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艳
护理干预对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效果的影响
乔 艳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行肌内注射的患儿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8.5%,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小儿;护理干预;肌内注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1],护理干预就是随之而产生的适合现代人们的护理行为。肌内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注射的药物可沿结缔组织迅速扩散,经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内皮细胞间隙通过膜孔转运吸收进入体循环,具有药物吸收速度快、易于长期应用等优点。本研究对我门诊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进行肌内注射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门诊进行肌内注射的患儿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194例,男102例,女92例;年龄2~13岁,平均(5.5±2.2)岁。观察组患儿194例,男114例,女80例;年龄3~14岁,平均(6.4±2.3)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肌内注射前护理 ①环境:注射室的环境设施应整齐干净,舒适安静,适当粘贴儿童贴画,如喜洋洋灰太狼、小老虎、小老鼠、大树、小草等。②注射部位:将三横指放于髂前上棘,其中示指第2指关节平齐髂前上棘,注射部位为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2]。此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也比较薄,疼痛敏感性较弱。③心理护理:小儿对注射多会存在恐惧心理,作为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态度温和,给予说明注射的必要性,使患儿主动选择左边手臂注射还是右边手臂注射,鼓励患儿,消除紧张害怕心理。
1.2.2 肌内注射中护理 ①注射准备:尽量选用小针头的注射器,然后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头与注射部位呈 90°,以手腕力量快速刺入肌肉内,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并进行轻微按摩以减轻疼痛[3]。肌内注射过程中,对患儿要妥善固定,避免挣扎乱动而弄断针头。②心理护理:针头刺入肌肉后多数患儿会哭泣,应主动与患儿谈话,讲述感兴趣的事或物,分散注意力,边注射边给予鼓励。
1.2.3 肌内注射后护理 注射完毕后,快速拔针,用棉签按压注射部位片刻,并及时给予表扬,休息片刻后,详细询问患儿是否疼痛及疼痛的部位,如无不适告知患儿家属注意事项便可离开。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和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满意评分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级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注射部位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疼痛程度比较[例(%)]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肌内注射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常用的注射部位是臀大肌[4],为护士护理操作之一,也是每一名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5],根据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患儿的最佳护理方式,使其早日康复。肌内注射过程中的疼痛现象非常常见,不仅与个体的情绪、耐受能力、疼痛阈值有关系,而且与护士的肌内注射水平息息相关[6],不良的情绪会加重患儿对疼痛的敏感性而不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肌内注射前要与患儿做好沟通,给予暗示手法以缓解其恐惧心理,肌内注射时操作熟练、动作轻巧、利落,并主动与患儿谈话以分散注意力。肌内注射后及时给予鼓励,满足患儿的自尊心。本研究发现,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报道相似[7]。说明在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期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紧张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1] 张丽霞,张黎明.硫酸镁湿敷联合敷贴预防罂粟碱肌注致肌肉硬结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11(30):3-8.
[2] 邱璇.浅谈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132-133.
[3] 张黎.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致低钙血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54-155.
[4] 陈巧珍,周迎杏,胥亚芝.循证护理应用于长期肌肉注射丙酸睾酮引起臀部硬结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6):111-112.
[5] 蓝思琴.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首次静脉输液时陪护父母焦虑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1):93-94.
[6] 吕鑫.1例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注射部位水肿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1):335-336.
[7] 刘华.新生儿肌肉注射硬肿的预防及护理[J].科技信息,2013, 8(22):288-289.
R473.72
A
1673-5846(2015)08-0146-02
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吉林长春 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