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杨(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安庆市普通高校户外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沈 杨(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下降,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水平不乐观,学习效率低下、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户外运动能够磨练意志品质、提高个人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团队精神。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庆市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掌握安庆市高校目前开展户外运动的状况,探究影响安庆市高校户外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并为户外运动在安庆市高校中进一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大学生 户外运动 开展现状
户外运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另一方面与高校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其新颖的组织方式和具体体验更能愉悦身心,更加生动、更加切近实际生活,更加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这也使学生不再对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反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安庆是黄梅戏之乡,位于安徽省南部,多山多水,是开展户外运动的天堂。近年来,随着各级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在安庆举办,户外运动在安庆地区得到飞速发展,各式各样户外组织的出现,给安庆的户外运动带来蓬勃生机,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户外运动。了解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现状,并加以分析将有利于学校等相关部门在未来更好地引导安庆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从而对户外运动在高校开展起到启示作用。
2.1、研究对象
安庆市五所普通高等院校 (安庆师范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高等医药专科学校、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并在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户外运动方面的书籍、报刊。
(2)专家访谈法。
对安庆各高校的有关领导、体育教师、教研室主任进行面对面访问和电话访谈,对安庆市户外运动机构管理人员及安庆市户外运动装备的店铺老板进行访谈,获取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第一手信息和数据资料,为本课题积累理论依据和材料。
(3)问卷调查法。
对安庆市五所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0份,回收率97.5%;有效问卷383份,有效问卷率98.2%。
(4)数理统计法。
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3.1、安庆高校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现状调查
(1)安庆高校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程度。
表1 安庆市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了解程度调查(N=383人)
由表1可知,安庆高校大学生对户外运动了解程度较低,仅有6.8%的大学生对户外运动非常了解,并拥有一定的相关技能。在所采集的数据中,155人表示对户外运动的了解程度仅仅为一般,占总人数的40.5%。尽管安庆大学生对户外运动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户外运动认识比较模糊,对相关技能的掌握十分贫乏。
(2)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兴趣情况。
户外运动的参与形式灵活多样,可按个人的意愿进行活动,而且不论性别及运动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参加。因此安庆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参与热情较高。
表2 安庆市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兴趣调查(N=383人)
根据表2可知安庆高校大学生对户外运动参与热情较高,体育态度也比较积极。其中,非常喜欢户外运动的学生有241人,占总人数的62.8%,很喜欢户外运动的人数百分比也占到23.8%。学生参加运动的态度和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参与运动的热情高涨、愿望强烈,自己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认知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3)安庆高校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动机情况。
表3 安庆市高校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动机调查(N=383人)
由表3可以看出31.4%的大学生以观光旅游为参与户外运动的动机。锻炼身心也是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另一大动机。调查表明,23.9%的大学生想要通过户外运动锻炼身心,现在的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产生了新的变化,锻炼时也会考虑到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户外运动可以让学生们在森林的绿色氧气中穿越,在如画的山水中畅游。此外,户外活动大多是团队活动,在团体中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在此次调查中,就有17.4%以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动机进行户外运动。
(4)安庆高校大学生选择户外运动项目情况。
表4 安庆市高校大学生选择户外运动活动项目情况调查(N=383人)
攀岩 9 2 3.0 8探洞 7 0 1.8 9其他 4 2 1.5 10
户外运动的开展往往会受到场地、器材设施条件的影响,因此在项目选择上法尔可以反映参与者对各项活动的主观喜好和接纳程度。由表4可知,郊游、徒步、登山和自行车骑行一直是高校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首选,郊游和徒步的人数百分比分别达22.6%和18.8%。
3.2、影响安庆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的因素
(1)缺少优秀的组织者和充足的资金。
户外运动在安庆高校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存在和发展,但由于社团的组织者、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缺少系统、正规的培训,自己能够掌握的户外运动知识也十分有限,在队伍管理上也缺少经验,而且社团的成员也基本上是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给组织者的组织管理都会带来很大难度。
(2)领导和老师无法正确客观地看待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主要是在非人工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活动,其不可抗力的意外经常会发生。但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应该一味地以消极的思维看待户外运动,应该去发现户外运动对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3.3、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后身心的改善情况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参与户外运动后身体健康改善较大的占56.5%,改善一般的占31.2%,改善较小的占12.3%,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参与户外运动后自身的健康有了较大的改善。根据陕西延安大学的一项调查,学生通过参加户外运动心理健康也会有所改善。其中心理改善较大的占64.%,改善一般的占28.7%,改善较小的占6.9%,这说明学生参与户外运动能够使自身心态端正、充满朝气,从而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1)安庆市户外运动开展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安庆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参与情况良好,但缺乏组织管理,没有达到户外运动的真正目的;
(2)资金上的短缺成为户外运动开展的一大阻碍。由于安庆高校学生的生源90%是安徽的学生,很少有学生在经济上可以负担的起消费较高的运动项目,因此,在活动时大都是以徒步、登山、郊游、慢跑为主,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定向、自行车骑行、野营等项目;
(3)缺少校方给予的支持和关注。由于户外运动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不愿意组织和从事户外运动教学。
[1]卢元镇.论消遣与娱乐[J].北京科学,1983(1).
[2]黄亨奋.对我国普通高校户外运动安全防范管理体系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张亚祺.关于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
[4]辛伟伟.浅谈山西省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武术科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