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伟
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吴俊伟
目的 探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资料,将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后正中入路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微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矫正率、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矫正率、中央高度压缩矫正率等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和术后 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较好。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损伤等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致伤因素随之增多,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呈增长趋势[1]。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首选方案,而手术入路不同其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有研究证实,采用融合手术治疗本病可进一步加重相邻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而传统后正中入路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如何避免损伤椎旁软组织、减小创伤已引起了临床医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我院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对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资料,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术前均行 X线片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7~72岁,平均(48 ±6)岁;骨折部位:T114例,T1210例,L16例,L21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9~68岁,平均(48±6)岁;骨折部位:T115例,T1211例,L17例,L2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后正中入路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对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垫高胸及髂腰部,脊柱后伸。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伤椎与椎体椎弓根位置,于上、下位椎体椎弓根体表连线处做长约4 cm的后正中切口,依序切开皮肤与筋膜,暴露竖脊肌群,牵开其最内侧第1、2肌腱,沿内侧多裂肌与外侧最长肌间隙进入。使用电刀暴露关节突关节,于直视下嵌入椎弓根钉,妥善保护关节囊。再以预弯棒安置后撑开复位,若为爆裂骨折患者,可取自体髂骨植骨,可不引流,且压缩骨折无需植骨,缝合并封闭创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其术后矫正率、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矫正率、中央高度压缩矫正率等影像学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病症及体征消失,骨折愈合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术后疼痛有所减轻,病症及体征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术后疼痛仍未缓解,病症及体征无改善,骨折愈合较差。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微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手术效果及术后影像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随访6~16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伤椎节段活动度为3°~10°,平均(5.1±2.3)°,未发现相邻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两组患者的术后矫正率、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矫正率、中央高度压缩矫正率等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影像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影像学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后矫正率术后伤椎CObb角矫正率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矫正率中央高度压缩矫正率对照组 35 86.1±2.1 81.6±2.4 76.7±1.2 82.2±1.2观察组 35 85.2±2.2 82.1±2.0 77.1±1.2 82.2±2.1 t值 1.638 0.925 1.342 0.047 P值 0.106 0.358 0.184 0.961
2.3 手术及术后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和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术后体温(℃) VAS评分(分)对照组 35 68±13 278±172 38.7±1.5 8.4±0.4观察组 35 52±11 77±15 37.2±1.3 5.3±0.5 t值 5.605 6.887 4.470 28.08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目前,椎弓根钉技术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治疗,传统入路手术需广泛剥离肌肉,易造成多裂肌损伤,导致术后腰背部疼痛发生率升高,且易发生失神经性自发电位[4]。因此,应选择其他手术入路,以避免损伤椎旁,防止继发病理改变[5-6]。
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可保留脊柱运动单元,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脊柱运动功能,同时可避免相邻节段发生退行性变[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伤椎节段活动度为3°~10°,未发现相邻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术相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需剥离肌肉,可保留骶棘肌、多裂肌等重要肌肉功能,以保护背伸肌群功能,保持腰骶动态稳定。同时,沿肌间隙进入可避免在肌肉之间及肌肉内形成瘢痕组织,防止因创伤过大导致退变,减轻术后疼痛,利于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此外,沿肌间自然间隙进入可减轻椎旁肌牵拉,于直视下进行椎弓根固定可为调整其外展角提供较充分的空间,不仅有效解决了因皮肤软组织束缚而导致外展角调整困难的问题,还能进一步提高植入椎弓根钉的准确性,为选择合适的植入点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微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各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体温及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报道相符[8],提示采用该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整体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发热情况较好和疼痛程度较轻等优点,疗效较好。
[1] 张红,刘站立,常山,等.经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88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21):68-69.
[2] 田伟,韩骁,何达,等.导航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对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61-1066.
[3] 黄善武,欧阳永生.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104-1105.
[4] 程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65-66,69.
[5] 曾忠友,张建乔,金才益.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2,12(20):149-150.
[6] 刘世,王兵.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2,7(23):127-128.
[7] 焦伟,于海洋,崔西龙,等.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2):144-145,148.
[8] 焦伟,于海洋,梁成民,等.后正中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3):229-230.
R683.1
A
1673-5846(2015)06-0096-02
任县医院骨科,河北邢台 0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