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帮助实习医生建立正确医患关系的方法

2015-12-09 20:28:49艾婷,肖谧,樊书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习医生医患医师

——————————————

浅谈帮助实习医生建立正确医患关系的方法

艾婷,肖谧,樊书娟

(西安交通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学系,陕西 西安710061)

摘要: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本文从医患关系现状出发,结合临床实习教学实际,提出有关帮助实习医生建立正确医患关系的方法;希望帮助实习医生接纳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理念,加强对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并应用于医患活动中,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实习医生;医患关系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艾婷(1977-),女,陕西米脂人,儿科学讲师,主治医师,从事儿科学理论和实习教学,以及临床医师工作。

DOI:10.13555/j.cnki.c.m.e.2015.01.069

中图分类号:G642.44

Discussion on Helping Interns Set up a Righ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I Ting, XIAO Mi, FAN Shu-ju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Increasingly straine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not only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medical service market, but also has become a social disharmonious factor in recent years. Doctors should have good political qu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profou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humanitarian spirit. In this present paper, we put forward an appropriate way to help interns set up a righ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in order to help them adapt to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and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activities,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intern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近年来,国外不少医学院校开设了“沟通技能”课程,我国许多高等医学院校虽然在理论课学习阶段都开展了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但是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对实习医生进行医学语言、医学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尚未予以重视[1]。本文从医患关系现状出发,结合临床实习教学实际,对帮助实习医生建立正确医患关系的方法谈一些认识。

1医患关系的现状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1.1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选择越来越多,从过去的“求医”变成为今天的“就医”,医患之间处于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平等法律关系之下,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自从《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的相继出台,各地医院的医疗纠纷此起彼伏,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较为突出,信任危机日显突兀。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 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 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方采取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护人员等情况,有的甚至被非法拘禁[2]。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原因除了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社会贫富分化,矛盾加剧的问题在费用高昂的诊疗过程中被激化等社会因素之外,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也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医疗教育并未在医患沟通技能中给予学生强化训练,使其缺乏良好的沟通技能,导致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

1.2实习医生与患者关系的现状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由医学生向医师转变和过渡的桥梁,这期间病人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病人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使得临床实习资源日趋短缺,也造成了现阶段“实习医生不觉得自己是医生,患者及家属拒绝接受实习医生的服务”的尴尬境地。因此,表面看来,实习医生与患者之间没有出现紧张或恶劣的正面冲突,但今天的“平和安静”,却正是明天“医患纠纷”的隐患。临床带教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安排好他们与实习医生配合的学习项目,但是最终得到的效果充其量也就是一出“表演”,而非真实的诊疗过程,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起双方的主动性和相互需求,使得临床实习教学流于形式。

医患关系的改善不仅要注重于当前,更应该着眼于今后。从临床实习阶段就应该教育实习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为其在以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时,能够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并真正地贯彻和体现医学医疗“以人为本”的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临床实习阶段对实习医生进行建立正确医患关系教育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病人的权利和法律意识增强。传统的以医生为中心,只注重疾病本身,而忽视病患的旧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的步伐,因此,除了指导学生要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外,还应该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对病人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进行诊治,使学生力争做到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为人服务为中心的服务方式[3]。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初步尝试了“一站式跟踪服务”的临床带教模式。

2.1从门诊开始教育实习医生树立“患者至亲”“以人为本”的理念

让实习医生从门诊开始接触病人。带教教师选择合适的患者,让实习医生协助完成基本的查体项目,并在之后的检查和住院过程中陪同患者及其家属,一方面帮助患者更快捷有效的完成入院程序,同时为实习医生提供了与病人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使双方建立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从而顺利过渡到住院后的问诊和查体等环节。当然,需要提前告知实习医师医疗行为是一种以人和人的健康为对象的行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原则。在临床工作中做到痛病人所痛,帮病人所需,贴近病人,认真仔细对病人进行检查治疗,取得病人信任,让患者放心,倾吐自己的心声。带教教师在指导实习医生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患病过程的同时,还应该帮助其进一步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与态度,如对所患疾病的看法,内心的感受,尤其是对疾病的担心与恐惧感,疾病对生理与心理的影响,病人对医生治疗方案、措施与态度的期望等。

2.2在住院部进一步强化实习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

有了门诊的初步接触,进入住院部,开始第二阶段的培训与渗透。避免让实习医生管理超过2名以上的患者,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多肯定实习医生的工作,当面给实习医生布置任务,告知家属实习医师是最直接照顾患者病情的医生。进一步教育实习医生应该摒弃“以医为尊”、“重病轻人”、“患者求医”、“医不叩门”的思想,耐心地向患者多解释、多倾听,增加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的投入,交往中要注重沟通的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中,相似的态度、信念、价值具有吸引性”,医生的语言贴近患者生活、适合患者心理,就可取得相似的吸引。语言内容因人而异,根据病人所处的社会阶层、文化程度、习惯与患者关系亲疏等社会属性的不同,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的患者等,尽可能注意医学语言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而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则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和适当的医学术语,能够用数据说话的尽量使用,不可含糊、模棱两可;特别注意减少支配和强加的意识,把治疗方案等选择交给病人(家属),不轻易说“不”,用期望与引导实施医疗行为。

2.3将患者(家属)对实习医生的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

针对实习医生作为学生的角色,对其各方面的教育和要求都应该有一个量化的考核指标。将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医生的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学生对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视,使其认识到医患沟通能力的高低与医学知识技能的多少一样,是考评一名医学生合格与否的不可或缺的标准,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这种“一站式跟踪服务”的代教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实习医生与患者的疏离关系,强化的双方的需求关系,提高了实习医生的责任感,使其能够切实体会到真实的医疗行为中医患之间的关系。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实习医生与患者产生摩擦的概率,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应该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时发现隐患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和对待。

医学生经过3年多的理论课学习和见习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开始由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这一阶段是一名医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取代,对医生的要求除了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技术以外,还必须是一个个性丰满的人,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从精神上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痛苦,因此,探讨和尝试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实习医生进行有关正确建立医患关系的教育,是临床教学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丁建, 张少佼, 陈玺华, 等. 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现状的多中心调查与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58-59.

[2]胡润琴. 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现状的一点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杂2011, 7(13) : 223-224.

[3]刘海宁, 刘锡强, 王林萍, 等. 临床带教中对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97-399.

(编辑:张梦华)

猜你喜欢
实习医生医患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58
鼓励自己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
英国40年来最大规模医生罢工
健康管理(2016年2期)2016-05-30 10:48:04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6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