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民
数字重建在肺癌放射影像中的应用价值
张冠民
目的 探讨数字重建在肺癌放射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任县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资料,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模拟机下对肿瘤部位进行确定,然后进行影像学扫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数字重建。比较两组患者在放射影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计划靶体积缩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心脏剂量、骨髓量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数字重建在肺癌放射影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但能有效减少患者放疗体积,还能提高患者体位选择的准确性。
数字重建;肺癌;放射影像;应用效果
肺癌的发病患者以男性居多,这与其吸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上多采用化疗和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肺癌,其中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癌的最有效方法。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也被大量应用于肺癌的治疗[1]。数字重建放射影像技术是通过数字化 CT数据获得的一种成像效果,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射野的选择,有助于患者选择合适的放射体位,为放射治疗提供了影像学基础[2]。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数字重建在肺癌放射影像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2年6月至
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肺癌。患者无心、肝、肾等严重疾病,经血象检查无癌细胞的远处转移,患者及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0~75岁,平均(57±3)岁。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1~72岁,平均(58± 14)岁;其中鳞癌25例,腺癌25例;文化程度:本科学历13例,中专学历15例,高中学历14例,初中及以下学历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5岁,平均(57±14)岁;其中鳞癌26例,腺癌24例;文化程度:本科学历13例,中专学历15例,高中学历15例,初中及以下学历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在模拟机下对肿瘤部位进行确定,在肿瘤中心部位贴上MARK点,然后进行CT扫描。嘱所有患者去除自身胸腹部金属异物和配饰物品等,并做屏气动作,以便检查能够顺利进行,降低因外界因素对检查造成的影响。所应用仪器为美国生产的 16层螺旋 CT,数字化 Kodak Dry View8700千式激光照相一体机。
1.2.2 试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肿瘤在X、Y轴方向移动,进行数字重建。协助患者摆体位,与CT定位方法相同。将X线模拟定位片与放疗定位片图像输入Elekta直线加速器Epid系统和Iview-gt系统,然后应用放射影像系统对所摆体位的准确性进行校正,根据照射的实际形状进行曝光,照射范围扩大至200 mm×200 mm,曝光后使用以上专用软件对比。此外根据肿瘤的转移性和易于辨别的骨性标志对误差进行判断,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重建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放射影像中的应用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进行影像学扫描后的计划靶体积缩小、心脏剂量下降和骨髓量下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的计划靶体积缩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心脏剂量、骨髓量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计划靶体积缩小、心脏剂量下降和骨髓量下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计划靶体积缩小、心脏剂量下降和骨髓量下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计划靶体积缩小 (cm3) 心脏剂量下降 (CGy) 骨髓量下降(g) 对照组 50 30±10 9.7±2.7 8±3试验组 50 56±13* 19.7±5.8* 13±4*
在日益污染的环境和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之下,我国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肺癌是肺部细胞组织发生纤维化、实质性的癌变,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经过对于肺癌原发病灶的研究,发现癌细胞主要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经高危预防区和低危预防区的调强放射治疗,可更好地杀死癌细胞,限制肿瘤的进一步生长,控制肺癌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治疗局部早期肺癌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放射治疗具有快速、无创成像的优点而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它能够对病变部位进行逐层分解,与普通的X线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3]。对于癌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放射治疗,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可提高治疗效果。但进行CT检查患者会接受大剂量的辐射,不但费用高更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提高肺癌放射影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
数字重建放射图像是从数字化的CT数据中,获得类似X线片的成像效果,主要是通过对X线衰期和曝光过程的模拟。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生成技术的主要工作分为3个方面,一是基于ITK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生成算法;二是基于CUDA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生成算法;三是基于深度剥离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的混合显示算法。ITK是一个医学图像开发包,具有强大功能,且经过临床试验,可见该软件在ARTS系统中应用效果良好。大量临床实践显示,数字重建放射影像学的体绘制算法,计算量较为庞大,针对这一问题,临床应用CUDA系统,该系统属于一种自动生成算法,简化的临床计算程序,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重建放射影像技术在肺癌的应用中,进一步对射野定位和校正,使患者自主或不自主变换体位造成的影像学结果误差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数字重建放射影像能够进行双图全览,使视野更宽阔,有效避免了误差的发生。在扫描过程中患者要做深吸气后屏气,使扫描工作争取一次性完成。因此,对肺癌患者首先进行CT影像学检查,然后进一步行数字重建放射影像检查,使检查结果更加准确。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计划靶体积缩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心脏剂量、骨髓量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数字重建在肺癌放射影像中的应用,使各项指标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降低了各种误差的发生。将CT检测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的联合应用,有效排除了患者体位的影像,是检查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为临床下一步诊治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4]。
综上所述,数字重建在肺癌放射影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但能有效减少患者放疗体积,还能提高患者体位选择的准确性。
[1] 王荣.数字重建在肺癌放射影像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9):4528,4529.
[2] 胡海洋,林之峰,林强.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3(14):2768-2773.
[3] 季晓芹,季江,陈勇兵,等.原代培养人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4, 23(2):169-172.
[4] 董庆,崔键,辛衍忠,等.数字医学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13,8(7):87-89,92.
R734.2;R445
A
1673-5846(2015)08-0182-02
任县医院影像科,河北邢台 0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