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界美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校报,是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耳目喉舌,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笔者从校报的内容、采集、风格三方面谈谈提高高校校报的稿件质量。
关键词:高校校报;稿件质量;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079-02
据调查,如今作为校园内占主导地位媒体的校报被冷落,那么怎样才能使一纸校报在众多媒体资讯中异军突起,争抢师生们的“眼球”,让它既成为校园信息和思想文化论坛的总汇,又凸显个性,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呢?笔者作为《湖南高铁院报》一个普通的校报编辑对“提高稿件质量办好高校校报”来谈谈个人的几点疏浅的看法。
一、创新模式,提高稿件质量
报纸的稿件质量是报纸的生命所在。一张好的报纸,首先就要有优秀的作品,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作为校报编辑要高度重视稿件的甄选和修改,每期都要有精品出炉。
1.编辑要善于在新闻标题制作上别出心裁,吸引读者。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首先笔者认为新闻标题忌泛求实,即忌讳普通一般、肤浅而要抓住其内涵与精髓。然而,校报新闻标题大多平淡无奇,每期如出一辙地重复着“我院隆重举行……会议”“我院召开……会议”,这些新闻标题语言单一乏味,没有美感和新颖感,看不到新闻的实质内容。诚然作为高校,校内的新闻会议内容居多,但是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论述今天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明天又举行了一次什么会议,就像是在做工作汇报,而要抓其会议的精髓,写出会议自身的特色。例如我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效显著,有一则新闻标题就在引题中开门见山高度概括其成效显著的特点即“认识高、步伐快、覆盖广、动真格”,让人一目了然。另外善于利用诗词、网络语、俗语等让新闻标题“活”起来。如我院校报的有一则新闻标题为:小荷才露尖尖角 企业预定来赶早——记武汉铁路局2015届毕业生高铁院首场招聘会。标题中就借助诗歌的运用,给人以新鲜、醒目、形象的感觉,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
2.校报编辑要巧于丰富、深化新闻内容,感染读者。《湖南高铁院报》是半月一期的小报,由四个版面组成。第一版是学院半个月以来发生的重大新闻报道,第二版是综合新闻,主要是校园网上近半个月以来的典型、文章质量较好的新闻作品,这两版的内容就是校园网上的复制品。长期以来版式固定化,内容程式化,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让读者对校报不屑一顾。为了避免新闻报道的重复再现,笔者认为,高校校报编辑要选好独一的视角,以深见长、以宽见新,以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精深性吸引读者,在报道深度上下功夫。适当地给一些新闻添加编者按和编后记,来丰富新闻报道。比如我院的第51期校报中一则《扑灭一次火 杜绝一场灾——铁道机电系成功处置一起火警》就借编后记以警钟长鸣希望全院师生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珍爱生命,远离火灾!学院年年岁岁事相似,但我们要力求岁岁年年文不同,在选材方面挖掘新闻的亮点。比如,每一年新生报道的日子,写出来的稿件都大同小异,而在某高校校报一文抓住一个拄着双拐的特殊新生为新闻切入点对他入校的第一天进行报道,使新闻有了新鲜感,同时,也使整张报纸有了可读性。
3.校报编辑要出睿智,谋良策,精心设计,好内容还要靠“表现”。而对于校园网上已有的新闻选入校报中则可以变化它的表现形式,有的可以采用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新闻来表示,有的则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图片“一图胜万言”的效果,还有的获奖消息则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喜讯。这样既克服了阅读冗长文字的索然无味,又提升了报纸的美感,丰富了校报的信息量,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一纸校报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重视校报上图片新闻的宣传效果。在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图片新闻几乎成了最直观、最快捷、最吸引受众眼球的报道形式。目前重要照片上版面头条,已屡见不鲜。综观我院校报图片新闻甚少,始终只是文字新闻的配角,有时也仅仅是为了点缀版面而已。为此平时校报编辑要借助相机,将镜头瞄准学院的教室、食堂、宿舍,捕捉学院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精彩美丽的瞬间,让新闻照片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甚至除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还能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比如《湖南高铁报》将一学子摄影获奖作品《奉献》作为图片新闻,作品《奉献》记录了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环卫工和小红帽义务打扫的情形,以独到的视角,来反映雁城的文明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让读者充分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图片新闻,因其画面静止、定格,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品味时间和想象空间。由于它直观、形象、生动,所以易读易懂,贴近生活,贴近受众,为读者所喜爱。
二、拓宽渠道,提高稿件质量
据了解,目前高等院校对校报的重视不够,投入的资金匮乏,校报编辑的人员不足。就我院而言,校报编辑仅此一人,如果单靠绵薄之力办校报,那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加强通讯员队伍,打造一支校园记者精兵强将是有效的途径。于是,笔者充分发挥学院业余通讯员教师队伍作用和加强大学生记者协会的建设。
高等院校不像中、小学范围小,学生老师相对集中,高校院系两级,部门处室多,人员分散,为此要有的放矢,在学院的每个部门、处室安排一个业余通讯员,及时反馈或报道本部门的新闻。当然校报的主力军是大学生记者,但是作为学生在新闻报道方面没有经验,常常不知道要采写什么,有时新闻就在手边,却视而不见,有时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出来的报道却没有新闻性可言,有时又会将新闻淹没在堆砌的词藻里。针对这种情况,平时笔者加强对大学生记者培训,每月邀请学院或报刊杂志社的资深专家进行两次有关新闻写作和摄影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协会举行每周例会,通过学生之间的“帮、带、传”加强业务学习。与此同时,安排记者协会学生深入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文体活动场所等,主动寻找报道线索,了解掌握最新信息,并很好地起到搜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作用。校外,我们加强与已退休爱好写作、摄影的教师联系,积极调动退休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动已退休教师为学院建言献策。同时我们还将要加强对优秀校友的报道,利用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在校学生,积极发动校中企的作用,通过招生企业的工作经验之谈,为在校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借助老师、校友,甚至与我院校企合作的各铁路局爱好文学同仁,形成合力,这样既解决了作为理工科的学校,因稿件的缺乏、质量不高而头痛,同时让校报真正地做到全方位地为学生、为教师服务,提高校报稿件质量。
三、凸显特色,提高稿件质量
校报有别于其他报纸,不受“行业报”的限制,校报稿件内容要求“贴近师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凸显校报“学院风”。
1.高校校报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环境背景,对师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进行系列报道。闲暇之时不防关注校园贴吧,你会发现学生的思想言论在那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从中挖掘一些焦点话题,例如,组织讨论“大学生大范围的勤工俭学利大还是弊大”、“大学生在校创业好不好”、“学院后勤服务如何更加人性化”、“大学生如何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如何提高我院学生到课率”、“学校周边的小商贩的饭菜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等等。这样校报既能够触摸时代脉搏,引领思想潮流;又能够聚焦学院热点,彰显学院特色。
2.一份报纸,失去了其特色,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受众群体,高校校报借助特殊文化环境,发挥学院的专业特色。高校校报的读者具有高层次的文化氛围、高素质的人才群体、高精尖的科学技术知识、高密度的文化信息资料,所以高校校报要有来自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在校报上适当地介绍国内外教学、科研动态,活跃学术思想,在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同时,推进教学改革,为教学、科研服务。比如《湖南高铁院报》文艺副刊的内容就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的散文、诗歌,笔者尝试用“雁城论坛”、“最美教师”、“美丽校园”、“优秀校友”、“高铁之窗”等栏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弘扬了学院“高铁”文化。校报将继续改进,刊登课堂掠影、教育随笔、案例分析等不断推陈出新。
3.办好校报专版。校报专版是根据学院教学动态进行策划的专题版面,最能体现学院特色,一期报纸重点办好一个专版。专版根据其对象可以是教师层面的,可以是学生层面的,也可以是管理层面的。比如教师层面的有教学改革专版、教师风采专版等,让教职员工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展示教师最靓丽的一面。学生层面的可以开设学生勤工俭学的“自强”专版、“全国励志大学生获奖者”专版等,通过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激励学院大学生向榜样学习。管理层面的有系部对学生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管理”专版等。根据学院的活动可以开设团学风采专版、春运专版等,体现了“学院有品牌、班级有特色、人人有专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华,锻炼、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专版内容可以是调查报道,也可以是工作建议;可以是工作交流,也可以是意见批评;可以是言论评述,也可以是一事一议等等。专版要在“深”与“专”上做文章,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匠心独运以形成高校校报自身独有的特色。
总之,校报要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坚持以质取胜、以质服众、打造精品力作,形成校报的鲜明特色,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把校报办活、办好,不断出新出彩,成为我院良好形象的优质“名片”。
参考文献:
[1]侯纯玉.试论高校校报的德育功能[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6).
[2]曹启娥.论校报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陈强.试论高校校报的功能[M].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