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工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2015-12-10 06:57勤思
商业文化 2015年19期
关键词:代工苹果企业

文/勤思

中国代工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文/勤思

一、我国代工企业诞生于“三来一补”

三来一补的“三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一补”是指补偿贸易,是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最早出现于1979年。“三来一补”企业主要的结构:由外商提供设备(包括由外商投资建厂房)、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中外双方对各自不作价以提供条件组成新的“三来一补”企业;中外双方不以“三来一补”企业名义核算,各自记账,以工缴费结算,对“三来一补”企业各负连带责任的。

如今,“三来一补”企业出现越来越多问题,不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发展。对“出口退税补贴”依赖较大而不注重外销利润的获取,如耐克鞋、阿迪达斯鞋的出口价格只有40~50美元,而外商卖到国外市场后销售价达到90~120美元,巨额利润悉数由外商获得;企业中的中方股东逐步将经营管理权放手交到外方股东手中,缺乏创建自主品牌和本地化、国产化的动力;企业在雇用员工方面违背中国劳动政策低价雇用员工,较多企业甚至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使得大量内陆到珠江三角洲打工的年轻人身体得上“职业病”甚至遭受终身的损伤;对环境的破坏严重;将产品超低价销售给外商引发外国政府征收巨额惩罚性关税。

二、代工企业的生存方式

1.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最低端的一个环节。

每天从几万名打工者手中诞生的,是Prada、Cole Haan以及Camper等一连串上流社会的代名词。除了东莞,在深圳、温州、杭州等地,难以计数的工厂正在为奢侈品牌代工生产,规模或大或小,或生产成品或只做某一道工序。

苹果正在成为一个商业帝国。作为一家IT公司,2015年1月25日公布的财报显示,近千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超过其所在国政府的现金储备。苹果打造出一个缜密、神秘的全球产业链,绑定全球制造业最顶尖的企业,24小时为这座帝国大厦添砖加瓦。苹果公布全球156家主要供应商的名单,包含很多中国企业。中国成为苹果产业链中最大也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同时也是最没有话语权的一个群体,这个庞大的制造基地的利润率只有不到2%。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苹果是中国的产业,但不是中国的产品。中国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疯狂令苹果CEO库克也感到惊讶。在中国,疯狂追捧的另一面,是中国廉价劳动力挥洒其间的血汗。一部光鲜亮丽的苹果产品,其背后却是苹果公司对中国代工厂利润的苛刻压榨。苹果带来的种种反差,令人深思,没有知识产权的制造业,处于被动依附的困境。

2.把工厂开到国外去。

在意大利,因不被美国和欧洲列为反倾销对象,温州企业远道而来开工厂的不在少数,除了资金,一起带去的还有土生土长的中国劳工。

意大利的工人非常贵,普通的20欧元-25欧元每小时,资深的30欧元-35欧元每小时,且一旦雇佣即终身制,其享受的福利甚至是工资的一倍,意大利的工厂不可能雇佣得起太多的工人,这也是为什么车间的人会很少。他们会将拿到的订单层层外包,其中有来自中国温州的老板开设在当地的工厂。这也属于“Made in Italy”,但更准确的描述是“Made in Italy by China”。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代工工厂的薪资水平,基本月工资1500元起,一项统计表明,欧洲服装工人每小时薪资平均约为20美元,而且工作时间固定;而中国工人的工资很低,劳动力成本只是意大利的1/20,而且还可以需要加班。

三、我国代工企业困境:“产业链末梢”带来的生存危机

1.“倒闭潮”正在沿海上演。

中小企业聚集地浙江,用工荒、钱荒、电荒,成本与税收负担,让制造业中小企业喘不过气,陷入生产危机,现在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陷入危机,这一次危机对中小企业来说,比金融危机时还更严重。对中小企业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是突发式的,订单减少,企业“无米下炊”;现在是多种压力,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信贷成本大幅上升,加薪潮、用工荒、电荒愈演愈烈。就温州中小企业来说,在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原材料大幅涨价,辅助材料和大宗材料价格直线上涨,如铜价从去年2万~3万元/吨涨到目前7万~8万元/吨;劳动力方面,温州中小企业从年初到现在加薪达到30%,很多春节前回家过节的工人根本就没有回来。

中国代工厂遭遇寒流,苏州万人大企业停产待倒闭。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苏州联建科技“出事”之际,位于苏州胥口镇的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也宣布关门停产,并遣散了大部分员工。企业兴衰的故事本不足为奇,但联建科技和闳晖科技都属于当地大型企业,员工数量最多时都在万人以上,为何会突然集体倒下?

电子代工产业发展了几十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更可怕的是完全依赖单一客户,市场一出问题,立刻就难以为继。随着国内东部劳动力成本优势下降和技术升级的加快,未来不排除还会有大批代工企业出现危机。

30多年来,国内无数的国外品牌代工厂支撑起中国“世界工厂”的盛誉,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加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代加工产业面临巨大压力,以东莞地区为例,仅2014年10月份统计数据显示,东莞大型工厂破产的就有台湾兴鸿鞋厂等十多家代工企业。2015春节前东莞至少还有上百家大型工厂倒闭或停产。

代工企业倒闭原因:第一是下游客户倒闭或亏损而拖欠巨额货款,将代工企业资金链拖垮;第二是代工企业大股东经济陷入危机,不得不从旗下企业抽血或撤资;第三是代工企业技术落伍,跟不上下游客户的技术更新换代而被淘汰,例如闳晖科技就是因为技术落后,生产环境差被诺基亚抛弃。闳晖科技主要为诺基亚生产手机按键,现在谁还用按键手机啊?都是触摸屏了,工厂技术太落后了,连诺基亚都经营不下去。

2.“中国制造”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名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品牌陆续开始到中国沿海地区寻找生产基地,全球化就把制造加工这个环节分配到了中国。这是一次全球产业链转移浪潮。至今,江浙粤形成了非常成熟完善的制造体系。第五大道奢侈品网CEO孙亚菲不明白,工艺标准极其苛刻的Prada都能认可中国制造了,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能?几乎每卖出一个产品,第五大道奢侈品网CEO孙亚菲都会遭遇一次尴尬。几乎每一次,下单的顾客都会一再确认这款包是不是产自品牌原产国。事实情况是,产自原产国的产品已是凤毛麟角。

施华洛世奇,品牌来自奥地利一个叫瓦腾斯(Wattens)的小镇,产自那里的施华洛世奇产品并不多。一名女士看到她从第五大道购得的产品是产自中国时,坚持要求退货。孙亚菲对她解释说,施华洛世奇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东南亚生产,包括中国。但这位顾客称,宁可换成泰国生产的,也不要中国产的,理由是国外产的总比中国产的好。孙亚菲哭笑不得,说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抱着“纯正意大利手工凝聚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崇拜心理,孙亚菲亦曾参观过多家意大利生产工厂。在车间,只能看到三五个人,分坐在几个桌子拼在一起的工作台边。工人座位旁边,一边堆着缝纫机,一边堆着布匹,一个人做完一道工序交给下一个人。“刀耕火种”式的生产,他们的客户中仍包括Gucci这样的顶级品牌。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意大利工厂也不是纯手工缝制。他们非常多地使用缝纫机,毕竟一针一针手工缝制出来的针脚很难保证粗细相宜。

杨叶林是广东省商业联合会鞋业皮具产业合作委员会副主席,他经常走访亚洲以及欧洲的代工厂,在他看来,欧洲所谓的纯手工的水平,其实在广东很多工厂里都能达到,甚至比欧洲的工人技术还要好。但是,单纯的品质过硬,依然没有能够成为世界名牌,根源之一是“文化缺失”,没有优秀文化的融入,单纯的制作环节无法体现出人类智慧与创造。

3.产业链的社会分工:产生不公平的源头。

全球价值链是指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从研发设计、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售后服务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

全球价值链,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增值活动,中国代工企业能否得到全球价值链中创新企业的创新利润,主要看创新企业的独占性。如果强独占性,中国代工企业很难获得创新利润。创新企业弱独占性,中国代工企业有可能获得创新利润。当然,大量的事实说明:创新企业均是强独占性的,绝对不会给代工企业留下多少生存空间。

4.劳动力资源优势不复存在。

30多年来,中国代工企业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一环,在制造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中国拥有相对于发达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这是代工企业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制造加工业主要是以人力投入为主的行业,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就为中国代工企业提供天然优势。现在东南亚等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加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渐渐失去。这是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一大危机,也是代工企业面临的一道生死坎。

5.订单决定一切。

不少代工企业根本没有生存主动权,完全依赖订单,一旦失去订单就立刻失去生命。

例如,2014年8月份,运动服装巨头阿迪达斯关闭了其在华的唯一一家直属工厂,陆续与多家代工厂终止合作。上海青浦的一家阿迪达斯服装代厂订单没有了。长期以来,阿迪达斯都是这家代工企业唯一的客户,失去阿迪达斯,就等于失去了所有客户。

6.利润分享太少。

代工是为其它企业代为生产产品,然后产品再以委托企业的品牌进行销售。目前这种企业在我国民营经济中的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代工可以免却企业对销售、设计等诸多环节的投入,但由于不能分享到品牌的价值,而且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从属地位,一般这些企业的利润率也都比较低,有的甚至只有1%的利润率。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争夺,代工企业好日子一去不复返,面临着订单萎缩和利润锐减的困局。

代工厂在苹果产业链中的弱势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苹果在高科技产业的龙头地位以及企业目前在消费者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对其社会责任的要求是有道理的,苹果的强势地位决定其对供应商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对于内地企业在苹果的产业链中的所得,中国未能从组装iPad和iPhone中获得太大好处,苹果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重要环节主要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经济是最大受益者。

据iPad价值构成图表显示,最大两项成本是原材料和苹果自身的利润率。尽管iPad是在内地组装,劳动力的价值依旧极小:仅占成本的2%左右。苹果从iPhone获得的利润更高,中国劳动力仅从iPhone获益1.8%。

苹果在国内最大的两家代工商之一富士康体会深刻。苹果运营利润率突破30%。富士康母公司、台湾上市公司鸿海的利润率从2006年的5.9%降到目前2.0%的水平。这一下滑趋势在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和iPad系列产品后,更趋严重,鸿海精密运营利润率下滑至1.5%。根据2008年至2014年财报显示,鸿海一直在降低人力成本。如2009年员工数同比增加9.7%,员工成本总额支出同比却减少28%,人均成本同比减少34%。代工企业的低成本和规模庞大的员工引发的劳资矛盾在2015年将继续困扰着郭台铭。

7.代工企业如何转型成为一道难题。

我国代工企业一直以来都被限制在国际生产价值链的最底端,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重大问题。对中国代工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提高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基础上创建自主品牌,并积极融于国际价值链的竞争之中。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经济贡献度占GDP40%以上,且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代工企业在制造业的企业中占有很大的数量,企业数量占比高达70%以上,产业价值占比起码在50%以上,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中间的加工装配等环节。在“微笑曲线”中处于加工装配等中间环节的中国代工企业获得利润少,如何让代工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是一个热点,也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四、“代工模式”带来的后遗症严重

苹果给中国留下了什么:污染、爆炸及违规用工。与苹果在中国的高额获利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内地代工厂接连发生的爆炸事故、存在的污染毒害以及产业链中微薄的利润。如果不是多方力量的推动,全球市值第一的苹果公司仍旧保守着它秘密一般的产业链名单。

2012年“毒苹果”事件爆发5个月后,苹果公司以发布供应商审计报告的形式,首次做出公开回应。苹果公司公布长达27页的2012年度“供应商社会责任进展报告”,首度披露全球供应商名单,并承诺调查违规用工行为。根据该报告,近1/3的苹果供货商没有遵循苹果的工资和福利标准,甚至有5家工厂聘雇未成年劳工。西方和亚洲人权组织批评苹果亚洲供货商的劳工待遇过于苛刻。苹果表示,目前正采取新策略以利更妥善地监督和改进工厂条件,包括增加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工厂的考核,并扩大其劳工的教育训练。

这是在环保问题上一直保持沉默的苹果公司首次公开表态。此前,苹果代工厂产生的环境污染也被苹果以“这些污染也会涵盖商业秘密”为由,不进行供应商名单披露,并拒绝NGO的监督。

每一部苹果手机的成品都是绿色无污染的,在生产过程中,手机某些部件却可能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比如带铝壳的手机中使用到的铝粉,可能会引发爆炸并产生粉尘污染。2011年发生于苹果代工厂富士康成都工厂和日腾电脑配件(上海)有限公司厂区的爆炸事故犹在眼前。

2011年1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发布了“苹果的另一面”的污染报告,报告中列举11件代工厂工人受到有毒材料侵害而导致重病的案例。其中有一些被鉴定为“职业伤残十级”的工人最终拿到了8万、9万元的赔偿,这些病人的住院费都出自社保,大量的钱最后是纳税人出。

在多方压力下苹果首度公布的这份供应商名单,据业界人士普遍反映并不完全,也并未得到环保组织的认可,这些名单披露的只是公司名字,不能和工厂做一一对应。而在之前环保组织发布的报告中,环境问题都指向具体的工厂。业内也质疑,苹果在报告中对多次违规的供应商,更多的也仅是纠正其违规行为,这表明苹果将社会责任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的厂家。

五、代工企业如何自创品牌?

打造世界知名品牌,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市场化过程,需要文化建设、市场推广、渠道建设、销售增值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协同运作,还要有好的设计和研发、制造,增强产品的创造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对于代工企业而言这样的转型绝非易事,需要在研发、生产和管理能力的全面升级。

服装业品牌和加工的效益分配来看,品牌至少要占60%以上。众所周知,在中国,不是品牌和品牌之间的价格都是差5倍--10倍,有的甚至相差30倍以上。做服装的,怎么样在面料上增加技术含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抗湿性、透气性、舒适性等等这些方面。

渗透上游产业链是未来代工企业的最佳选择。除了代工,中国制造企业的步伐延伸到全球产业链上游的设计和品牌运作环节。

规模较大的加工厂转型研发,为新秀丽做代工起家的浙江新秀集团从代工关系变成一定程度上的合作、竞争关系。2015年,新秀集团旗下的箱包板块将赴香港IPO。

如兴昂国际、联泰、溢达等有了自己的品牌。兴昂国际有超过3000名的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接近10亿元。只要客户提出一个概念,兴昂国际的设计团队可以短时间内设计出至少五种款式,一年可以设计出超过10万个款式。

兴雄厂门外树立的告示牌----开发自主品牌,名为STEL-LALUNA,目前在国内各省会城市上市,已有102家连锁店。

相比于越南、印度和巴西这三个新兴制造国,中国的产业链是最齐全的,中国的材料、研发、设计、技术,乃至物流其他地方都无法相比。目前,越南技术水平一般,巴西地理位置不优越,印度是中国最强劲的对手,但也有很大的弱点:印度的宗教和文化。

中国强大的内外部市场也是中国制造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因素。中国的产品不仅可以出口,还可以内销,中国内地市场强大。

SEVENDAYS总裁张龙江在浙江绍兴的工厂,十多年来一直为国际多个知名品牌做代加工,只能从中拿到微薄的利润,而且企业完全没有主动权。他说:“比如说这件衣服的话,产品成本的话应该在200元多,如果我做代加工,我只是做一个制作。附加价值10%--20%已经蛮不错了,我有20--30元的空间,如果创立品牌的零售价应该在1000元以上,毛利会远远高于代工的毛利。大概高3-4倍,应该有。”

SEVENDAYS总裁张龙江表示,原来(国外)采购的成本4652美元,它的成本是27万元,现在,通过在国内高端的一个(面料厂),直接省下的成本就是11万元,每一件衣服,假设是3000件的衣服,至少节省35元,对于张龙江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

自建品牌为张龙江赢得了更大的附加值,随着企业主动权的回归,生产成本也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六、新型社会分工:增强代工企业的全球产业链增值功能

中国代工企业嵌入的全球价值链处于集成型、协同型、市场型、模块型和领导型这五种治理模式中,中国代工企业有可能获得创新企业的创新利润;如果中国代工企业嵌入的全球价值链是关系型和科层型,很难获得创新企业的创新收益。

代工企业互补性资产有竞争力的制造能力,可以获得创新企业创新利润的可能性。

代工企业在吸收跨国公司创新的技术溢出,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将高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研发结合,发展核心专业技术,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获得了与创新厂商分享创新利润的议价能力,将“微笑曲线”抚平,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代工企业在制造工艺方面提高质量和资源利用率,提高代工企业的制造工艺的精细度和效率。提高一线工人的操作水平,工艺流程省时省力,产品精细,瑕疵更少,工艺追求,提高议价能力。

开拓本国市场,形成自主品牌,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课题,关键是如何走出去?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会出现哪些风险?有没有应对措施?特别是在海外文化方面出现的差异,往往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拦路虎”。

猜你喜欢
代工苹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陈时中抛出“代工议题”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OEM的危机与转机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三星开设芯片代工业务研发中心
收获苹果
拿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