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的建立

2015-12-09 20:52李娜周秀艳吴明松王玉恒杨忆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知识体系环境工程教学质量

李娜+周秀艳+吴明松+王玉恒+杨忆新

摘要: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为保证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经过各位专业相关教师的集体探讨和总结,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初稿(以下简称标准初稿)进行了制定。本标准初稿中建立了能力与知识领域的映射关系,划分了6大知识领域,35个知识模块,并推荐建立了3个课题组方向。该标准初稿可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在各相关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165-02

一、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初稿制定背景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教育,办学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办学质量是指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的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启动“高等学校管理和办学质量标准研究”专项课题征集的通知》(高学会2007[7]号)指出:我国目前还缺少完善的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证的准则,特别是对每一学科、每一工作领域的办学质量标准。高等学校办学质量标准的研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1,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作为一所全国性本科院校,在国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初稿地制定进行了概述。

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初稿的制定过程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为保证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我们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教研室经过各位专业相关教师的集体探讨和总结,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初稿(以下简称标准初稿)进行了制定。

1.参加人员。参加此次标准初稿制定的人员均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涉及环境工程教研室、环境科学教研室、力学教研室、资源勘查教研室中的14位教师。参加人员的基本情况统计表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参加人员具有100%的博士学位,且均为环境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博士,对环境工程专业具有较深的认识和一定的前瞻性。从职称结构上看,教授所占比例为21.4%,副教授所占比例为28.6%,讲师所占比例为50%,职称结构分布较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从年龄上看,30~40岁的占64.3%,40~50岁的占35.7%,均为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且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熟悉。从研究领域上看,研究领域较广,基本覆盖了环境工程各主要研究领域。因此,此次标准初稿的制定具有可实行性,结论具有可信性。

2.框架体系。本标准初稿主要包含专业简介、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支持条件等与本科教学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其主要的框架体系如图1(见下页)所示。

在该框架体系中知识体系是整个内容的重中之重,下面详细介绍本标准初稿中知识体系的设计制定过程。其他部分内容不再详细说明。

3.知识体系。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和我校开展本专业7年来的培养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汇总,并根据能力对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进行整合。整合之后,环境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6大领域,分别是环境化学基础EC(Environment Chemistry Foundation)、环境工程技术基础ET(Environ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环境分析技术EA(Environment Analysis Technology)、污染控制技术PT(Pollution Controlling Technology)、环境管理EM(Environment Management)和环境信息EI(Environment Information),以及35个知识模块,其中EC领域包括8个模块、ET领域包括8个模块、EA领域包括4个模块、PT领域包括7个模块、EM领域包括5个模块、EI领域包括3个模块。其能力体系与知识领域映射关系如图2所示。

在对整个专业所学的所有课程中知识的整合过程中,避免了只是割裂开考虑单个课程的情况,没有考虑课程之间联系的弊端,将所有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提炼出现有的6大知识领域,并对该领域中的知识点又进行细分为35个知识模块,在知识模块中进一步分为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并不属于课程,而是本专业中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对于课程之间的重合部分,可由1个知识单元所表示。而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应该包含课程所需要的知识单元。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使各门课程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系统性,掌握起来更容易。在整个制定过程中,所有的参加人员都对本专业的课程有了较新的认识,加深了各门课程的联系,也为日后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知识整合完成之后,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目前的课程应用方向,我们对本标准初稿进行了所有课程体系的设计,推荐建立了3个课题组方向:水质及大气控制技术、其他污染控制技术、环境信息管理。各课题组方向中包含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高级课程。根据课题组方向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

本标准初稿的制定由我校与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高水平教师经集体讨论、总结获得,也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7年的经验总结。该标准初稿可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在各相关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青.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教学型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7,(02):32-33.

[2]贺芳玲,晏开利.高等教育宏观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60-65.

猜你喜欢
知识体系环境工程教学质量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