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考》是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课文。对于这篇放在“难以忘怀的故事”专题中的选读散文,笔者在教学前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围绕本单元、本主题的教学要求,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以三个重点教学内容支撑教学目标实现:理清文章多彩的故事情节、感知作者高超的描写技巧、领悟作品深邃的主题思想。但当笔者试图按照教学预设开展教学时,发现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感冒,反而是有不少同学对“考试”这个话题议论纷纷。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笔者决定放弃预备好的教学问题,在注意教学目标的同时,顺应学生心理兴奋点开展教学。
一.教学过程
1.顺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围绕一个“考”字畅所欲言。
笔者课堂开始时创设情境的设计原本是这样的:师生共同欣赏丰子恺的漫画作品《送别》。教师:“有人说他那一幅幅漫画如一首首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得那味儿。有人说他的文章如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丰子恺的世界,感受他笔下的忧与爱!”
但当教师布置学生浏览全文,了解故事主要情节时,听到学生们议论的焦点几乎都是“考试”。有的说“这是哪个时代的,也考试?”,有的说“过去考试也有老师送考?”长期处在各种各样考试中的学生们,对考试特别的敏感、特别的有感悟。于是,教师灵机一动,临时抛出了一个新问题:“同学们从小到大经历过种种考试,请大家从考者的角度谈谈文中哪些内容能与你产生共鸣?分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翻书,有的指点,有的争论。交流时,学生们提出了文章中描述的很多参考环节,自己感同身受:“去考试的途中捧书复习”“进考场前,起早、愁”“考试结束后,兴奋”“等待发榜时,沉闷、紧张、扭曲”“发榜后,几家欢乐几家愁”“录取后,谈论自己的学校”。接着学生们罗列文中所提考试的知识特点,谈自己对一些考试知识的感觉。更有学生对穿山甲为什么要穿山,耶稣和中国的观音什么关系,模仿考者尝试进行了回答,引发课堂阵阵笑声。讨论之后归纳出文中表达的“考”的两个方面:知识——无趣、无用、脱离现实;心情——紧张、忐忑、扭曲阴暗。
教师随后提出思考性问题:“既然考试这样的无用无趣,对人又是折磨,为什么孩子们还是如此的投入?请大家从文中找一句话回答。”
学生:“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
教师:“你们觉得这句话中,哪两个词最能反映作者对待考试的态度?”
学生:“霹雳、残酷,这两个词表现作者对考试制度的怀疑和不满。”
教师:“作者在文中扮演的是送一个考者的角色,想想你们送考时是谁送的,他们有什么表现?”
学生议论纷纷,对送考的老师和家长的表现各抒感受。
2.重视学生不理解的误区,抓住一个“送”字共同揣摩。
有学生提出:文章中一些片段似乎表明送考者很闲散,对学生的参考和录取漠不关心,轻佻语言中对孩子略带讥讽。比如“我名为送考,其实没有什么重要责任”“我管自看踏水,不去听他们的话”“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似的”……
教师感觉到学生对送考者的理解远不如对参考者那样准确,同时,由学生的疑惑得到启发:不妨分别从“考”和“送”两个角度来审视和理解文章!这也符合文章标题所体现出的意蕴。于是,迅速调整教学思路,提出:“丰子恺是抱着什么心情送考的?文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想想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现?”
学生们推敲第九自然段中“我老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烟”“我管自看踏水,不去听他们的话”。大家的意见是:丰子恺确实对所言的考试知识不屑,言语之间也确实表露出对孩子们的行为感到可笑。而他在意的是什么呢?是“看人踏水”,其实表明他在感动于人与自然的抗争和奋斗。
教师进一步补充:“作者为什么会觉得孩子们的行为好笑?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篇文章有删节,现在请大家看看被删去的部分内容(补充牵牛花部分)。
学生们在习读了牵牛花部分之后,教师提出:“牵牛花与考生搭什么界?”学生们分组进行疑难探讨,很快给出了答案:“将牵牛花比作应考的学生,牵牛花的精神是‘爬,学生一心迎考的精神也是‘爬!”“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考生的‘明知……,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写牵牛花并非闲笔,而是有象征意义的!”
教师继续追问:“这个‘爬字暗指读书孩子们的什么心态?结合自己的学习想一想。”学生们答案很简洁:“功利心!在文章中孩子们也只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并不关心真正的生活”,“我们学习一心想的是高考,也不是想使自己内心更美好、行为更优雅”,“孩子们像牵牛花那样爬值得吗?结果很憔悴,因为他们像我们一样还太小,承受不了生存之重”。
教师:“这正是作者嫌弃牵牛花的原因。所以闲散仅是一种表象,实际是作者对世俗功利的嫌弃,对民生的关注。”
3.认同学生多样化的观点,领略一个“慈”字进入胜境。
教师:“再看牵牛花部分的文字,作者是不是只有嫌弃?”学生研读之后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只有嫌弃”,有的认为“充满怜悯”,有的觉得“还有用心想帮助孩子的意思”……对此,教师没有按照教参提示的结论去进行讲解辨析,而是充分肯定学生们不全面的说法,提示学生们任何结论都必须来自对局部和全文的认真研读,引导学生们就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并且,以作者“嫌弃”和“想帮助”这两个可能并存的矛盾性思想为突破口,让学生进行甄别——“请大家从文章中找出作者对孩子用心帮助的地方,想想作者为什么既嫌弃孩子们拼命往上爬,又要用心帮助他们?”
学生们争辩之后大多数认为:“丰子恺在作品中确实有意表现出保护孩子的用心和面对现实对孩子伤害的苦闷。丰子恺的这两种思想表露,证明他内心是矛盾的,既想保护孩子,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教师适时补充丰子恺《苦闷的人生》资料,学生们进一步得出:“丰子恺有一颗慈悲之心,因为慈悲才会用心,因为慈悲才会苦闷。”
教师:“丰子恺的‘慈必定有其根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丰子恺的生平。”“丰子恺还有一本画集叫《护生画集》,作为老师,我觉得他所倡导的爱生教育思想对现世有积极的意义,据说上海的部分地铁列车的拉手和车厢壁上都印有丰子恺的漫画和哲语。”
学生:“现在理解了,《送考》的文笔带有丰子恺强烈的个人色彩,貌似粗杂其实入微,看着浅显其实深邃,我们终于知道丰子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切而又质朴的文章了!”
教师此时不失时机地提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片片落英吧!”播放原准备用于开堂的漫画作品《送别》,学生内心的情绪和对文章的认识再上一个台阶。
二.剖析反思
1.让学生牵着鼻子走使这堂课活泼流畅。
课后我做了个小调查,这节课你发言过几次?你对本文故事情节印象程度如何?你心中最想知道的问题答案有没有得到?全班48名学生每名学生都在课堂上发了言,向别人讲述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观点,只不过部分人是在全班发言,更多的人是在小组内发言。对于本文的故事情节,因为从参考和送考不同人物的侧面更深层理解,所以印象深刻。由于自己能自由地发表见解,所以觉得这堂课上得特别舒心,整堂课几乎全是在研讨大家的“公共话题”,所以几乎没有走神的感觉,想知道的答案一部分是自己思考出来的,也有的是从同学、老师那里获得的,感觉收获的东西比听老师一个人讲更加丰富全面。
2.让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等于跟着感觉走。
所谓“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是完全抛弃教学目标和预案设计,课堂由着学生七嘴八舌无组织地议论。教师在课堂上一定得注意抓学生中的主流意见,有层次地合理安排和推进学习进程,围绕疑惑问题分组学习和交流展示。即使是像笔者这样在课堂上突然意识到学生要学的与教师设计的不相吻合,也必须冷静观察、正确判断、机智调整,否则,课堂将会变成一窝粥,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难以达成。如本节课,笔者一方面择取学生意见,调整教学顺序、变通研习话题,另一方面紧扣考、送、慈三要点引导学习,基本照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故事情节、写作技巧、主题思想的理解。
3.让学生牵着鼻子走需成为主动教学行为。
笔者意识到,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和主观臆断、学生习惯性地被置于“教学决策”之外,不应仅停留在被动应对课堂学情上,不应沾沾自喜于发挥教学机智上,而应该使“让学情决定教法”成为一种教学机制和策略。这符合互为主体的教学理论,即课堂教学师生互为主客体,教与学相互作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具体到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互导,教自然要对学进行宏观性引导,但更要注重以学导教。教师课前对学情要测试分析、“探底定位”,教案要“一课多案”、弹性设计,课上要学习展示、反馈调整,课后要分类巩固、补偿教学。这样积极地、主动地让学牵着教的鼻子走,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有可能成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趣味的、高效的、生命的课堂。
葛艳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