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琼
(华宁县饲草饲料站,云南 华宁 652800)
禽 业科 技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张美琼
(华宁县饲草饲料站,云南 华宁 652800)
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养殖过程的基础,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力弱。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容易引起发病死亡。因此,对雏鹅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才能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雏鹅;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1月龄的小鹅。这时期的雏鹅生长速度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抗寒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因此,雏鹅培育是件极其细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重视。
首先按不同鹅种的不同需要备足饲料,特别是按计划安排好青饲料的供应,可人工种植各种牧草、蔬菜等;其次做好圈舍用具和垫料的准备,圈舍要求保温良好,空气流通,有充足饲养面积,并按防疫要求做好圈舍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同时,还必须考虑放牧的场地和鼠、犬等兽害。
优良的雏鹅必须出壳准时(即在29.5~31d以内出壳的雏鹅),过早出壳,身体弱小。31d以后出壳的雏鹅,一般都是人工助产的雏鹅,身体弱小,成活率低。优良的雏鹅脐部收缩良好,周围无血斑和水肿,脐带干硬或脱落,腹部要求收缩良好,手触有弹性和柔软感。外观看眼有神,叫声有力,放在手中有重量感,若放在手中像团棉花,这样的雏鹅难养活。手提嗉囊部两脚能迅速收缩,手指引诱反应灵敏,有啄指欲,且啄指有力。所有选择的雏鹅必须是进行过免疫注射或父母代进行过防疫注射。
3.1 饲养方法
雏鹅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一般先“潮口”后开食,出壳后的雏鹅绒毛已干且能行走自如,有啄手指和啄垫料的现象时,就可以开始“潮口”。可用水盘或饮水器将雏鹅嘴压到水盘里调教饮水,饮用水必须是温开水(以25℃为宜)。开食饲料多用拌湿的配合饲料,或用清水淘洗过并浸泡晾干的碎米。方法是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任其啄食,并将洗净晾干切成细丝状的菜叶、嫩草、苦荬菜等青绿料撒在塑料布上,或撒在鹅身上,引诱鹅采食。约30 min后,把雏鹅捉回筐内保温。雏鹅能正常采食后,饲料要用特定用具装喂,防止饲料污染。1~3日龄吃料较少,以后逐步增加。在这段时间可以不喂青饲料,以后逐步增加。
喂料方法和日粮搭配如下:0~7日龄自由采食,白天夜间都给料;8~14日龄的雏鹅,消化和食欲增强,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2~3次,日粮配合比例青料60%~70%,混合料40%~30%,逐步减少夜间喂料,直到14日龄夜间不喂料、不喂水;15~22日龄的雏鹅,可逐步减少饲喂次数,每天5~6次,日粮配合比例青料80%~90%,混合精料20%~10%;23~30日龄的雏鹅,消化吸收功能已初步建立,对环境的适应性已增强,每天饲喂次数可达3~4次,日粮配合比例青料90%~92%,混合精料10%~8%。
3.2 雏鹅饲养应注意的事项
(1)饲喂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由于雏鹅体重轻,身体弱小,食量少,消化机能未健全,故15日龄内以喂八成饱为宜,切忌时饥时饱,防止引起消化障碍。初生雏鹅按饮水(用25℃温开水,忌用冷开水)—喂料—喂青料方式进行。
精料变化必须由熟到生、由湿到干、由软到硬。碎米由浸泡到浸水到不浸水,配合料由湿到干,米饭由熟到生,使鹅有一个锻炼适应的过程。随着日龄的增长,消化机能提高而逐步改变饲喂方式,否则,易引起消化障碍,出现生长停滞。更换饲养场所最初几天内禁止更换饲料,待适应新的环境后可逐渐更换饲料。
(2)开始饲喂青绿饲料时应细嫩多汁,以菜叶、莴苣叶最佳,洗净晾干后切成细丝状。
(3)饲料必须清洁新鲜。凡是腐败变质的饲料,不能用来喂鹅,否则会引起肠炎、消化不良或其他疾病,严重者会引起死亡。
(4)潮口时间多在出壳后24h左右进行。初产蛋所孵的雏鹅,以出壳后36h开食为宜,经产蛋所孵的雏鹅,可在出壳后24h内开食;体型大,健状的雏鹅,可适当提早开食;体型小,孱弱者,应适当延迟开食时间。开食时间为1h。
(5)注意补给矿物质。矿物质对于雏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骨骼的生长,防止软骨病发生,故应在饲料中加入2%~3%的骨粉或蛋壳粉、贝壳粉以及0.5%的食盐。如舍饲时,还应在舍内设置沙盆放上沙粒,让其自由采食。沙粒如同牙齿,起到机械磨碎食物的作用。
(6)喂饲时注意采食情况,若个别体弱雏鹅采食较慢时,应分开饲养,以达到雏鹅生长发育的整齐。
雏鹅管理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对提高雏鹅成活率和增重有直接影响,主要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4.1 分群与保温
为了提高雏鹅的成活率,雏鹅应按体质强弱分群饲养,每群以20~30只为宜,大群饲养每群可养到50~100只,但夜间应分成小栏。雏鹅育雏保温期以1周为宜,0~4d宜在网上保温饲养(饲养密度为15~20只/m2),4d后白天在舍外围栏饲养,晚上在网上保温饲养(饲养密度为10~15只/m2)直至脱温。出壳后7d内温度保持在30~32℃,以后每天下降0.5~1.0℃直至常温。保温可分为人工给温育雏和自体给温育雏。人工给温育雏主要有红外线灯泡保温和地下火道给温,红外线灯泡保温就是将红外线灯泡挂在离地面40cm高度照射保温,此方法育雏效果好,但耗电量大,灯泡易损坏;地下火道给温,育雏效果好,成本低,燃料就地取材,缺点是初学者温度难以控制。自体给温育雏保温就是将雏鹅放入铺有干燥清洁垫草的箩筐或厚纸箱内,用自身的热量保温。通过增减覆盖物、调整雏鹅只数来调节温度,每个箩筐放10只左右的雏鹅为宜。此方法简单,节省成本,但工作繁琐,不宜大群育雏。
育雏室温度适宜判断标准:温度适宜时,采食、饮水活跃,吃饱休息靠近热源紧卧一圈,但不重叠;温度过低时,紧靠热源,拥挤成堆,三五层堆积在一起,俗称码垛子,采食、饮水不活跃,常见少数采食后很快又挤近热源;温度过高时,远离热源,常见在墙边和门窗缝隙通气处堆积。值得注意的是雏鹅紧卧在一起或7~8只卧在一起而不堆积,都不是温度低的表现;雏鹅绒羽一直很干燥蓬松是温度适宜的表现,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码垛子,挤在里面的雏鹅会“出汗”或挤在饮水处把自体的羽毛弄湿,“出汗”和湿毛极易引起雏鹅感冒,饲养员要特别注意。
4.2 防湿与赶堆
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若湿度高、温度低,因体热散发而寒冷,容易引起感冒和下痢;若湿度和温度都高,体热不易散发,因闷热造成代谢和食欲下降,影响生长,抵抗力也随之下降。适宜的湿度:0~10日龄为60%~65%,11日龄以上为65%~70%,温湿度的控制可用市场上出售的干湿温度计挂在鹅舍内,时时调整温湿度。此外,育雏室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同时,勤添垫料,定期更换垫草,通风透光,保持地面干燥。雏鹅遇气候寒冷常常堆积在一起,容易互相挤压窒息而死,因此,无论因寒冷或温度过高而出现堆聚,须用手赶散叫赶堆。
4.3 放牧与放水
目的:①增加雏鹅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肌肉和内脏的生长发育。②培养和训练雏鹅采食野生草的能力。③雏鹅在室外放牧,可增加其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④通过放水,满足水禽的生理特性,同时还可以以水散热调节体温。
春季育雏在4~5日龄(冬季在10日龄后),可选择晴朗的天气把雏鹅放在育雏室外的活动场地上放养,让其自由采食青草,并逐渐延长室外活动的时间。让雏鹅在浅水处自由下水、戏水,切不可强迫将雏鹅赶入水中。第一次下水时间不宜过长,当部分雏鹅戏水一段时间后,可缓慢将雏鹅赶上运动场采食,此后雏鹅又会陆续戏水,直至大部分雏鹅戏水后可将雏鹅关入室内。1.5~2.0h后,再将雏鹅放入运动场让其自由戏水,重复上述过程。这样,第一天约重复上述3~5次下水过程,第二天下水基本不会再有问题。第一次下水应随时有专人看管,第二天下水基本不会再有问题。为了防止湿毛的雏鹅死亡,对个别全身湿毛的雏鹅应及时烘干(夏天可在太阳下晒干)。对于少量腹部或背部部分湿毛的雏鹅不必烘干,雏鹅休息卧在一起会自然干燥。
4.4 卫生和兽害
育雏期间,要注意育雏室、育雏箩筐的清洁卫生,经常打扫场地,勤添垫草,定期更换垫草,每天清洗食槽和饮水用具。育雏室要专人看守,防止狗、猫、鼠危害和偷盗。
4.5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足够的睡眠是保证雏鹅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不足,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5日龄内的雏鹅,每次喂饲后,应给予10~15min的运动(在栏内活动)。其余时间都应让其休息、睡眠,由于睡眠时雏鹅的基础代谢率减弱,此时保温尤为重要。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可逐渐缩短。
S835.4
B
1005-1341(2015)06-0005-02
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