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本文拟探讨在对外文化交流背景下,如何在对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成语翻译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尽量提高“文化传真”的度,保持我们的“异国风情”,向外国读者展示出属于中国文化自己的东西,使得外国读者听到中国的声音,引发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也达到对外翻译能够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成语;汉译英;文化传真;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6-0088-03
一、引言
人类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信息。翻译这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人类文明活动所进行的,不是简单地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符号的转换,更传递着这种语言内在的文化因素。翻译也成为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其成语中有不少更是身藏典故以及凝聚着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创造中智慧的结晶。但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侧重于英译汉。在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们多遵循“异化”的翻译原则,把许多外国文化原汁原味地植入了中国人的头脑。可是在把我们自己的中国文化英译时却又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用“地道的英文”进行翻译。这种做法其实是自我文化殖民,非常不利于文化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对成语的翻译上,过去许多译者在进行汉译英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其文化蕴含,给西方读者造成了文化误读。孙致礼先生在其《文化与翻译》(2000)一文中首先明确提出了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文化传真的观点。“文化传真”,即“尽量保存外来文化之‘洋味,以使我国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虽然这一观点仍是针对英译汉时提出的,但是笔者认为,这对于我们汉译英时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对成语汉译英时也应该对其中文化进行“传真”,保存我们中国文化对于外国读者之“洋味”,以扩大外国读者的文化视野,引起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二、本文探讨的成语的定义及成语文化传真的意义
(一)成语的定义
一般认为汉语的成语就是指四字词组,这是狭义的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1999)中把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而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史式《汉语成语研究》(1997)就认为成语的定义应该是广义的。他说:“凡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定型词组,已经约定俗成,被书面语所接受了的,就是成语。不管它原是熟语、谚语、歇后语,还是政治口号、科学术语,等等,只要进入书面作为成语运用的,一律总称成语。”本文要讨论的成语的范围采用广义的概念。成语力求言简意赅,而且多使用隐喻,是使人不易理解的一个因素。此外成语还具有民族性、典故性等,也都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增加了困难(陈文伯:2005)。因此在翻译成语时要慎重,以免造成读者的误解或是对文化的误读。有的成语在英译过程中完全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套用了英语中原有的与汉语成语意思类似的表达,例如把“对牛弹琴”直接译成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把“班门弄斧”翻译成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等,这样的做法虽然使译文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熟悉易懂,可是却抛弃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不能很好地将我们的“异国风情”对他们进行传真,从而也就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了。
(二)成语文化传真的意义
为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同时也为了反文化殖民,向世界弘扬我国的文化,有必要在翻译这些含有民族色彩的汉语成语时,慎重考虑,将其中文化很好地“传真”出去。所谓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就是把原语的句式风格以及内涵神韵尽量在译语中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这种翻译策略是尽可能保存和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形式和文化意境。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文化传真也是译文读者的要求。姜秋霞、张柏然在一次翻译调查中证实:“多数读者认为,读异国文学是为了欣赏异国作品特有的韵味和语言风格。”这一结论对于非文学翻译作品同样有借鉴意义(刘慧敏:2003)。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文化的“传真”是有限度的,绝对的“文化传真”,就像绝对的“语言对等”一样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一种策略,它可以促使译者不断向这一目标靠近。
三、实现成语文化“传真”的翻译手段
对成语的翻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译、意译、套译等。对于实现文化“传真”这个目的来说,以异化为原则的直译法最能有效地进行“文化传真”。
翻译的归化/异化概念直接来源于1813年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论翻译的方法》一文。文章指出翻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引导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引导作者靠近读者。但并未授以具体名称。1995年美国学者L.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把这两种方法定义为异化/归化。Venuti是异化派翻译的代表。他提出“反翻译”的概念,指出翻译的风格和其他方面在目的语的文本中要突出原文之“异”。他说:“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通过对翻译史的追溯,劳伦斯·韦努蒂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其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郭建中:1999)。由此可见,要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达到对外交流的目的,在对成语的汉译英时,应遵循“异化”的原则,把其中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传真”到外国读者面前。
(一)采用异化为原则的直译策略能有效地对成语进行文化“传真”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elegence)的翻译标准。人们对这里“信”的理解既包括内容上的忠实,也包括对原文形式上的忠实,而这种理解也正是直译法产生的一个原因。张培基(1983)等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中解释直译(1iteral translation)为:“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阐释直译:“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endprint
成语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汉语中的精华,同时也是最难翻译的。为了保持汉语成语的鲜明个性,英译时最好采用直译的方式。在不影响原义和译文读者理解、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的前提下,保持其民族性,也就是所谓的“异国情调”或“洋气”。直译如果译得得体,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不仅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成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而且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也比其他方法高,使英语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和领略汉语文化。对于字面形式和比喻形象都能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我们通常采用直译法。
比如成语“以卵击石”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译成“kick against the pricks”。这个成语出自《圣经》,里面的pricks指的是赶牛的刺棒。这个英语成语的基本含义是说牛踢刺棒,不仅是无益的反抗,反而损伤到自己。它虽然与汉语的“以卵击石”都带有点不自量力的含义,但却没有反映出后者的自取灭亡的贬义。在这里直译的“to throw an egg against a rock”会更能达到“传真”目的。我们知道,用鸡蛋碰石头只会粉身碎骨。因此,直译“以卵击石”不仅不会造成误解,同时还保留了原成语的形象比喻,取得了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这样一来翻译的成语就保留了中国特色而不至于被赋予浓厚的西方色彩,使得我们的文化得以“传真”。再如,我们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样的成语简单译成“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虽然易于为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其含义,但是却失去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不如直译的版本“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后者既很直观地传达了中文的表层意象“虎穴”、“虎子”,又包含了其中的深层含义,发人思考也给外国读者带来新鲜感,让他们知道,类似的意思在我们中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很好地实现了传真的目的。
(二)当汉语成语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直译时,可以考虑意译
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陈宏薇:2004)意译法的重点在于正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而不用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比喻形象,在把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时,有些比喻形象是译文读者所不能接受的。比如把“无孔不入”这个成语翻译成为“get into every hole”,势必会使译文读者感到不知所云。我们可根据该成语的实际意义,结合语境,灵活地翻译成“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像这种如果通过直译的手段不能确切地表达其含义的成语,而在英语中又没有现成的类似表达可以借用的时候,便要考虑采用意译法。
(三)汉语成语套译成英语成语时,适当保留喻意相似的中文部分,以期“传真”文化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心理、逻辑思维、文化等方面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这种思维和语言的共性使得在不同民族的成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部分,这也使汉语的某些词语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也占一定的比重。这也是套译成语得以实现的基础。套用英语同义成语也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借用意义相同,它所引起的联想、形象、修辞色彩也相同或相似的成语;二是借用意义相同,但形象不同的成语。但是在某些语境当中,如果完全地套用了英语的同义的成语,很容易使汉语成语中的文化内涵被遮蔽掉,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使得读者产生文化误读的结果(王汉君:2008)。
比如“热锅上的蚂蚁”,在英文中有对应的表达“like a cat on hot bricks”。这两个成语在含义上都表示焦急、局促不安,意思非常接近。但是这里的喻体在中文里是“锅”的,到了英语里成了“砖(brick)”,“蚂蚁”也换成了“猫(cat)”。在对外翻译时如果套用这个翻译,虽然符合地道的英文表达并且易于让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但是却无法让他们知道在我国,对这个成语的意思有自己的表达,我们并不是把那种情况称为“热砖上的猫”。这样无法带给他们新鲜感,更谈不上文化的传真。如果把该成语翻译成“like an ant on a hot pan”,一方面,保留了汉语中的“蚂蚁”和“锅”的意象,另一方面其含义并未发生改变,也没有引起外国读者的误解,很好地保留了该汉语成语的原貌,起到了文化传真的目的。再有,“挥金如土”这个成语在英语里也有类似的表达:“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里的“土”到了英语里成了“水(water)”。如果我们保留汉语成语中的意象“土”把该成语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dirt”,这样以来不仅保留住了原文的文化特色,而且也不影响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不失为一种有效传真的译法。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更是一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华浓缩,体现着该国的文化特色。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为了迎合外国读者,便于外国读者的理解而刻意寻求意义相似的目的语的表达,把成语中富有文化特色的部分遮蔽掉了,以致本国文化的缺失。在翻译汉语成语时,可以本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在具体语境下以异化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段,树立“反文化殖民意识”,实现中国的“文化传真”,而非一味地外国文化对中国的“传真”和西化。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4]刘慧敏.翻译学的文化取向和翻译实践中的文化传真[J].中州大学学报,2003,(1).
[5]任伟.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试论中国译者的汉译英文学翻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5).
[6]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7]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杜,1997.
[8]王汉君.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真”与“意合”的辩证统一[J].平原大学学报,2008,(2).
[9]张培基.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