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 虎,焦 峰,陈顺宝,夏志学
门急诊对出血性损伤的急救中,医护人员使用的包扎材料主要为棉垫、绷带等。在特殊部位的伤口包扎时,操作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技巧,难以快速、简捷地对伤口进行包扎、止血。在急救中,包括战场救护中,效率就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地救治伤病员[1]。因此,在门急诊中使用一种简捷方便、易学、易操作的新型包扎材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近年来,我院研制使用一种新型弹力加压敷料(专利号:201220463885.5)[4],已运用于战伤包扎训练中,并在提高卫勤官兵的战伤救治技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在门急诊中对两种包扎材料掌握和使用情况进行对照,分析与对比掌握包扎方法的时间、伤口的包扎速度及止血效果等指标,旨在探讨在门急诊利用此弹力加压敷料对出血性损伤进行紧急救治的重要意义。
1.1 对象 ①选取20名急诊科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学习和掌握使用弹力加压敷料和传统的纱布、绷带对同一名模拟伤员进行包扎操作的情况。②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58例来我院急诊科急救的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伴活动性出血的伤员作为研究对象,男136例,女22例,年龄15~69(39.2±14.3)岁;车祸伤 152 例,砸伤 6 例;骨折位于小腿中段,骨折处皮肤被骨折断端哆开的长度约6~11 cm,从受伤到急诊科接受救治时间为15~20 min。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158例小腿开放性骨折伴活动性出血的伤员,采用随机抽样方法,5名急诊科医生根据自己治疗伤员的次序,分别间隔性地依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9例伤员用弹力加压敷料包扎止血,对照组79例用传统的棉垫、绷带包扎止血。
1.2.2 观察方法
1.2.2.1 统计实习医生掌握使用两种材料实施伤口包扎分别所需的时间 以胸部与头顶部的创面包扎为例,采取单独一对一教学形式,由同一位老师传授使用弹力加压敷料或传统纱布、绷带进行包扎的方法。20名急诊科实习医生分别对同一名模拟伤员进行包扎操作时,要求达到无菌操作、完全覆盖伤口、体现爱伤观念、包扎松紧适宜、外形美观等标准,并且必须在5 min内完成操作。由同一测试者逐个记录其分别完全掌握方法和技巧所需的时间,计时从每一位实习医生能独立完成两种包扎材料并符合标准的时间。
1.2.2.2 统计使用两种材料实施伤口包扎所需的时间 5名急诊科医生分别使用弹力加压敷料和普通棉垫、绷带,对小腿开放性骨折伴活动性出血的伤口进行包扎,并逐个记录每一位医生操作所需的时间。
1.2.2.3 使用两种材料包扎出血性伤口的止血效果 对包扎止血效果的评估,主要根据伤口出血面积变化情况来量化,即:出血性伤口被包扎1 min后,对出血所浸染的敷料进行拍照,10 min、后再对敷料进行拍照(注:同一个人使用同一照相机,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采取相同焦距、拍照距离、拍照角度以及曝光时间等进行拍照;并且拍摄者为同一人,两组所使用的棉垫厚度相同)。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红染面积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每张照片红染面积的像素值。用包扎后10 min时的像素值减去包扎后1 min时的像素值,再除以1 min时的像素值,最后乘以100%所得的值,就是包扎后出血面积的增加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秤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实习医生使用两种材料包扎的时间 20名急诊科实习医生使用弹力加压敷料对同一名模拟伤员进行胸部与头顶部的创面包扎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使用传统的纱布、绷带包扎所需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习医生使用两种材料实施包扎所需的时间(min,±s)
表1 实习医生使用两种材料实施包扎所需的时间(min,±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胸部包扎 头顶部包扎观察组 20 1.33 ±0.28* 1.56 ±0.90组别 n*20 3.05 ±1.49 4.35 ±1.41对照组
2.2 急诊科医生两种材料伤口包扎的时间 5名急诊科医生用弹力加压敷料对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进行包扎,平均每人所需时间为(0.54±0.18)min;用普通棉垫、绷带进行包扎,平均每人所需时间为(1.84 ±0.3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敷料被红染面积的增加率 观察组伤口包扎后,敷料被出血红染的面积的增加率为(21.4±3.7)%,对照组为(22.1 ±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包扎伤口可保护创面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等[5-6]。长期以来,门急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出血性伤口进行包扎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传统的敷料、绷带等,其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为:①对部分部位(如头顶部、下颌部、会阴部、胸腹部及肩腋部等),包扎难度较大;②所需的包扎时间偏长;③对出血伤口包扎适合的松紧度难以控制和调整[7-8]。所以,一些经验与水平欠佳的医护人员,包扎效果与速度不能满足急救的标准和要求。如何提高伤口包扎、止血的效率,是决定伤员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病情危重的伤员,其意义更加重要[9-10]。简化包扎方法、缩短包扎时间、保证包扎效果,这是急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克服急救中传统敷料、绷带的缺点,提高包扎效率、保证止血效果,我院研制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弹力加压敷料以期在部分情况下替代之。该敷料由脱脂棉垫、弹力绷带和尼龙搭扣组成,经消毒、透明塑料袋密封无菌包装后,可长期在无菌状态保存。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弹力加压敷料的大、中、小三种型号,能包扎全身各部位、不同大小的体表创伤,可以完成普通敷料、绷带的所有包扎任务,能长时间地、牢固地保持良好的覆盖伤口等功能[4,11]。该弹力加压敷料具有易学习掌握、操作简捷、切实止血、包扎牢固、轻便易携带等优点,已在我院战伤救治训练中得到了较好的使用[12]。如能推广弹力加压敷料在全军战伤救治中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一线官兵的战伤救治技术,充分发挥其战场自救、互救的能力,有助于降低战斗减员率、伤残率,保持部队的战斗力,有助于发扬我军“轻伤不下火线,连续作战,不怕流血牺牲”的光荣传统。
在本研究中,医务人员学习、掌握和使用弹力加压敷料进行伤口包扎所需时间,均明显地短于使用传统的敷料、绷带,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弹力加压敷料在门急诊中对出血性伤口急救中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考虑为:①由于弹力加压敷料包扎所有体表创面时,无需像传统敷料、绷带一样反复缠绕肢体,无需打结或利用胶布粘贴,只要将尼龙搭扣相互粘贴即可,操作较简单,无特殊的技巧。而使用传统的敷料、绷带,尤其在包扎头、肩、腋、会阴及臀等部位时,操作手法各不相同,步骤较复杂,难学、易忘;②弹力加压敷料是一个整体,包扎伤口过程中不会像传统敷料、绷带那样常出现脱落、移位的现象,操作较简便;③使用传统的敷料、绷带包扎伤口,为保证无菌操作,需使用止血钳或镊子进行处置,而弹力加压敷料直接用手操作即可,容易保证敷料与伤口接触的一侧处于无菌状态,操作较快捷。
在本研究中,使用弹力加压敷料和普通棉垫、绷带分别包扎小腿开放性骨折的出血伤口。发现两组的出血面积的增加率无显著差异,表明二者的止血效果是基本相同的,进一步证明了弹力加压敷料在急诊科中对出血性伤口急救中的实用性。我们认为:由于弹力加压敷料中的弹力绷带具有弹性,使得敷料能持久地对伤口进行均匀压迫,这是其发挥止血效能的主要原因。此外还需指出的是:该弹力加压敷料可通过调节弹力绷带两端的尼龙搭扣接触长度,来调整包扎的松紧度。根据伤口的部位、出血情况、伤员的对包扎压力的耐受性等因素,来个性化地决定包扎力度,既能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伤员的舒适感,避免或减轻因包扎过紧而出现医源性损伤。
本研究证明:此型弹力加压敷料具有操作简便、止血效果良好等优点,用于门急诊的出血性损伤急救时,有利于简化伤口包扎的过程,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急救时间,最大限度地缩短伤员治疗的时间,适于门急诊的急救需要。在包扎方面,可以作为传统敷料、绷带的升级替代品,能在门急诊中对出血性损伤的急救发挥良好的效果。
[1] 黄艳凤,高悦溪,冯 帆,等.外伤患者急救护理的包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文摘,2012,12(8):126-127.
[2] 毕素栋,张鲁文.一种四肢创伤弹性加压包扎带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4,12(11):70-71.
[3] 黄亚杰,欧景才.突发灾害应急救援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医院,2011,15(12):52-53.
[4] 笪 虎,穆云静,王 勇,等.新型战救弹力加压敷料的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7):678-680.
[5] 倪云志,郭树忠.敷料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4):366-368.
[6] Moffatt C.Four-layer bandaging:from concept to practice[J].Int J Low Extrem Wounds,2002,1(1):13-26.
[7] 蒋国良,候冠成,刘 咏,等.简易气囊在战地四肢骨折急救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4):379-380.
[8] Parker PJ.Consensus statement on decision making in junctional trauma care[J].J R Army Med Corps,2011,157(3 Suppl 1):S293-295.
[9] 洪锡平,王 斌.战救夹板及敷带的更新[J].人民军医,2002,45(2):67.
[10]杨 玭,花海明,曹志龙.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与转运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6):637-638.
[11]张建中,笪 虎,杜云翔.新型弹力加压敷料较传统材料对体表创伤包扎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3):221-222.
[12]笪 虎,杜云翔.弹力加压敷料在战伤包扎中运用的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14,35(6):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