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君,王宝爱
(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南 海口 571100)
傅汝梅教授“三因制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经验
黄少君,王宝爱
(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南 海口 571100)
“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上的体现。傅汝梅教授擅长应用“三因制宜”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个体化方式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傅老采用“三因制宜”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经验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因制宜;傅汝梅;临床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报告,预测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达8.2%,患者已超过3 800万,且已成为城市第一大、农村第四大致死性疾病[2]。
傅汝梅教授是海南省著名老中医,临床40余载,擅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妇科等疾病,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笔者跟随傅汝梅教授门诊三年,受益颇多。“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上的体现。现将傅汝梅教授应用“三因制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到之处介绍如下。
傅老认为,在诊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季节天时气候特点及病期选择适宜的治法与方药。
1.1 根据季节特点调整用药
一年中因日照时间长短的不同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对人体生理及病理变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傅老认为,四季气候不同,各季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点。如海南春夏季雨水较多,湿气盛,故多兼湿邪,临床表现有肢体沉重、呕恶腹胀、苔厚而腻等,治疗须兼以化湿,常选用藿香、石菖蒲、豆蔻等芳香化湿之品;秋季雨水较少,燥气盛,故多兼燥邪,临床表现有鼻干咽燥、干咳少痰、苔薄少津等,治疗须兼以润燥,常选用西洋参、南沙参、玉竹、麦冬等养阴润燥;冬季外感风寒明显,临床表现有恶寒明显、周身酸痛、痰白稀、呈泡沫状等,治疗须兼以散风寒,常选用麻黄、桂枝、细辛等。李东垣指出:“凡用药,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
1.2 根据病期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秋冬寒冷的季节易发病,春夏温暖的季节则易于缓解。傅老认为,应于春夏季疾病稳定期扶正固本,正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缓解疾病进展。傅老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的“春夏养阳”原则,于三伏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采用天灸治疗。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亦旺盛,当肌肤腠理完全开泄,所贴药物易从皮肤渗入到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直达病处,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可增强身体机能与防御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秋冬季发病次数,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傅汝梅名中医工作室根据傅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申请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药泡脚配合穴位贴敷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的咯痰气喘症状、3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等指标均明显改善[3]。
不同地域,地势有高低,气候、土质、水质等各有不同,因此在不同地方长期生活的居民,其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及方式各不相同,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各有特点,因此治疗相同疾病也要因地制宜。《医学源流论》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
傅老认为,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及南北的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各地方用药特点和习惯均不同。海南所处,日照时间长,濒海傍水,雨量充沛,故气候炎热多湿,其体质多为脾胃虚弱,病多夹湿,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注重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傅老认为,在诊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治法与方药。
3.1 年龄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脏腑气血已衰,从而显现出多病性,易表现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老年患者脾胃功能多有不足,再加上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则脾胃易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傅老根据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病初在肺、久病则肺脾肾俱虚等特点,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傅老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应以调补肺脾肾为主。
3.2 性别
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傅老认为,男性生理特点主要为生精、排精,与肾有关,脏腑疾病也多与肾精亏损有关,治疗多以保精补肾为主;女性生理上有经、带、胎、产、乳的特点,多和血有关,与肝血关系密切,治疗及调养多重补血、养肝疏肝。
3.3 体质
傅老重视辨识体质,根据患者精神状态、肤色、舌、脉等体征及临床表现辨识人的体质,善于抓住人体体质特点和生理差异,分析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和正邪变化,贯穿于辨证的全过程。傅老认为,体质辨识是指结合患者不同体质运用不同治法,针对不同体质, 处方用药各有偏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质强壮者,或偏阳热性体质者,发病后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其体耐受攻伐,泄实清热,药量稍重亦无妨;体质虚弱者,或偏阴寒体质者,患病后多表现为虚证、寒症或虚中夹实,其体不耐攻伐,因此临床应注意采用补益或温补之剂,即令有邪而夹实,宜选用气味较薄、毒性较小的药物。
临床上,傅老常选用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同时根据患者体质差异随证加减,灵活变通。如气虚质者,应重用人参、白术、山药、莲子;阳虚质者,可加苓桂术甘汤等;肺肾阴虚者,可加百合固金汤等;痰湿质者,应重用茯苓、薏苡仁、扁豆、藿香;湿热质者,则可加三仁汤等;瘀血质者,可加丹参、红景天、桃仁等;气郁质者, 则可加四逆散等;特禀质者,可加钩藤、僵蚕等。
患者黄某,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咯痰5年余,加重7天”,于2015年3月26日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量少,色白,质黏,活动稍气喘,无发热,无胸闷,无头晕,双下肢无水肿。曾多次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我院治疗,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治疗。控制感染后,患者咳嗽症状改善。但每逢天气变化或不慎受凉后,再次复发。由于天气变化,患者咳痰症状加重,曾在我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氨溴索糖浆等药物治疗,5天后咳嗽减轻,仍有咯痰;白色黏痰、不易咳出,疲倦乏力,纳食减少,寐差,小便正常,大便溏,舌淡暗,苔白厚,脉弦细。查体: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侧肺闻及散在痰鸣音,未闻及湿性罗音。双下肢无水肿。有脑梗塞病史及老年痴呆症病史多年。
傅老以健脾益肺、止咳化痰为法,方用六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为:党参2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5g、橘红5g、法半夏10g、黄芪15g、紫菀15g、前胡10g、桔梗10g、芦根20g、桃仁10g。服5剂,咳嗽、咯痰明显减少。原方加防风5g,再进5剂,诸症消失。
按:傅老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肺脾肾)正虚难复,病邪留恋,则难于缓解,天气变化或感受外邪则易于急性发作,导致病情长期反复。该患者由于病情日久,肺气虚弱,前期发病运用抗生素治疗,伤及脾胃,脾气虚则失健运,证见疲倦乏力、纳食减少、大便溏;根据患者舌淡暗、苔白厚、脉弦细等症状,辨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证。方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补脾益气;法半夏、橘红、紫菀、前胡、桔梗、芦根止咳化痰行气。久病入络,加予桃仁活血通络。复诊加防风,固表治疗。诸药合用,收效良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肺胀”范畴,傅汝梅教授认为该病以肺虚为本,尤其在寒冷的季节,极易受风寒之邪而发病,天气转暖,则可缓解。由于该虚难复,病邪留恋,难于缓解,天气变化或感受外邪则易于急性发作,导致病情长期反复,病情渐渐加重,最终出现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以咳喘气促、痰多胸满、心悸浮肿为主证,甚至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安、动则喘促的肺胀痰迷神窍及肝风内动证,或出现肢体皆肿、腹满尿少、心悸喘咳、青筋暴露、面唇青紫、肋下痞块的肺胀水气凌心射肺之危重证候。临床上,傅老应用“三因制宜”理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根据天时气候、地域环境及患者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区别对待,从而制定适宜的治法与方药。
“三因制宜”原则,具体反映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因此,傅老认为运用“三因制宜”理论,应注重天时气候、地域环境及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与疾病病理变化结合分析,采用适宜的方法治疗,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素问·疏五过论》云:“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从容人事,以明经道; 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 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30(1):8-17.
[2] ZHONG N,WANG C,YAO W,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 753-760.
[3] 卢保强,郑肇良,范良.中药泡脚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1(3): 220-223.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5-06
黄少君(1979-),女,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R259;R249
A
1673-2197(2015)18-0061-02
10.11954/ytctyy.20151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