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08 15:28聂恩源
人间 2015年3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多媒体信息技术

聂恩源

(四川省剑州中学,四川 广元 628300)

浅析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聂恩源

(四川省剑州中学,四川 广元628300)

摘要:本文在简要论述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说明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以及误区,通过教学实验案例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国家教育部关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更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大力开发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改变学生们传统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要非常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结合,大力推动信息化的数学教学工作,让学生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感受老师创造性的思维,享受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从而使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为师生间交流提供了有效手段

从高中数学教学现实来看,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缺陷。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和每个学生课堂上单独交流时间非常少,或者几乎没有。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教师根本无法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师生间交流提供了有效手段,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施。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好地调动起来;我们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我们也能通过网络技术与学生便捷地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由静止的数学思维过渡到动态的数学思维。

二、借助信息手段,学生有效地克服学习困难

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高中数学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平面解析几何等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立体几何也削弱了直观性而突出了抽象性和空间的想象能力。第二,高中数学每节课的内容较初中要多,密度加大了。教师在教法上也随之有所变化,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第三,为迎合时代的需求,一些高等数学的内容渗透到中学数学体系之中,如算法、概率统计、导数以及向量。由于高中数学的这些特点,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克服学习困难,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为,在信息技术面前,数学知识正以全新的形态(可视化、快捷化、人文化)展现在我们面前,文字、符号、数据、图形、动静图画等信息形态之间能够轻松实现转换,从而激发我们对数学的热爱,引发我们深入思考、不断追求;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探索、享受数学美,数学具有很多美的因素,像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等,信息技术为数学美的展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给人们以丰富的探索与试验空间。信息技术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其他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不仅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而且已经成为了发现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

三、化抽象教学为生动教学

无论是多媒体设备还是电子白板技术都能够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并且在多媒体设备的协助下教师也将更好地开展一些较为特殊的高中数学教学,从而能够变抽象教学为生动教学,能够让教学的实施更加充满趣味,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立体几何》这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重要的定理,然后再通过练习来巩固对定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方式是一种机械而死板的教学实施,很多学生其实对立体几何还没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灵活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进入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立体几何”这部分的教学实施中,笔者就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有关立体几何的动态图象。在这个动态图象的展示过程中,学生就可以观察到一个立体化的图形,并且在立体图形动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找到立方体中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以及找到相对面、垂直面等等。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立体几何这部分的知识就能够在一开始阶段就形成一个形像的认识。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的知识的学习,而学生在获得牢固基础的同时,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也将得以提升。再者,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能够联网的特点来拓宽教学实施的信息量。例如:在对《三角函数的应用》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实施,在对这部分的知识的讲解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相关的高考真题导入来开展教学。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借助高考题来开展教学,而且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有关知识。由此可知,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特点来开展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发展、提升教学实施的效率。

总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变革课堂教学的传递结构,扩展信息功能,增加个别化教学的能力,优化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应在多媒体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师生共同愉悦,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真正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情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14).

[2]堵秋苹.刍议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1,(7).

[3]张孝梅.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38-01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多媒体信息技术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