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凯
(四川达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635000)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一方面向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又含有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研究表明,摄入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会增加人体患肠胃癌、高特血红蛋白症等疾病的几率[1]。近年来,许多农民盲目追求高产而增施氮肥,再加上我国蔬菜产业化水平较低,采后处理和贮运条件相对落后,加剧了蔬菜内硝酸盐的积累[2],尤其是叶菜类[3]。因此,开展蔬菜生产中硝酸盐控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从实际情况看,降低土壤中过量的硝酸盐是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根本途径[4]。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反硝化作用,去除土壤中过量的硝酸盐是一种低成本途径,但是目前鲜见报道[5]。为寻求廉价而有效的土壤硝酸盐修复途径,本文采用已筛选出的高效反硝化菌株,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作为碳源,进行土壤硝酸盐修复,从而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菌株: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的反硝化菌株;固体碳源:玉米秸秆;蔬菜样品:甘蓝、小白菜(达州地区常规种植品种);项目实施地:通川区蒲家镇朱仙村(甘蓝)、达川区双庙乡新利村(小白菜)。供试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将2个试验区域地随机分成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0 m2,作6个处理:①对照(CK),既不加反硝化菌株,又不加玉米秸秆;②B1,只加反硝化菌株 0.5 kg;③B2,加入反硝化菌株0.5 kg与玉米秸秆5 kg;④B3,加入反硝化菌株0.5 kg与玉米秸秆7.5 kg;⑤B4,加入反硝化菌株0.5 kg与玉米秸秆10 kg;⑥B5,加入反硝化菌株0.5 kg与玉米秸秆12.5 kg。将玉米秸秆切碎与反硝化细菌(粉剂)混匀后一次性施入。反硝化菌株利用秸秆作为碳源,对土壤中硝酸盐进行原位修复,将玉米秸秆按照不同的用量添加到土壤中,分别接种相同的反硝化菌株。
甘蓝为2013年10月15日、小白菜2014年4月30日移栽。田间按照各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管理。甘蓝为2013年12月13日、小白菜2014年7月7日采样。每小区随机选取长势一致的植株样品5株,送四川省农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蔬菜硝酸盐含量,蔬菜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6]见表2。 计算污染指数(Pi)[7],Pi=Ci/S,Pi为蔬菜硝酸盐污染指数,Ci为蔬菜硝酸盐含量实测值,S为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限制标准。Pi<1为安全,1<Pi≤2为轻污染,2<Pi≤4 为中污染,4<Pi≤6 为重污染,Pi>6为严重污染。
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
表2 蔬菜硝酸盐(NO3--N)分级评价标准[6]
从表3、4可知,土壤中玉米秸秆的添加量不同,反硝化菌株的反硝化活性差异较大。当土壤中不添加秸秆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也略有下降,因为土壤本身含有少量的碳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玉米秸秆量的逐渐增加,菌株在反硝化过程中对硝酸盐的去除率呈上升趋势,但秸秆添加量不是越多越好。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m2试验田中添加反硝化菌株0.5 kg,玉米秸秆10 kg,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最大,甘蓝降低54.4%、小白菜降低61.2%。
参考姚春霞等[6]对蔬菜硝酸盐分级评价标准,由表3、4可知,未处理前,甘蓝中硝酸盐含量超过了三级标准,加入反硝化菌株后,达到二级标准;小白菜处理前后均超过了三级标准。参考陈书玉[7]对蔬菜硝酸盐污染指数评价标准,甘蓝处理前为中污染,当玉米秸秆用量为 7.5、10、12.5 kg时,甘蓝为轻污染。小白菜处理前污染指数高达18.6,处理后明显下降,但污染程度仍是严重污染。
表3 不同处理对甘蓝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表4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大量试验证明,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除了受光照[8]、温度[9]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蔬菜的品种[10]、施肥量[11]以及采收时间[12]等因素。本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施用微生物与秸秆后明显降低了甘蓝和白菜内硝酸盐含量,其中白菜处理后达到熟食的要求。但反硝化菌株对不同蔬菜的效果不同,下一步应该多挑选几种蔬菜,并且测定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以及土壤肥力,以期为土壤硝酸盐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1]Magnard D N.Nitrate in the environment[M]//Donald R,Nielsen J G,Mac Donald.Soil-plant-nitrogen Relationship.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2]刘咏,毕井辉,陈干,等.巢湖芦苇湿地去除硝酸盐污染的调查与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3):421-425.
[3]李梅,胡文娥,李锐,等.佛山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7 845-7 846,7 858.
[4]吴礼树.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技术措施研究[C]//李小林.土壤资源的特性与利用(第四届全国青土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255-259.
[5]户苅义次,山田登,林武.作物生理讲座[M].余友浩,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4-205.
[6]姚春霞,陈振楼,陆利民,等.上海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84-88.
[7]陈书玉.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王强,钟旭华,黄农荣,等.光、氮及其互作对作物碳氮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6(2):37-40.
[9]Vasst P.Effects of solution pH,temperature,nitrate/ammonium rations,and inhibitor on ammonium and nitrate uptake by Arabic coffee in short-term solution culture[J].J Plant Nutr,1998,21(7):1 551-1 564.
[10]黄建国,袁玲.重庆市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生态学报,1996,16(4):383-388.
[11]邱孝煊,黄东风,蔡顺香,等.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111-114.
[12]陈振德.不同收获时期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1989(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