例。所有患者均已排除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精神疾患,糖尿病,高血压。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用药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来院治疗的第1天,服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347)进行治疗,12.5 mg/次,1次/d。

对照组:患者来院治疗的第1天,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20)2.5 mg/次,2次/周。连续用药6个月后观察疗效。

1.2.2 检测方法

患者在服药物期间到医院定期进行复查工作,并行B超和常规妇科检查。在使用药物之前黄体期与用药之后6个月将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以30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后将其放置在-2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使用放射免疫法将患者血清中的E2、P、LH、FSH含量进行测定。激素的批间与批内误差率控制在10%以内。另外将患者用药前后的各项常规进行测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症状

显效:和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有效: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

无效:和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出现恶化现象。

(2)超声影像

显效:患者附件包块和卵巢囊肿体积缩小1/2以上,或消失。

有效:患者附件包块和卵巢囊肿体积缩小1/2以下,1/3以上。

无效:患者附件包块和卵巢囊肿体积缩小1/3以下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经过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超声检查

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照组子宫腺肌症与附件包块声像图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服药前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厚度(7.52±0.87)mm,治

疗组为(7.59±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之后对患者血清中E2、P、LH、FSH的水平进行全面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以前(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情况(±s)

小组类别nP(nmol/L)E2(µmol/L)LH(IU/L)FSH(IU/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5423.58±8.54 12.58±8.02587.5±93.55567.23±75.256.84±2.386.04±1.915.13±2.024.99±1.97对照组5422.89±9.06 12.01±8.54592.32±95.84 571.04±95.087.03±2.346.12±1.925.45±2.184.81±1.96

3 讨 论

从当前的医学水平来看,还不能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在对该病的治疗上,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治疗方案。截止到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仍为手术。但近年来多项研究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复发病灶可以是既有病灶,也可以是新病灶,可能是单发,也可能是多发。有文献报道[2],在对患者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之后,患者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发生异位。病情复发会增大治疗疾病的难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指的是由生长功能的子宫内组织,因为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在患者宫腔外繁殖的一种疾病,属于良性病变。但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癌变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患者病情越长,治疗越困难,由此可见,治疗该疾病应该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3]。

从当前的医疗水平来看,仅仅利用手术方式,并不能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完全治愈,该疾病有一个特点能够作为治疗突破点,就是激素依赖作用。如果将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就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医生可以针对这一特征,对患者制定治疗方案[4]。

孕三烯酮属于甲睾酮衍生物的一种,该衍生物为人工合成。有着很强的康孕激素与较强抗雌激素特征,除此之外该药物还有这一定的雄激素和及其微弱的雌激素作用。对患者使用孕三烯酮,能够令其体内的雌激素合成球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睾酮含量上升,并将LH以及FSH的峰值加以全面抑制。令发生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但相关报道指出,孕三烯酮的副作用较大,在停药之后,对患者自身激素分泌存在一定的影响,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并不推荐单独使用。

相关文献表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明显疗效,患者在服药1~2月以后,其临床症状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血液中孕激素的水平和以往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接近卵泡中期,在停止使用3~8周[5],患者月经正常,其复发率在6个月内为10%,但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疾病复发率有上升之趋势。和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的副作用较小,主要表现为:乏力,肠胃不适。绝大多数患者对米非司酮有着良好的耐受性,且无报道称米非司酮对患者的骨密度会造成不良影响。本次调查研究表明,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后,无肝肾损害现象出现。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药物,能够作用与患者的受体。并和受体结合,最终起到了阻断孕酮的作用[5]。患者在使用该药物之后,其卵巢功能会受到抑制,出现暂时性闭经现象,此时子宫内膜会萎缩。在本次相关研究中我们能够看出,治疗前与治疗之后对患者血清中E2、P、LH、FSH的水平进行全面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以前,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该理论也间接的证明了,在缺少内源性P的时候,米非司酮会促使无周期性激素模式的开启,令患者的排卵功能暂时停止,子宫内膜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在对患者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之后,血液中的雌二醇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米非司酮的影响波及到多个部位。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能够看出,在完成6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使用米司非酮的疗效明显要好于孕三烯酮。从超声检查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对照组子宫腺肌症与附件包块声像图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其他疾病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有文献报道表明,使用米非司酮10 mg治疗该疾病。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目前尚无该剂量类型的药物,使用该剂量对患者使用极其不便。在剂量为12.5 mg/d时,对患者使用该药物,无明显副作用出现,由此能够证明,该剂量为当前值得推荐的剂量。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 吴彦佳.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代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2] 罗克惠.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2:88-89.

[3] 辛 伟.痛可舒配合内异灵Ⅱ号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4] 高庆丽.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20:132-133+136.

[5] 周冬香.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05-106.

R711.71

B

ISSN.2095-8803.2015.05.023.02

猜你喜欢
烯酮异位症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