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坚
(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1]。同时因胰腺癌患者多为中晚期,身体机能无法承受手术治疗,且临床许多研究证明,手痛伴恶心、呕吐为主述就诊时,由于认识的不足,往往会首先考虑排除腹部脏器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导致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常常导致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诊断,病情恶化。
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时,常常造成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使血酮明显升高。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 羟丁酸可消耗体内碱储备,早期由于机体的调节代偿,血pH值可保持正常,患者处于代偿性酸中毒阶段;当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血酮持续升高,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血pH值下降,患者处于失代偿性酸中毒阶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失代偿阶段,机体可以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及出现钠、钾等电解质大量丢失[2]。按照发生机制,急性腹痛可以分为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引起急性腹痛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复杂,一种疾病造成的急性腹痛往往涉及多种腹痛发生机制[3]。目前认为:酸性代谢产物刺激腹膜及胃肠道神经丛、电解质紊乱导致胃肠道平滑肌运动障碍而致急性胃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应激状态下oddi括约肌收缩导致胆道内压力升高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腹痛的几个主要的可能机制[4]。
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腹痛并非多见,对于既往从未被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时,如果接诊医师问诊时被患者既往没有糖尿病病史的休息所误导,按照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大部分与腹部脏器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的思路去思考,很可能出现延误诊断的情况。本组患者早期有3例病例即属于此类情况:当按腹痛待查处理,患者症状无好转,发现患者出现嗜睡、呼吸深快等酮症酸中毒失代偿期的临床症状后方才发现存在不妥之处,虽然最终患者得到救治,但是教训深刻。回顾分析本组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均未发现存在压痛、反跳痛。早期,由于对此未能充分认识,2例病例在腹部体检时发现下腹麦氏点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予深究即收住普外科,虽然最终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但仍应反省。
尽量缩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就诊后的确诊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尤其对于以腹痛等非典型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对于所有腹痛患者都应该常规进行尿酮检查,必要时通过血糖、血酮、动脉血气等实验室检查进一步鉴别;同时,应该认真、细致的进行体格检查,当发现腹痛患者无明确的反跳痛及肌紧张时,及时的进行微量血糖检查是必要的。
[1]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3.
[2]范丽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239-241.
[3]陈文彬,潘祥林,编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41.
[4]陈建玲,李宏伟.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