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浩楠(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宜昌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彭浩楠(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体育旅游在宜昌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许多人对于“体育旅游”这一概念并不了解,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表明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宜昌市体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宜昌市体育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几点建议。
体育旅游 宜昌 发展现状 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宜昌市的体育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体育旅游先发省份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如规模不大、发展速度较慢、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相对较低等。
2.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设计了宜昌市普通大众问卷《宜昌市体育旅游业市场问卷调查》,对全市普通大众的部分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了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回收率达到89%。
2.2、数据统计法
通过Excel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进一步剖析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提供数据支持。
2.3、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的结果,对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今后宜昌市体育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宜昌市市民对体育旅游的了解程度
表1 体育旅游了解及参与程度
从表1可看出,宜昌市居民心中还没有形成体育旅游的概念,对于体育旅游的了解较少。
3.2、参与体育旅游的态度分析
虽然宜昌市居民对于体育旅游的了解程度不够,但是对于体育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健身方式有着较高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表示对于体育旅游不感兴趣极少,而在感兴趣的被调查者中,又有30%以上是兴趣非常浓厚的,有迫切想尝试的愿望。这表明,体育旅游在宜昌市有着庞大的消费人群,存在着巨大市场潜力。
3.3、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分析
调查显示:在参与体育旅游目的调查中,选择“缓解压力,调节精神”和 “休闲娱乐”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遥遥领先其他动机;而在认为体育旅游中什么最重要的选择中,“娱乐性”和“休闲性”的比重分别是77.78%与68.52%,也是比重最大的两个。表明目前宜昌市居民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释放精神压力和休闲娱乐,也说明体育旅游正逐渐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1 参与动机
图2 体育旅游因素的影响程度
3.4、宜昌市体育旅游项目分析
图3 体育旅游项目分析
根据图3的调查结果可知,在游泳、钓鱼、潜水、漂流、徒步旅行、观看参加球类比赛等10多项体育旅游项目中,参加过徒步旅行、登山、钓鱼等传统体育旅游项目的人数比重最多,其中登山的比重最大,高达85.19%。这表明,现阶段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处于传统体育旅游发展阶段,新兴的体育旅游项目发展还有待提高。
4.1、体育旅游的营销缺乏创造力
相对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言,宜昌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发展体育旅游较晚,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宜昌市居民对于体育旅游的功能、特点以及旅游方式等还缺乏认识,对于这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健身方式还比较陌生。
4.2、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不成熟
目前,就体育旅游在宜昌的发展状况来看,未形成系统的体育旅游观念。体育旅游产品中,由生产、经营和消费整条产业线作为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从服务主体来看,宜昌市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服务机构,如大规模的体育旅游旅行社。政府还未制定发展体育旅游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环境尚未形成。再者,宜昌体育消费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居民的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和水平都比较低,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
4.3、资源开发不合理,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不完善
坐落在湖北省西部、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口的宜昌市,处于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其自然、人文资源博大精深。而宜昌市没有充分利用屈原、昭君、三国等宜昌特有的文化资源,打造宜昌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目前宜昌市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登山、徒步旅行等传统体育旅游为主,结构单一,制约了宜昌市体育旅游的整体发展。
4.4、专业人才匮乏,无法支撑有效管理
从全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来看,相关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数量有限,而大部分都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管理和经营的人才在体育旅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的匮乏将制约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5.1、科学规划宜昌市体育旅游产业,提升管理水平
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地区政策给予有效的支撑。而当前对于体育旅游消费以及如何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政策尚需完善。政府要根据体育旅游的结构、功能、特点等,对体育旅游进行可行性的评价分析,进行综合规划。制定宜昌市体育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特色、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等,重点的打造一批体育旅游项目。
5.2、创建良好协作平台
体育与旅游从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但行业中相互交融和渗透不多,以至于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共同配合、相互协调,架起需求和资源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一个市场机制的协调合作平台,共同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5.3、发展和突出纯正且有特色的宜昌本土文化
体育旅游如何具有充足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其中,资源特色是提高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需要高度的整合物质基础和人文特色。因此,宜昌在体育旅游的开发上,要体现宜昌地区的特色,创造宜昌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对体育旅游的线路、景点设计等都要因地制宜,体现宜昌自身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创造性的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充分显示其丰富价值。
5.4、加强对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缺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全国仅4所院校开设有体育旅游专业,在校的学生只有200多人。制约体育旅游长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要想可持续健康发展宜昌市体育旅游,必须把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
[1]李敬辉,张秀艳.对开发体育旅游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19(2).
[2]闵建.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
[3]邓文冲.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26).
[4]杨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