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彬
(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13)
区县级党校教师激励管理探究
彭彬
(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13)
党校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党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理论基础,对长沙市9所区县党校系统教师需求进行调研,以探究对党校教师进行激励管理的相关问题。
党校教师;激励管理;需求层次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党校作为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时期将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和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党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人才强校”的战略已经是各级党校系统的共识。在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如何把握县级党校教师的工作特性,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管理是摆在党校面前的重要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于提升教育管理的效能具有重要的启示。课题组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理论基础,对长沙市9所区县党校系统教师进行调研,以探究对党校教师进行激励管理的相关问题。
激励是指“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往往是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发挥作用的。需求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需求层次越高,其体现的自身价值也就越高,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近年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跳出了行为科学的范畴,作为一种方法论多应用于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人员管理中。需求层次论从激励的角度,以人的因素为根本,对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启发,对制定激励措施起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尽管党校与高校之间存在着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在教育管理和
师资培养上有着共性,加强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党校教师激励措施。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求,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激励办法,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多层次全方面地建立激励体系去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激励效果。
本次调查主要以长沙市内9所区县党校为主,调查对象为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和兼职教授等等,调查方式为调查问卷、走访座谈、数据收集整理等等。课题组根据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求设计了18个选项,并将18个选项归类到“低级需求”、“中级需求”、“高级需求”三个不同层次的需求类型(见表1):
表1 需求类型
党校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都与普通高校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党校教师的评聘体系、教师晋升发展途径也存在其特殊性,这导致党校教师的需求存在多元性和层次性。根据调查对象最关注的内容将教师分为以下几种需求类型(见图1):
图1 各需求类型教师分类情况
上图所示,“低级需求型”教师占比为27.4%,对“工资待遇、奖金福利、工作环境”等因素比较关注;“中级需求型”教师占比为39.7%,对“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管理制度、职称晋升”等因素比较关注;“高级需求型”教师占比为21.8%,对“荣誉赞扬、事业发展、工作成就、人生价值”等因素比较关注;“混合需求型”教师占比为11.1%,对几类需求都比较关注,且关注程度比较平均。根据调查,区县级党校老师的需求状况如下:
(一)基本需求总体满足
从教师需求类型来看,低级需求型教师所占比例为27.4%,表示大部分教师需求的关注重点并不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这些基础物质生活层面上。从对需求要素的满意程度而言,高级需求型和中级需求型对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最高,混合型对工资待遇等需求因素比较满意,而低级需求型教师对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因素满意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党校教师总体上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和安全需求。首先,进入党校教师队伍的渠道比较规范,党校教师队伍整体而言身份单纯,素质较高。从党校教师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占17.5%;31岁至40岁占41.1%;41岁至50岁占32.6%;51岁至60岁占8.6%。从学历结构来看,专科占8%;本科占21.2%;硕士研究生占64.2%;博士研究生占6.6%。从职称结构来看,初级职称占37.2%,中级职称占41.5%,高级职称占21.3%。从进入党校渠道而言,60%以上的教师是通过统一招考进入党校系统,10%(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是通过公开选拨和组织任免进入党校系统。此外,党校教师90%以上为党员。综上所见,党校教师多为中青年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多数为党员,党性修养强,综合素质高,对薪酬待遇、物质保障等基本方面的需求能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上理性分析自身待遇情况,总体上比较满意。
其次,《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校中,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部门,其工作人员的人事和工资等管理按照公务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未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部门,其工作人员执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人事工资等管理制度。党校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师的各种待遇。”区县党校教师待遇等同于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显示,县级党校教师工资待遇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由财政全额拨款,工资待遇基本按照《党校工作条例》要求发放,党校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得到了有效保障。
此外,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党校工作,把区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查显示,湖南省内的区县级党委政府每年至少2次研究党校工作,并保障了党校办学水平所需要的经费。在面对为何选择在党校任教的问题时,80%以上党校教师选择区县党校而不是普通高校的原因是党校薪酬待遇有保障,工作稳定,无招生压力。由此可见,从整体上而言,党校教师工作性质稳定,待遇有保障,衣食住行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
(二)中级需求占比较大
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必须把握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作为党校教师就必须把握这一原则,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各级党员干部执政行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中级需求类型的教师所占比例最大,说明党校教师更多的关注是在同事关系、社会地位、荣誉奖励、职位晋升、外界认可等等社会关系和尊重方面的需求。但从调查结果中,除低级需求类型的教师外,其他三种类型的教师对绩效评价、社会地位、人脉资源、学习机会、参与决策、提拨晋升等等社会关系需求满意程度较低。调查显示,党校教师中级需求型较多,且满意程度较低。首先,党校教育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党校培训的主要是党和国家的干部、共产党员和理论骨干,他们年龄、学历、工作背景相差比较大,教师必须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和水平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要。这要求党校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娴熟的教学技能和一定的从政经验,才能满足新时期培养党员干部的要求。调查显示,党校教师专业局限于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教学和理论科研水平与高校专业教师相比具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广大基层干部的需求。
其次,县级党校教师自身发展具有局限性。多数区县级党校教师表示,自身接触理论视野有限,授课底气不足,授课对象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社区干部,而科干班、青干班等较高规格的班次多聘请省市级的兼职教授及高校教授讲课。调查显示,55.4%的党校教师认为县级党校教师往往一人多职,经常陷入事务性工作中,没有精力钻研打磨教学专题;67.5%的党校教师自己常处于基层,学习交流平台较少,专业素养提升不高,政策理论更新不快,导致自身没有过硬底气给乡科级领导干部授课;75.2%的党校教师认为县级党校教学平台太少,授课机会不多,对提高教学水平热情不高。
(三)高级需求比较强烈
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党的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承担教学管理职能的同时又兼有党务管理的基本智能。党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基本原则,当今,党校教师角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政治觉悟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规律的研究者,党性作风的践行者。党校教师的身份是教师,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党建工作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党的理论、知识、文件精神的传播者和教育者,从此角度而言,党校教师更应该“姓党”。党校具有参公事业单位的性质,个人发展存在行政管理和教学职称两边靠的情况,导致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业规划中感到迷茫和困惑,常常感觉到自我价值实现目标不高。调查显示,高级需求型的教师占有21%,他们热爱党校事业,对实现个人价值等需求比较关注,此外,四类需求型教师对自我实现需求均不满意。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66.2%的高级需求型教师热爱党校事业,认为党校能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政治思想理念,13.4%的混合需求型教师更加热衷于党委政府工作,认为党校是进入政界的一条途径和一个学习平台。此外,86%的党校教师没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青年教师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感到迷茫,58.7%的党校教师认为党校工作多陷入事务性工作,找不到工作乐趣和人生价值所在。69.5%的党校教师表示进入党校工作后很少进行系统的学习,仅仅借助短期讲座培训开展学习,在继续学习上远不如高校,仅12%的党校教师有继续提升学历的意愿,党校专职教师队伍中博士比例远低于高等院校。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党校教师对目前的职业状况还是比较满意的,总体上满足基本需求,但是价值需求的满意程度不高,此外,需求层级越高,满意度越低,这说明党校目前的激励措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对策建议如下:
(一)以人为本,多层次地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党校教师的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实施分层次的激励方案。绩效考核机制本质上就是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公平的绩
效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发党校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现阶段,县级党校按照中央组织部、国家人社部的要求,在教研人员中推行了聘用(聘任)制度,但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还未正式推行。大部分区县级党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靠于当地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中,没有形成独立健全的激励管理体系,相关制度不完善,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的教师,绩效考核措施没有针对性,往往一统而就,导致绩效考核的指挥棒没有发挥有效作用,甚至让部分教师觉得绩效评比不能一碗水端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了人的潜能,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闪光点和创造力,因此,党校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必须进行统一管理和分别对待并行,根据教师的需求类型,采取有差别性的方式管理,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此外,从低级需求型和混合型教师均反映出对工资奖金的需求愿望强烈方面来看,说明党校教师的经济待遇的确有提高的空间。因此,党校需要进一步考虑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同时完善对教师其他方面的激励措施,把教师的关注点从低级需求适当地转移到高层次需求。
(二)以关怀为重,多方位地制定激励措施
县级党校教师的激励手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职称、职务晋升,优先选派学习、深造,优先分配住房,提高工资,发放奖金,表扬嘉奖等措施;二是批评、警告、降职、撤职、罚款、留用察看、开除等惩罚措施。调查显示,县级党校在现实管理中,主要激励的手段还是物质奖励,在精神方面的奖励比较薄弱,多局限于发放奖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方式。而党校教师中级需求类型占比最大,说明党教教师更加重视社交、尊重、价值等层次的精神需求,这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对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同事关系的需要,业务上进修提高的需要,创造成就的需要,荣誉和自尊的需要等等。因此,注重教师情感方面的激励,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激励效果。首先,可以通过发放评聘证书、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先进等多种精神激励形式,满足党校教师的认同感、成就感,提升其荣誉感和使命感,将其对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转化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求。其次,在日常管理中,党校管理阶层要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人文关怀,多与教师谈心交流,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对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动态、经常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增进理解,以商讨的方式安排工作和处理问题,从而真正体现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关怀。再次,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党校的管理工作中来,共谋党校发展的对策建议。将党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同一起来,将个人需要与党校的期望有机结合起来,激发教师热爱党、热爱集体、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情感和创业干事的热情。
(三)以发展为基,多角度指导职业规划
当前困惑党校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什么”。调查显示,有部分党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部分骨干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情绪,处于一种“有课就上、没课闲逛”的状态。针对这种不良现象,要以教师个人发展为基本,抓好党校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首先,单位可以根据教师个性特点,科学指导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方向,设定工作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学习培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使命感,使教师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努力。其次,通过集体备课、学习沙龙、理论研讨等措施营造学习氛围,形成“以老带新、整合智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培养模式。此外,建立教师自学的长效机制,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第三,针对县级党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党校可以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为教师搭建社会工作平台,切实提高党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选派党校教师到当地党委政府重要部门挂职锻炼,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兼职学习等系列举措,来丰富党校教师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这不仅能为教师增加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还能拓宽教师发展空间;不仅能为党委政府提供智力支持,还能加深党校同兄弟院校和地方政府的交流,最终实现“双赢”。
[1]李韶驰,程文丽.党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探求,2014(4)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通知[R].中发〔2008〕13号.
[3]徐卫华.迈向非庸俗化的有机知识分子立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2).
[4]郭薇.党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初探[J].兵团党校学报, 2001(5).
(责编:许淑贤)
D261.41
A
1008-8431(2015)06-0067-04
2015-10-20
彭彬(1984-),女,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